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结节、息肉怎么办?王泽民主任做客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为您解疑答惑!
现在的社会环境使大家变得更注重体检,与此同时,“结节”“息肉”等检查结果也频繁出现在体检报告上。看到这样的“异状”,大家多多少少心里感到不安,担心自己的身体从小问题发展成大病痛。
那么,这些结节、息肉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癌?会不会发展成癌?要不要治呢?

▼癌前病变不用怕
专家告诉您如何清结节、除息肉
2022年5月26日上午10:00,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四惠西区医院特聘专家王泽民主任,受邀做客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节目,为大家讲解《鲜草药化解肿瘤危机》,机会难得、不容错过!

王泽民主任多次做客《中华医药》、《养生堂》、《大医本草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健康慢生活》、北京电视台《名医有约》、《人民网》等健康栏目,为众多结节、息肉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诊疗效果。
其实结节只是影像学上描述的一个名词,指在超声、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时看到的异常信号影,本质上说,结节是一种体积比较小的肿物,稍微大的就叫包块,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
结节分良性和恶性,多数是良性的,可与人长期共存,不会对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如何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呢?

王泽民主任医师:如果您有上述这些危险的情况,您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发生癌变。

息肉是指生长在人体空腔脏器黏膜表面的赘生物,其实就是多余的“肉”,喜欢生长在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子宫、膀胱等处。如果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称为“多发性息肉”。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属于易癌变息肉呢?
1、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引起癌变的可能性很大。大肠息肉癌变风险主要和腺瘤性息肉有关,在这些息肉的个数超过3个,直径大于1厘米时,很容易引起癌变。
2、胃息肉
胃息肉主要有三种,如果是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这两种的话,癌变风险性很低。但如果是腺瘤性息肉,且直径在2厘米以上,癌变几率最大,可能会达到40%左右。
3、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中有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这两种癌变可能性很低,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很高。
针对结节、息肉要怎么办才好呢?敬请关注5月26日上午10:00,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节目,王泽民主任会在节目中为大家详细讲解。
癌症、肿瘤并不是一瞬间长大,它也是由小的“病块”开始,而一些常见的息肉、结节,很有可能就是癌症前兆,可能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也有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可能。
所以当我们身体出现这些结节、息肉等癌前病变相关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干预治疗,清除隐患,才是最佳选择。
扶正培本,调和阴阳,辨证施治,才能防止癌变,这也是中医治疗的理念。王泽民主任运用中医手段化解了很多患者的癌前病变危机,他根据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针药并用”方法来对付癌前病变,将干草药和鲜草药结合起来治疗结节和息肉,再加上针灸、艾灸的辅助,标本兼治,防止癌前病变发展成癌症。
想了解王泽民主任运用哪些中药材治疗结节、息肉和肿瘤,您可以收看5月26日上午10:00,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节目。
本次节目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