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沱江龙:沱江之龙,莫忘故乡
岁晚沱江绿,云深锦树新 —宋 刘望之
沱江,是长江重要的支流,在它的流域内,土地肥沃,耕地集中,人烟稠密,名城接踵,重镇连绵。整个流域中生活着1740万人,有着1694万亩耕地。还有成都、重庆、德阳、内江、自贡、资阳、绵阳、遂宁、泸州等大中城市。毫无疑问,沱江是中华巨龙的一条重要血管,它滋养着华夏版图上的四川盆地,创造了熠熠生辉的川渝文化。

在这巨龙的生命线旁,亦有古老的龙在沉睡,这沱江龙,已经沉睡了亿年。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它的世界吧

多棘 沱江龙
Tuojiangosaurus multispinis
分类
鸟臀目,装甲龙类,剑龙下目,剑龙科
体长
6.5米
体重
3吨
分布
中国四川自贡市
时代
晚侏罗世
要说天府之国四川,那铁定是一个超级恐龙窝,而其中的自贡市更是恐龙之乡。我国古生物学界的祖师爷杨钟健老先生就曾调侃过“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如果说中国的恐龙也开老乡会的话,自贡的恐龙绝对是其中最人才济济的。而自贡的这些恐龙中,剑龙更是当仁不让地高居榜首。上次我们介绍了在自贡发现的剑龙之祖华阳龙。它的发现将剑龙的起源指向亚洲。不过b站某个历史up主都说了,韩匡嗣再怎么厉害也没有他儿子韩德让在历史上出名。这华阳龙也一样。知名度不仅比不过美洲的剑龙,更是被自己的“同村”后辈沱江龙甩了一大截。
沱江龙的化石在1974年的就被发现了,那时候科学家在自贡伍家坝附近发现了一些恐龙遗骸。经过了三个多月,共清理出重达10吨的化石,包含其中两具即为沱江龙。三年后的1977年,中国科学家正式建立了沱江龙属,这是亚洲第一次发现剑龙类的化石!巧合的是,这一年也是剑龙被发现的一百周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道也得看时间,最好能蹭上某个大佬的热度。

在剑龙家族中,沱江龙的算是比较大的块头了,它身长达6.5米,体重也有3吨。和前面的华阳龙类似,他们的身子比剑龙修长。身体的前部略呈现锥形。但是和华阳龙不同的是,沱江龙前肢很短,这点表明沱江龙在分类上更加类似剑龙一些。是前腿短后腿长的,所以主流的科学家将沱江龙归为剑龙科

沱江龙的头部是很典型的剑龙类头部模式,他们的头部低矮狭窄,有着细长、尖锐的楔形吻部以及平行的顶部轮廓和下颚边缘。它们的牙齿也很低矮,小而脆弱,它们上下颌各有25-27颗这样的牙齿,且多集中在嘴的后部,这表明沱江龙牙口不好,无法咀嚼坚硬的植物。科学家们认为,沱江龙只是象征性地用牙齿稍微磨一下食物,剩下的工作就交给肠胃和胃石了。但是比较独特的是,比起剑龙来,沱江龙的头部背侧较不平整,它们的眼窝呈椭圆形,约为头骨长度的三分之一,顶端略高于吻部高度,眶下孔几乎圆形,同时在我们平视的时候,沱江龙的脑袋呈现三角形,而且后部较宽。

说完了头部,我们来说说沱江龙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那就是剑龙类的招牌—背棘。如同其他剑龙类,沱江龙沿着脊柱排列着两排骨板,不同于剑龙这些骨板也是对称的,至臀部变得更高。它们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骨板,颈部和身体前半段的骨板都是圆桃型的,后半段的骨板则呈现三角形。算上尾部的骨刺,沱江龙有17对棘刺。是棘刺最多的中国恐龙,这也是它种名为“多棘”的原因。对了,最后提一点,沱江龙肩膀上是有肩棘的,现在很多复原图都漏掉了这一点。


和其他剑龙类相比,沱江龙还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独特特征,比如说沱江龙吻部加长,颧骨缩小,眼窝上方有三个眶上骨,荐骨有五节荐椎,荐轭有三个小豆形孔来分隔荐肋,还有就是它们的股骨很长,长度大约是肱骨长度的1.57倍,还有它们尾部基部的神经棘带有骨裙由前至侧面延伸。因为这些特征,有些科学家表示沱江龙既不属于剑龙科也不属于华阳龙科,而是剑龙类中的另一类群。但是这种说法还没有得到公认。

沱江龙生活在大约1.58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沙溪庙组,在这里还生活着很多蜥脚类,比如大名鼎鼎的马门溪龙,比较冷门大安龙,还有鸟脚类的盐都龙,作为个头较小剑龙类,沱江龙应该主要啃食低矮的植物。以避开和巨大的蜥脚类竞争。


但是找到食物不代表它们不会变成食物,这里还有不少肉食恐龙,比如4-5米长的开江龙,6米长的乐山龙。还有名声在外的天王双煞—9米长的和平中华盗龙以及10.8米长的上游永川龙。面对这些敌人,沱江龙背部的骨板和尾巴上的骨刺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它们背部的骨板可以抵挡肉食恐龙的撕咬,尾巴上的尖刺也可以反击敌人。打跑开江龙和乐山龙级别的对手还是能够做到的。但是面对永川龙和中华盗龙....那还是自求多福吧。


作为亚洲最早发现的剑龙类,沱江龙的发现带出了一大堆亚洲的剑龙出土,华阳龙,嘉陵龙,重庆龙纷纷从天府之国走向世界。而作为这一切的起始者,沱江龙在它的王朝消失一亿五千多万年后。光荣地站在共和国首都西直门外大街的中国古动物馆门前。向人们诉说着曾经侏罗纪剑客在沱江之畔的辉煌。它的化石骨架模型也在全世界多个博物馆展出,成为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剑龙类之一。但是不管走到哪里,它的名字都叫沱江龙,这只以沱江为名的恐龙,和沱江已经彼此融合,拥抱,永不分离。也许,这便是故乡对一个生命的意义。我们无论走多远,飞多高,都不要忘了生我们,养我们的故乡。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故乡,自己的根都不爱,那,他还会去爱什么?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微信公众号:中国古动物馆
百度恐龙吧
感谢
恐龙帝皇
将军单脊龙
法索拉鳄
Rax博士
为本文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