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枪科普:58式自动步枪

58式自动步枪(朝鲜语:58식 자동보총)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仿制的AK突击步枪。


类型 突击步枪
原产地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58年—
参与战争/冲突 越战,老挝内战,柬埔寨内战,柬越战争,尼加拉瓜革命,两伊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者 卡拉什尼科夫
研发日期 1958年
生产商 第61/65号厂
衍生型 68式自动步枪(仿AKM),88式自动步枪(仿AK-74)
基本规格
重量 3.8千克
长度 890毫米
枪管长度 415毫米
子弹 7.62×39毫米(M1943)
枪机 长行程气动式活塞、转拴式枪栓
发射模式 半自动、全自动,可击发调变
射速 600发/分钟
枪口初速 710米/秒
有效射程 300米(328.08码)
最大射程 400米(437.45码)
供弹方式 30、40发弹匣,75、100发弹鼓
瞄具 金属机械照门(可调节),378毫米(14.9寸)瞄准基线
设计
就自动步枪而言,朝鲜接收到AK技术比中华人民共和国要稍迟一些。于1958年开始仿制,故名为“58式自动步枪”,除了机匣上的朝鲜语刻字外与原版AK没有多少区别,出口用的版本则以简单阿拉伯数字和符号取代了原本的朝鲜字击发调变铭文。最初的生产阶段,朝鲜只生产该枪的机匣部分,其他零件都从苏联原装进口。后来在苏方顾问的指导下,该枪完全实现国产化。由于这些步枪采用了苏联提供的钢材和零件,因此总体质量上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的56式自动步枪要高。
与原版AK相比,58式的重量较低,长度亦比AK长20毫米,其余与AK完全相同。
发展
在朝鲜战争休战后,苏联开始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提供各种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和技术援助。1958年,金日成下令仿制AK,并命名为“58式自动步枪”,用于取代在朝鲜人民军服役的各种旧式栓式步枪(如:莫辛-纳甘和三八式步枪等)。
随着68式自动步枪逐渐列装朝鲜人民军,大部分的58式便从前线部队撤装,并转交予民兵组织工农赤卫队使用。少量58式出于贸易平衡的需要以及作为礼品被送往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部队中服役。现时58式在朝鲜只有工农赤卫队等准军事部队使用。
在实战中投入使用
越南战争期间,朝鲜向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和北越军提供58式自动步枪作军援,南越军和美军也使用缴获品,在交战双方的评价并不亚于苏联及其他国家制造的AK。在两伊战争时,金日成政权同时向伊朗及伊拉克出售武器,58式因此连同其他AK衍生型被交战双方使用。现在,58式常常出现在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准军事组织及政府军手上。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