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草赋
冬草赋
南朝·梁·萧子晖
《艺文类聚》
【原文】
有闲居之蔓草,独幽隐而罗生;对披离之苦节,反蕤葳而有情。
若夫火山灭焰,汤泉沸泻;日悠扬而少色,天阴森而四下。
于时直木先摧,曲蓬多陨;众芳摧而萎绝,百卉飒以徂尽。
未若玆草,凌霜自保,挺秀色于冰涂,历贞心于寒道。
已矣哉!徒抚心其何益?
但使万物之后凋,夫何独知于松柏!
【今译】
有一种悠闲生长着的蔓草,避人独丛生在幽幽偏僻之地,面对花草凋零,树木叶子凋落的草木衰残的寒冷季节,这些小草反而枝叶茂盛勃勃生机地长得欣欣向荣富有情趣。
在火山熄灭的烈焰,消失了热能的汤泉,太阳懒洋洋地,光照减弱黯然没有色彩,天空云气低沉,阴森昏暗笼罩四野的季节,此时一些高大的树木首先被摧残,一些弯曲的蓬类草木也陨落枯死了,鲜艳的花儿芳卉们也更是被摧残得全部凋零萎绝。
但是只有冬草,不屈于严霜,能够承受来自霜雪的打击,凌寒不衰,在结满冰的道路上呈现出它秀挺的身姿,在寒冷的道路上,激扬着无限的坚贞不屈的节操。
唉!只是抚心长叹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万物都能像冬草一样傲霜雪,挺秀色,经历严寒而不凋。
那么,松柏也不能独占万物后凋的美誉了。
【赏析】
该赋是南朝齐梁文学家萧子晖创作的,语言精炼,仅用一百多字(111),通过对冬草的经霜不凋的形象描写,把冬草置于一个特殊的环境,日光暗淡、四野阴沉,在火山、温泉的反常变态,“离披苦节”酷寒凋残的自然条件,万物衰弱先后凋谢,众芳相继凋零,百卉萎绝时,即使是高大挺拔的大树也已碧叶全无,冬草还可独秀,表现冬草“挺秀色于冰涂,厉贞心于寒道”的顽强和倔强精神,那种独傲它物的秉赋自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论语》中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以赞美、讴歌松柏,作者将冬草与松柏相媲美,却视冬草如岁寒后凋之松柏。
作者以冬草自喻,托物抒情,在艰难困境之中,多数人容易变志易节,冬草凌霜独秀、贞心永存的品格也正是作者人格的写照,以经冬不凋的冬草比自己的高洁,寄托了作者不甘沉沦的心情。
全篇托物言志,篇幅短小,条理明晰,语言凝练,语调铿锵,寓意深远,风骨矫健,选材独特,形象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