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毫米口径坦克炮的自重是多少?如何实现平衡和精确射击?

当代三代主战坦克的全重多在45吨到70吨之间,整体上是越来越重。而坦克重量大的根本原因是采用了大量的钢铁部件。比如仅仅坦克上的2根履带,就有4吨以上的自重;至于厚重的车体和装甲,更是绝对的重量大户。但是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很多人都忽略了坦克上面的另外一个主角,那就是那门长长的主炮。那么这门主炮到底有多重呢?当今全球现役3代主战坦克炮的大致重量:T90坦克使用的2A46M-2型125mm坦克炮,全重2450kg;M1A1坦克使用的M256型120mm坦克炮全重3065kg;法国勒克莱尔坦克使用的CN-120-26型120mm坦克炮全重2740kg。坦克炮也是身管火炮的一种。是身管火炮就不可能单纯光溜溜的一根炮管,还要有辅助的设施;而单纯炮管部分,大约占坦克炮全重的75%左右,因此单纯的三代主战坦克的大口径炮管,一般重2吨上下。
谁谁家的3代坦克炮同苏俄系口径一致,也采用了身管前抽技术,在战时可以不吊炮塔直接更换身管。所用时间约为30分钟。但是与俄罗斯坦克炮的研发技术来源并不相同,谁谁家的125毫米主力坦克炮采用了容积更大的药室,有更高的膛压。身管长度也大于T90的125毫米坦克炮。因此这种先进的125毫米坦克炮的自重肯定要大于俄式坦克炮。明显要向M1坦克3吨的全重看齐。陆地上的牵引火炮,在开炮前都要先打开炮架,甚至有些需要增加千斤顶作为稳定的支撑平台,才能开炮。那么重达3吨的坦克炮,是如何随着坦克运动还能稳定炮身,精确射击的呢?二战以前的坦克炮,和普通的牵引火炮差距不大,只是通过大炮身管上的两个炮耳和坦克的车体固定,然后随时停车调整瞄准射击。炮耳基本在全炮的重心附近。

这样才不至于让坦克炮随时下垂或者长期的仰角向天。虽然现代的坦克炮看上去从炮塔伸出很长,有些有5到6米的长度,但是作为重心的炮耳,仍然在坦克炮塔的前内部。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坦克炮在炮塔内外的重量,基本是相当的。别看在炮塔内部延伸的炮膛部分比炮塔外延伸的炮管短了很多,但是炮膛段要厚重的多,加上附属机构,和外面延伸很长的炮管是内外重量平衡的。内外重量平衡只能方便坦克炮的俯仰和瞄准,但是真正能动对动射击精确命中,靠的是现代化的双向稳定系统。现代坦克炮的双向稳定器由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组成,能在运动中将炮体自动稳定在原来给定的方向角和高低角上,以保证火炮不受车体震动和转向的影响。当计算机给定坦克炮射击高低角后,高低向稳定器就将炮管稳定在给定位置上。然而坦克在运动中会随地形的起伏发生颠簸震动,炮管也会随车体上仰下俯,高低角发生变化。此时高低向稳定器中的陀螺传感器立刻感受到了炮管高低角发生了变化。

将感受到的变化量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后通过执行机构对火炮加上修正力,使之迅速恢复到原定位置。此时传感器便没有信号输出,修正力也随之消失,炮管不再上下起伏。如果车体在避开障碍物时发生转向,则方向稳定器也会把感受器感受到的变化量变成电信号输出放大,再通过执行机构给炮管加上方向修正力。这样,尽管坦克车体大幅度转向,但炮管始终指向目标方向,从而提高了坦克在运动中的射击精度和首发命中率。因为同时自动修正炮管的上下俯仰角和左右的指向角,所以叫双向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