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国的风云儿织田信长

2023-02-27 18:37 作者:史官织田藤乐  | 我要投稿

织田信长(1534年5月12日——1582年6月2日) 应仁之乱后,各地藩国守护割据一方,逐渐演变成了战国大名。各大名为了自己的野心与梦想,你攻我打,几十年下来,谁也奈何不了谁。打开这个混沌局面的,就是有战国风云儿之称的织田信长。因为织田和他的继任者们主宰了中后期战国的运势,直至1603年统一天下。区胜就以织田,丰臣,德川为线索,叙述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了。(上页图为织田信长发迹之前,1560年全日本各路大名的势力范围概图。) 织田家背景 织田家是争雄尾张藩国的四家大名之一。另外三家分别是今川氏,松平氏和斋藤氏。织田氏的祖先发源于越前国织田神社,其氏人慢慢迁移繁衍到了尾张。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侍奉尾张管领斯波家,凭着出色的武勋做到了尾张下四郡守护代,开始掌握重兵,大权独揽,并与其他三家势力争夺尾张。信长出世不久,织田家在尾张的势力已经超过其他三家了,并且还有一个牢固而忠诚的家臣团,如柴田氏,佐久间氏等等。 织田信长幼名织田吉法师,是织田家第三个儿子。只因为两个哥哥都是庶出,所以信长才是织田家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年少时的信长行为放浪不羁,举止荒唐,天天衣衫不整地在街上横冲直撞,装疯卖傻,惹事生非。当时人们一提起信长时,都以“尾张的大傻瓜”这个外号来取笑他。虽然织田信秀早就指定信长为继承人,但是织田的家臣们很不以为然。许多家臣,甚至包括信长的亲生母亲,都倾向于让信长的弟弟·织田信行,那个温文儒雅,知书达理的十公子继承家业。好在织田信秀不为所动。

1549年,信长娶了斋藤家斋藤道三的女儿,美浓有名的美女归蝶。传说中,道三在送归蝶出嫁前,给了她一把短刀,告诉她如果信长真像人们说的是个“大傻瓜”,就干脆杀了信长。归蝶接过刀,平静地说:“说不定有一天我要用这把刀对着父亲大人呢……”(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生外向啊!) 虽然信长有了斋藤家做有力外援,但行为仍是疯疯癫癫,一点也没有男人成家后应有的稳重。1552年,信长18岁时,织田信秀因中风过世。在葬礼上,信长姗姗来迟,穿着怪异地走到父亲的灵位前,抓起一把香向牌位一扔,掉头就走。家臣们大哗。(可能是小说家言)信长的老师,平手政秀再也受不了这个不争气的学生,留下了长篇谏书,在家切腹自杀。刚继任家督的信长终于有所收敛。 美浓巨变 虽然让归蝶嫁给了信长,美浓的斋藤道三从来没有放弃打尾张这块肥肉的主意。 斋藤道三本名西冈庄五郎,外号“蝮蛇”,是战国有名的阴险人物。庄五郎少年时曾经在京都妙觉寺出家,法号“法莲坊”,因为聪明才智被寺里的僧人称为“凤雏”,认为他是能和一休宗纯比肩的得道高僧。可是过不了几年,庄五郎便耐不住寂寞,还俗做了卖油郎。因为经营有方,庄五郎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也被当时美浓的统治者土歧赖艺看中,做了他的家臣。传说不安分的庄五郎竟敢和土歧赖艺的小妾私通,生下了后来的斋藤义龙。庄五郎凭着出色的权谋数术,驱逐土歧氏,终于取得美浓的统治权,改名斋藤道三,把居城迁移到了稻叶山城。 虽然道三把稻叶山城治理成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商埠,但此人对治下严酷无比。若有人犯了小罪,动辄车裂,连坐,还有把犯人亲属一齐扔到大锅里煮死的。真想不到一个当年和一休齐名的高僧,竟然做得出如此残忍之事。(一休念阿弥陀佛中) 1553年,斋藤道三约织田信长于富田圣德寺会面,想加害信长。虽然预设了伏兵,但道三为信长的得体的风度和安排周到的护卫折服而不敢发。会后,道三对左右说:“我的儿子以后只有为他牵马的命啊。”从此,道三铁了心支持信长,使信长有了强大的外援。 好事不长,1555年,道三的儿子斋藤义龙突然举兵反叛。兵力单薄的道三猝不急防,所在的鹭山城被团团包围。(报应来得快啊)原来斋藤道三早立长子斋藤义龙为家督继承人。可是道三嫌弃义龙是私通时生下的,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种也说不清楚,心怀芥蒂,就不想传位给他了。斋藤义龙知道后大怒,杀了道三另外两个儿子,造反。道三知道自己死期已到,留下遗诏:“美浓一国现由织田上总介(上总介,信长当时的官名)所有,信长得此让状,必需遣兵渡此。”把美浓当嫁妆送给了信长。这就是战国头号枭雄伏下的最后一步棋。 斋藤道三死了,信长失去外援。织田家不服信长的家臣开始蠢蠢欲动。1556年,在柴田胜家、林秀贞、林通具等家臣的煽动下,织田信行举起反旗,公开对抗信长。 稻生合战 织田信行军4000人一路势如破竹,从末森城直杀到清洲城下。信长1000多人出城,在城东一个叫稻生的地方决战,是为“稻生合战”。虽然一开始信长军处于劣势,但是在当地农民的支持下,信长本队奋勇冲杀。随着信长一声大喝,柴田胜家军1100多人开始崩溃。(张飞再世!但不知清洲城外的河水有否倒流)借着胜利的气势,信长又绕到林通具军后侧,击溃了林通具军,林通具战死。信行军全线溃退,逃回末森城里坚守不出。稻生合战结束。(下图为稻生合战前尾张藩国的各家臣势力分布图。信行有时称自己信胜) 在母亲的劝说下,走投无路的信行终于开城投降,信长也原谅了信行和支持叛变的家臣们。柴田胜家等死里逃生,对信长感激涕零,从此死心塌地跟着信长。但信行不甘失败,不久又开始酝酿反叛。可是这次柴田胜家再也没有支持他,而是向信长告发了信行叛变的计划,反叛胎死腹中。这一次信长再也没有饶恕信行。他假装生病,诱使信行进入清洲城来探望他。当信行跪在床头询问病情的时候,信长一跃而起,刺死了信行。从此信长牢牢掌握了织田家的领导权。(区胜猜测信行的第二次叛变大概是莫须有吧,毕竟没有任何确实证据信行要举兵。凭的只是柴田胜家的密报,难以服人。况且,如果信行真要反叛,怎么会那么容易中计被诱到清洲城探病呢。大概是信长斩草除根,而后世的史家想尽量替信长洗刷弑弟的罪名吧。许多战国大名们也都是用他们兄弟的血祭旗登上家督位子的,但也有像毛利氏兄弟,岛津氏兄弟精诚团结,共讨天下的。人类真是复杂的动物。) 桶狭间死斗 踏着弟弟的鲜血,织田信长终于登上并坐稳了家督之位,但更大的危机接踵而来。 1560年,骏河地方最强大的大名今川义元带兵4万,准备上洛(去洛阳,日本人以洛阳代指京都),即是到京都朝见“征夷大将军”。谁都看得出来,今川氏真正的目的是扫平一路上对他不服的大名,进而以重兵威慑幕府,挟“将军”的名义发号施令于天下。织田信长的尾张,不幸正好座落在今川义元上洛的路上。 有“东海道第一弓”之称的今川义元当时统有骏河,远江和三河三个藩国,势力如日中天。早从1542年起,今川义元就同盟松平氏与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在小豆坂一带两次会战,杀得难解难分。虽然今川氏在第一次小豆坂合战失利,但第二次合战的时候,今川军军师太原雪斋和尚用伏兵大破织田军,更夺下了重镇安详城。在太原雪斋的外交攻势下,骏河东边的势力武田家和北条家相继与今川家结盟,使得今川义元上洛再无后顾之忧。可惜的是,在今川家上洛之前,这位传奇的神僧太原雪斋已经圆寂了。 不但如此,今川氏因为休养多年,领内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安定,可谓兵精粮足。而织田氏刚刚从内乱中恢复过来,人民尚生活在兵荒马乱的阴影之下,田地大片荒芜,信长能凑起的兵力仅区区4千多。国力悬殊,织田家胜算渺茫。 面对前所未有的强敌,织田家上下一片混乱。家臣中有主张委屈求全,先投降以图日后发展的,也有主张决一死战的。吵了好几天,信长终于决定战!于是全军上下行动起来,先镇压了鸣海城长久以来的叛乱,再东进到今川氏控制的大高城布防。织田军在大高城附近筑了两个砦:鹫津砦由叔父织田秀敏率兵500镇守;丸根砦由守备佐久间盛重率兵400镇守,封锁了大高城。 18日,今川军挺进到沓挂城,距织田军三里下寨。虽说信长已决心抗战,但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来。在18日深夜那场毫无头绪的战前军事会议后,有人听到信长喃喃自语:“命运就如同蒙上雾气的镜子,叫人看不真切啊。”可见信长在宿命前的无力感。 19日清晨天还未亮,今川军的盟友松平氏的家督松平元康率兵1000进攻丸根砦,守将佐久间盛重出战迎敌。同时今川军部将朝比奈泰朝率军2000进攻鹫津砦,织田秀敏决定守城。大敌当前,可作为最早投入战斗两只部队的将领却各自为战,决定却如此迥异,可见织田军的慌乱和束手无策。 天刚亮,收到两砦被攻击消息的信长决定出征。出兵前,信长即兴跳了一曲“幸若舞”里的一章“敦盛”,并唱道: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うち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滅せぬ者のあるべきか…… 意是:“人生五十年,天下间,一切恍如梦幻;但凡一度生存,岂有永恒不灭者。”这首悲凉的民歌是纪念在源平战争中平氏的公子平敦盛。敦盛俊儒优雅,尤其吹得一口好笛,能使源平两边的战士听后都感动不已。可惜在一之谷合战中,平氏军大败。敦盛为源氏军所虏。源氏军大将怜其才,劝敦盛逃走。但敦盛为了维护武士的荣誉而不肯逃命,终于被杀,年仅16岁。信长在行前跳这支舞,大概是已有必死的觉悟了。 上午10点,信长本队到达离鹫津丸根不远的善照寺,休整并进一步探听战场情况。此时,信长集结的队伍只有不到2000人。不久,坏消息传来:鹫津和丸根都陷落了,织田秀敏和部将长尾亲子,佐久间盛重等战死。松平元康和朝比奈泰朝军都在休整。 12时1刻,织田军佐佐隼人部300人突击今川义元本队。由于寡不敌众,佐佐隼人与部下50多人战死,余众溃逃。由于信长没有明确的战斗命令,家臣们各自为战,织田军又一次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收到吉报的今川义元仰天大笑:“就算天魔鬼神前来又能如何!”今川军轻敌到了极点,但形势对织田军的确是几乎到了绝望的境地。 下午1时,信长率本队2000人向今川义元本阵推进。这时,暴雨忽降,一时间飞砂走石,骤雨滂沱,劈头盖脸地向着防守松懈的今川义元本队迎面打去,今川军阵势顿时大乱。暴雨下得时间也短,前后不过10来分钟,但今川义元本队已经陷入暂时混乱。机不可失!挺进中的信长见到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果断地下了突击的命令。顿时2000织田军一鼓作气冲进今川军阵中,短兵相接开始。混乱中的今川军士兵无心恋战,被如猛虎下山一样的织田军一冲,前军立刻崩溃! 保护今川义元的旗本队想组织抵抗,但织田军见到今川鲜艳的旗帜,立刻放弃追杀溃逃的今川军士兵,向着今川义元本人杀来。由于地势山高林密,刚被暴雨冲刷的道路泥泞不堪,再加上身体肥胖,又穿着笨重华丽的衣服,今川义元逃起来非常缓慢。同样由于泥泞的道路,两翼一字排开的其他今川军士兵根本来不及回防!只见信长身先士卒,杀进今川义元的亲卫队阵中,两边喊杀震天。今川义元的亲兵毕竟只有50余人,在抓住了最后一线胜利希望,奋勇冲杀的织田军面前一个个地倒了下去。终于,织田信长的马迴众(侍卫)服部小平太,毛利新介等阵斩了今川义元!同时阵亡的还有今川军大将松井宗信等。 午后2点,织田军用长枪挑起了今川义元的首级示威。失去主将的今川军军心大乱,终于全线溃退。织田军奇迹般地赢得了桶狭间之战的胜利! 桶狭间之战与其说是战斗,还不如说是带有暗杀性质的“斩首行动”。(小布什对付萨达姆?)虽然主要战斗仅持续十几分钟,但此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国枭雄织田信长的命运,和之后50年全日本的政治形势。观信长此战,真可说是险中求胜。本来织田家的覆灭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了,可是天意弄人,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到了信长一边,真可谓是这个年仅27岁的年青人的命运啊。因为天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乱了今川军的阵势。但如果不是像信长那样的真英雄,也难抓住这一闪即逝的机会!因为地利,信长能够准确地掌握今川义元本队的位置,并由小路突袭。因为人和,织田军上下一体同心,而且在路过今川军前军朝比奈泰朝部的时候竟然没被发觉,终于成就了大功!(此战也可说是兵凶战危的典型。一大早还耀武扬威的今川义元竟然在数小时后就兵败授首,可见战局千变万化,一时的强大并不代表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战国的风云儿织田信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