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识干货 | 虚构与现实的结合体—交互/服务设计中的Persona怎么做?

2020-10-17 12:40 作者:UXD尤克斯国际艺术中心  | 我要投稿


Persona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Persona最初是在电商领域得到应用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用户信息充斥在网络中,将用户的每个具体信息抽象成标签,利用这些标签将用户形象具体化,从而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今天,UXD通过这篇文章向大家解读什么是Persona,设计步骤及实例分析。

01 什么是Persona

Persona是建立在对真实用户深刻理解,及高精准相关数据的概括之上,虚构的包含典型用户/客户特征的人物形象,Persona是高度概括的目标群体的共有特征,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因此,Persona虽然是虚构的形象,但每个Persona所体现出来的细节特征描述应该是真实的,是建立在用户访谈、焦点小组、文化探寻、包括问卷调查等定性、定量研究手段收集的真实用户数据之上的。而有些研究员或设计师们认为既然是虚构的形象,做做头脑风暴、开个会讨论一下,就能高效的做出一个Persona,这种做法反而是浪费了原本应该去真实用户那里收集信息的时间。

其次,一个成功的Persona所包含的信息应该尽可能的包含体现用户核心特征的细节描述。价值观、核心需求等信息固然重要,但有时也难免过于抽象,而生动的细节描述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具画面感,更容易形成同理心。

例如,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描述:“Flora的粉色iPhone 6 Plus外包裹着一个Bling Bling镶满钻的时尚手机壳”,或者“Adam的“大白”后座摆放着一排布绒公仔和一个儿童安全座椅”,我们的大脑会立刻开始还原这些用户的真实形象,并尝试融入角色,站在这个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图左:Alan Cooper、图右:Donald Norman

Alan Cooper和Donald Norman两人最初都曾使用Persona进行一系列探索。Cooper是一名交互设计师和咨询师,1999年他在《The inmates are running the asylum》一书中提出了Persona和以目的为指导的软件设计以及产品设计概念,为设计软件和产品提供了有效指导。

Norman是一位教授兼研究员,与Cooper相比,Norman更加侧重于设计、可用性和认知科学方面,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虽然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建立Persona都是他们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之一,确保能够准确挖掘迎合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交互设计方案。

02 基于定量调研得到用户画像

先通过用户访谈的定性调研的方式先拟定多个关键变量,再通过线上数据或用户问卷(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设立多个重要变量与变量变化程度)等定量调研的方式来获取数据,也可以在有相对较多的用户访谈记录中,进行如下的数据分析。 

1.选取关键变量(Variable)。所谓关键变量是指导致用户对目标产品/服务的相关行为产生差异的核心因素。

每个用户身上有很多属性、性别、年龄、家庭状态、文化水平、性格特征、互联网行为偏好、消费观、理财观、个人爱好等等,我们需要从这些众多特征中识别,哪些才是导致用户对我们目标产品/服务的态度及使用行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例如,当我们寻找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目标客群时,导致用户是理财还是消费,去线下办理还是用手机银行等不同类型金融相关行为差异的核心因素可能如下: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理财观念、互联网使用水平等。

2.对用户进行聚类。在收集到充分的用户数据后,我们需要对目标用户/客户进行聚类,那么需要在变量(Variable)的维度,进行聚类,才能够对后续的设计具有启发作用呢?这就需要我们在众多数据中抽丝剥茧,寻找关键变量。

这些核心因素直接影响到用户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用户会在哪些渠道办理这些金融服务。而性格特征、文化水平等属性,虽然会对用户的某些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但在用户聚类的阶段可以暂时视为低信息含量的噪音处理。 

3.尽可能覆盖变量的用户极端边缘需求。所谓的典型用户,换个角度说也代表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用户,即相对来说基数较大的用户群。从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就找到了需求的边缘及设计的边缘,覆盖到了极端的边缘需求,理论上来说不超过边缘范围的需求也可以被覆盖到。

这里要注意到的是,很多研究员或者设计师在设计时往往能够注意到“高信息值”边缘,也就是偏向于专家用户的那一段,对于“低信息值”边缘,也就是极端小白用户端,则往往比较容易忽略,我们在制作Persona的时候,还是需要全面的考虑到目标用户群的覆盖范围。

在通过以上方式制作完成Persona后,可以通过验证调研的方式对已有的Persona再进行迭代与矫正。

03 参考咨询机构数据得到用户画像

我们在寻找目标用户的过程中,可以先了解一些设计趋势与设计前期的公司,如WGSN。如下图所示,是WGSN给出的2022年消费者画像趋势预测之一。

一个不同步的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人们继续做许多相同的事情,但不再和别人同时做。

个体的时空路径更加多变和分散。人们仍然工作同样多(或更多),但是标准的朝九晚五,每周五天已经失去了它的优势。人们仍在阅读或观看新闻,由于缺乏一致的人类互动,但不再是晚上7点,下班后,在家里的电视机前。 

去同步化在社区崩溃中扮演了一个角色。通勤、去邮局、健身时间、购物——这些曾经可靠的、预定的社区时刻正在加速消失。随着这些日常互动的消失,社区正在分裂。冠状病毒破坏了城市的正常功能,使城市中心变得空虚,使正常生活变得抽象和陌生,从而加剧了这种情况。

04 用户画像的设计步骤

1.定义新的用户群体或者针对现有群体

例如,新老年人、轻度拖延患者、居家老人、北漂、应届毕业生、第三世界贫困人口、职场精英、留学群体、佛系青年等。

2.寻找可代表该群体的高质量图片

3.完善目标用户基本信息

如年龄区间,薪资水平,教育程度,居住位置、从事职业等。 

4.口头禅/1-3句经常说的话(用户需求)

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我有故事,你有酒吗?/随缘吧/我愿追求诗与远方… 

5.用户性格分析

可以建立一个一维坐标轴,左边为外向(Extroverted)右边为内向(Introverted),通过滑轮的位置来判断目标用户的性格倾向,为之后的设计产出做好准备。

Logical/Intuitive Frugality/Consumerism Self-interested/Altruism Passive/Active Scheduled/Spontaneous Loyal/Fickle

6.明确用户的核心诉求(Core Need)与行为动机(Motivation)

如用户的移动支付问题/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公里/有问题,希望得到专业回答/想吃到高品质的新鲜蔬果等。 

7.目标用户经常购买的品牌、使用的APP等

8.具体用户画像的设计与制作根据项目要求可以适当增减内容

05 典型的用户画像实例分析

•Rory, 拖延症患者。

基本信息:

  1. 25-34岁,高科技专家;

  2. 喜欢参加一些事件活动,之后将票根发表在社交媒体。最容易受学习相关的信息影响,从而做一些事情。喜欢参加一些文化活动与冒险活动,消费决策易受网络影响,信用度不高,不喜欢电视广播上的宣传;

  3. 内在动机:特别喜欢参加一些事件活动,但是有时预算不够;

  4. 用户需求:希望通过价格的方式进行分类,来购买活动所需的票;

  5. 痛点:购票时还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Persona对设计产出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该用户画像的核心需求:

  1. 希望可以有专业的计划指导进行日常的锻炼;

  2. 锻炼过程与后期有辅助的监督;

  3. 通过锻炼使得自己更加自信。

在故事版的讲述中,主人公的日常总是工作到很晚,他很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左思右想,他觉得自己该锻炼锻炼身体了。在网络上下载LivFiT APP后,他发现该APP有专业的计划指导帮助Dharmesh进行日常的锻炼。

在低保真原型中,Workout Tab有着各种详尽的计划安排。在Progress Tab中,有对运动时监测的数据,其作为锻炼后的及时反馈,并作为之后的锻炼的参考。

用户画像作为对目标用户群体的高浓度提炼与概括,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生动形象地展示用户群体,叙事性好。并在之后的设计中需要不断参考Persona,针对Persona产出相应的设计成果。

当然,用户画像的风格也可以选用插画的形式,如下图: 

更多知识干货以及其他海外留学的资讯可以关注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分享或者添加小助手,还可获取讲座直播哦~

|福利大放送 | WELFARE

对于设计初学者,完成从0开始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学习过程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有了大量的积累,才能在脑海里建立素材库,这些素材库能帮助同学们完成最初的设计想法积累,基于这样的基础再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最终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作品集。全球院校最新作品集免费拿!添加小助手即可获取:

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学院是尤克斯国际旗下的一家专注于交互、服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顶级设计学院。除了一对一设计课、基础技能课程、小组课题、设计评图、联合教学外,我们提供不定主题的公开课和内部小组课,教学计划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础软件技能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讲座、申请必备知识解析等。

本文版权归UXD尤克斯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知识干货 | 虚构与现实的结合体—交互/服务设计中的Persona怎么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