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根廷魔改的十字军自行火炮,老式装备拼凑的“国产”武器

2020-10-23 23:44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阿根廷的装甲武器国产之路起步很艰难,在二战前几乎没有像样的坦克工业,二战中开始模仿M4设计制造了DL43美洲虎中型坦克,不过这款坦克跟标准的M4可差得很远,只进行了少量的生产。二战后阿根廷的国际局势缓解,部分武器禁令被取消,终于可以在国际上购买一些更靠谱的装甲武器,其中英国就出售了200余辆坦克给阿根廷。

其实英国出售的这批坦克并不完整,因为它们没有炮塔,这样做的原因可能还是相关武器禁运的限制,毕竟200余辆坦克放在当时的南美洲地区,是妥妥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这200余坦克底盘中,有不少都是英国淘汰下来的二战十字军巡洋坦克底盘。

阿根廷并没有浪费这些坦克底盘,在50年代初,几名阿根廷军官认为可以利用手头现有的装甲板和火炮等,拼凑一些十字军自行火炮,经过初步的实验后,在5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批量改装。

受制于十字军巡洋坦克底盘的尺寸、承载力以及阿根廷的技术水平,这些改装其实很简单,坦克底盘基本不动,用装甲板在车体前中部焊接一个巨大的封闭式战斗室,再在正面安装一门适合的火炮;战斗室的钢装甲厚度为40毫米,整体尺寸相对很大,倒有点后世法系自行火炮的风格。

改进的十字军自行火炮有3种武器配置,一种是克虏伯1909 75毫米野战炮,这种火炮还是几十年前购买的,制成自行火炮可以继续发挥余热;第二种是法制M1928 105毫米榴弹炮,这种火炮相对来说还比较先进一点,更适合用作支援任务;第三种是博福斯75毫米炮,阿根廷曾经购买了224门,不过这第三种还有争议,有人认为没有量产。

这些阿根廷“国产”的十字军自行火炮结构简单,水平和二战中那些临时改装的型号差不多,关于火炮的射击角度、备弹量等不清楚。克虏伯野战炮版本的采用标准的5人车组,分别是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弹手和无线电员,105毫米榴弹炮版本的可能会增加一名装弹手。

虽然不知道第三种版本生产了多少(可能只有实验车),但是前两种版本总共生产了12辆,各自有12辆。在50年代后期,这些自行火炮曾参与过多次阿根廷的阅兵仪式,也曾被广泛运用于军事训练,但是没有找到确凿的实战记录,并且退役后全部报废拆解,没有一辆保留下来。

以同时代的国际先进水平来衡量这些阿根廷魔改自行火炮,它们毫无疑问是最简陋的装备,但是以当时阿根廷所处环境以及自身技术水平而言,这样的改装武器也勉强够用,符合自身的技术水准,成品能用于军队进行相关的训练,充分利用了手头那些老式火炮。


阿根廷魔改的十字军自行火炮,老式装备拼凑的“国产”武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