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名家轶事】景德镇被称敬为神的人——镇窑神唐英

2023-06-27 16:27 作者:中藏嘉禾  | 我要投稿

景德镇的茂绩闻名世界,历史上景德镇瓷器销往120多个国家,行销海外的瓷器逾3亿件,景德镇各朝代珍罕瓷器也被世界各大博物馆珍藏展出。辉煌了千年的景德镇背后离不开无数制瓷高手的积累与努力,其中能被称作景德镇之神的人凤毛麟角,清朝的唐英就是其中出现最晚最为年轻的一个,他为景德镇的千年陶瓷文化注入了不朽的辉煌,唐英是如何在制瓷界封神的呢?今天中藏嘉禾带您一起了解唐英的故事。

中藏嘉禾带您了解更多艺术家

唐英(1682-1756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清代陶瓷艺术家,既擅文又擅画,篆刻书法皆通,他出生于沈阳,隶属汉军正白旗。

他的故事要从雍正六年十月说起,景德镇督陶官因克扣官银下任,唐英成为了新的御窑厂协理官兼内务府员外郎,负责监督制瓷事宜,唐英刚任职就颠覆了此前督陶官的行事作风,他在景德镇整整三年闭门不出,也不与外界交流,可谓身心都钉在了景德镇的制瓷事业中,他与其他工人睡在一处,吃同一锅饭,在唐英对制瓷废寝忘食的研究下,景德镇得到了飞速发展。

唐英之所以被奉为神,是因为他对瓷器文化的继承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乾隆时期宋哥窑、官窑、汝窑的技艺早已失传,唐英不信邪,他官窑里拼命研究,竟然真的成功研究出了制瓷配方,做出的瓷器与真品不相上下,景德镇四大名瓷中的青花瓷和粉彩瓷等技艺高超的瓷器都是在唐英的努力下达到了巅峰。那时能够研制出一种颜色釉就已经非常厉害,唐英竟然带着景德镇的工人们研制出了五十七种颜色釉,他不仅使那时的景德镇工艺扶摇直上还将所有技术整理编写成文献资料,《陶冶图说》和《陶成记事碑》等都成为了后世研究陶瓷的重要资料,唐英的心血最后得到了保留,乾隆时期的瓷器可以叱咤各大拍卖场,唐英功不可没。

唐英任职期间也没有成为一个只会制瓷的“呆子”,他看着景德镇总有人借着官威欺压百姓很是不满,他气愤之余决定在景德镇实施买卖公平制度,景德镇御窑无论购买什么都必须照价付费,哪怕一根针线都不得再有诈取豪夺的行为。

不仅如此,唐英还筹措了一笔资金,若是工人生病、出事,唐英就会出钱救济。乾隆八年的时候湖北闹饥荒,景德镇的米价在不良商家的操作下涨了好几倍,唐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工人们是否还能吃饱饭的问题,为此他甚至做出了株连九族的大胆决定,他先是上奏乾隆说明情况,但却遭到了“踢皮球”的命运,朝廷和有关部门都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唐英看着“无人管”的现状,直接挪用公款买了粮食发给工人,这等先斩后奏的大罪也没有挡住唐英维护手下工人的心。好在此事没有酿成大祸,唐英也救下了饱受饥荒的工人。在唐英任职期间地方百姓不再受欺压,工人也得到了良好的待遇。唐英不仅做到了技艺的传承,更成为了景德镇百姓心中的“活菩萨”。

景德镇若是没有唐英的努力就不会有现在这般成就,他留下的《陶冶图说》和《陶成记事碑》对瓷器技艺的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制瓷上,唐英不遗余力地将制瓷技艺发扬传承下来,在为官上,唐英维护百姓工人,将当地的不良官风一扫而空。中国几千年来就是因为有了这样德才兼备的匠人,才有了辉煌的中华文化。

“北京中藏嘉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客户提供艺术品服务”的专业平台,是国内首批开启中国传统字画直播的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公司采用“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便捷、极致的服务体验,打造专业的全国艺术品服务平台。

“中藏嘉禾”坚持“以诚信为根本,靠服务塑品牌”的经营战略;秉承“传播艺术收藏价值,复兴传统文化”的宗旨。竭尽全力地推广华夏文化宣传,助力中国艺术行业发展。

【名家轶事】景德镇被称敬为神的人——镇窑神唐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