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参观渣滓洞,阅读《红岩》
《党史学习:参观渣滓洞,阅读红岩》
正值暑假,我回到了重庆曾经就读的中学与曾经的好友相约,顺便探望舅舅一家,在重庆游玩的日子里,我探访了在重庆与洪崖洞,磁器口并名的景点,渣滓洞和白公馆,这两处景点,正是知名回忆录小说《红岩》的故事主要发展地点,也是文艺作品《烈火中永生》《红岩》《江姐》等的原型产生地。
渣滓洞,作为一处旅游景点与其他景点最大的差异在于,它并不会给人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美好的回忆,作为曾经的监狱,作为重庆解放前夕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的地址,它里面的环境显得阴森,满墙的照片记录了这里曾经做出过的壮烈牺牲,老虎凳、辣椒水、竹签、审讯台,可以想象这里曾经发生过怎样血腥惨烈的过往。在白公馆和渣滓洞里,有将近三百英烈在这里被以各种残忍的方式杀害。粗制的逃生墙,在多年后翻修时发现的潜藏的铁镐,这些都是革命人士们反抗决心的证明。最夺目的,是那挂起的凭想象用红色床单和黄色贴纸制作的五星红旗,它曾被藏在牢房的地板下,如今却被高高挂起,这是红色革命胜利的宣判,是对曾经敌人胜利的震慑,是对这地下无数烈士亡魂的悼念,它承载着以江姐为代表的一系列革命烈士对新中国的美好想象,作为新中国的青年,我们在差不多的年华,却承担着完全不同的担当与重担,新中国仍需要我们付诸努力去建设,让曾经的红色精神,革命精神,红岩精神继续传承。
在参观完渣滓洞后,我又重新翻阅了完整的《红岩》小说,这经典的名著,曾经就在课文中学习过,如今的重阅,是重新与过去对话,沉入作者曾经的回忆,缅怀那一段历史。所谓红岩精神,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 红岩精神产生的大背景是世界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处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逐步成熟时期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具体讲,红岩精神产生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整个时间跨度从1939年1月南方局在重庆成立至1946年5月南方局离开重庆。红岩精神蕴涵着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了历史镜鉴,也是我们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重塑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红岩精神,他以更加深邃的历史眼光、更加宽广的时代视野和更加厚重的历史史实,先后四次对红岩精神进行了重要论述。他表示“重庆的光荣革命传统,熔铸了崇高的红岩精神,是激发和凝聚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些深刻阐述,更加彰显了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
渣滓洞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符号和象征,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信仰、追求真理、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精神。渣滓洞红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群坚定的革命者和先进分子的努力和牺牲。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下党员活动基地,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遗址。渣滓洞红岩精神的形成源于这里的一群共产主义战士和革命者的奋斗和牺牲。在那个年代,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国家危机和社会动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中国人民生活困苦,民族尊严受到严重侵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年轻的革命者选择了投身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中,他们放弃了个人的享乐和安逸,选择了艰苦的地下生活。渣滓洞红岩精神的核心是坚守信仰。在那个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他们坚信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他们在渣滓洞这个狭小的地方,面对着严峻的生存环境和国家的压迫,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渣滓洞红岩精神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追求真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的,他们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了解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渣滓洞红岩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追求。在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生活在战争和贫困中,他们渴望摆脱外来侵略和国内压迫,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为中国人民争取了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权利,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由和富强的国家。渣滓洞红岩精神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符号,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它告诉我们,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只要我们坚守信仰、追求真理、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渣滓洞红岩精神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虽然不再面临战争和贫困的困扰,但是我们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只有坚守信仰,追求真理,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而奋斗,我们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渣滓洞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为继承革命精神的年轻人,我们应当学习历史:了解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就,深入了解先辈们的奋斗和牺牲,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培养自身素质: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自我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领导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坚守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秉持诚实、正直、公正、勇敢的品质,做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公民;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的权益,为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弘扬正能量: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激励身边的人积极向上,共同创造美好的社会环境;践行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新的领域和思维方式,积极创新,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坚守信念: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守信念,不轻言放弃,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通过以上方式,年轻人秉承革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为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