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3.52 朗格

2023-05-06 08:09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52、朗格(公元1828-1875年)


  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新康德主义者。他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他是早期的新康德主义者,主张“回到康德那里去”。但他对康德哲学进行了“修正”,接受了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因素,排斥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使康德哲学的二元论性质变为纯粹的唯心主义。他在《唯物主义史》一书中,宣扬了一系列反动谬论。他说康德哲学的“物自体”[1]实际上只是一个“极限概念”。“物自体”既然被认为是不可知的,便只能是“想象的”,现实的东西都包括在现象世界之中。现象即事物,而所谓事物,并非完全存在于我自身之外,它乃是我的悟性与感性法则的产物。他把马克思以前的伟大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描写为似乎只是“接近”唯物主义,是“在感性哲学形式上出现的精神哲学”[2]。他诬蔑唯物主义缺乏理想,对于科学与艺术没有效果,倾向利已主义等等,并企图通过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批判,否定科学唯物主义。他极力鼓吹主观唯心论和反动的天才论,认为科学是理想的创造,自由综合的结果,属于“思辨要素”。但是“思辨者个人,必须有丰富的正常的天分,有可为模式的思想方法,有堪称为领袖的人才的精神力”[3]。在不可知论问题上,他比康德走得更远,他承认经验世界之外尚有一个范围,但这是人们所绝对不可知的。在他看来,物的本质、一切现象的基础不仅为人们所不可知,而且也不知它有无任何意义。总之,朗格在这本书中竭力贬低唯物主义的历史作用,而把唯心主义看作人类的最高思想成就,所以马克思称它是“胡言乱语[4];列宁称它是“伪造的《唯物主义史》”。[5]

  在历史观上,朗格是反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按照他的说法,全部历史可以纳入一个唯一的伟大的自然规律,即生存斗争。他把资本主义形态解释为一种自然现象,是永恒的。他以庸俗进化论的观点,论证工人运动是社会生存斗争的一种表现,企图证明无产阶级贫困的必然性。他认为,无产阶级生存的出路不应是向资本家作斗争,而应是限制生育。恩格斯指出:这是“马尔萨斯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的混合物”。[6]

  他以自由主义哲学家的身份进行活动,冒充“爱人民的人”,侈谈“工人问题”,虚伪地赞扬马克思。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揭露道:“朗格先生······对我大加赞扬,但目的只是为了抬高他自己。”[7]朗格哲学出现在十九世纪中期,适应了资产阶级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后来曾被帝国主义所利用。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之流也曾用它来作为“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工具。

  主要著作有《唯物主义史》、《工人问题》等。


注:

[1] “自在之物”。

[2] 《唯物主义史》。

[3] 《唯物主义史》。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二卷189页。

[5] 《列宁选集》第二卷289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98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二卷671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3.52 朗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