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相思,在长安

2022-10-22 09:06 作者:沈浪101  | 我要投稿

1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既然无法入睡,就起来把灯点亮吧。可是古代的灯也罢,烛也罢,哪有今天的亮度!所谓“昏灯闷景”,古代的夜本来就比今天更让人觉得凄凉。除非是“共剪西窗烛”,靠人的温度来弥补夜的凄凉。

2

诗的开头就讲“长相思,在长安”,长安是唐代都城,是君王所在,所以,长安一向就有君王的潜在意象。考虑到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恰恰是李白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之后,若是把美人理解为君主,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这样理解,那么,“长相思,在长安”,就不是我在长安相思,而是我思念的人在长安了。

3

爱情是红色的,友情是黄色的。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相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挥别,是“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的思念,是“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重逢。黄色是让人看了就觉得温暖的颜色,就像友情一样,不必时时刻刻在眼前,却又点点滴滴在心头。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四海之内。古代人认为陆地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5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那关中为什么又叫三秦?因为关中本来就是秦国的地盘,所以山称秦岭,原叫秦川。后来秦国变成秦朝,关中仍然属于秦地。再后来,秦末大乱,项羽入关,把关中地区包括陕北一分为三,分给了秦朝的三个投降将领。从此之后,关中又称三秦之地。

6

他写《滕王阁序》,很高调地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青春的豪情。少年才子,又赶上初唐这样一个上升的时代,人生的青春和时代的青春相互呼应,才会有这样浑厚的气象、这样雄壮的诗篇。

7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这句话气魄真大。万壑千山,层峦叠嶂,满眼高耸入云的古树,满耳响彻群山的鹃啼,真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诗人为什么不写黄鹂,不写燕子,非要写杜鹃呢?因为杜鹃是蜀地的鸟。根据《蜀王本纪》的记载,杜鹃是古蜀国王杜宇的精魂所化,所以始终盘旋在巴山蜀水之间,是蜀地的象征。

8

他用一个“千山”做背景,再用一个“响”字做音效,一下子就改变了杜鹃啼血的固定印象,把一只小鸟写得气势磅礴。“千山”有气势,大家都能理解,“响”字的气势在哪儿呢?响,不是啼,也不是鸣。鸣也罢,啼也罢,相对来讲都单薄。比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或者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儿的一两声鸣叫,只能加深寂静的感觉,甚至寂静到空幻,寂静到悲伤。但是,一用这“响”字,马上就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两声啼叫,而是叫声四起,千山回响,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心胸也随之开朗起来。化悲剧意象为欢腾意象,这真是诗人的大手笔。


长相思,在长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