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两栖攻击舰要带飞机?两栖攻击舰难点在哪里?
自从英国把“暴怒”号大型轻巡洋舰改成世界上第一架起飞固定翼(非水上飞机)的航母后,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只有航母才会配备固定翼飞机。但是,如今我们看到的数量最多的能携带能够携带固定翼飞机的战舰,却是名为“两栖攻击舰”的“准航母”,在美国如今的舰队里,大型核动力航母有11艘,而两栖攻击舰则有9艘;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如法国则是只有1艘航母,却有5艘两栖攻击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两栖攻击舰这种“两栖作战”的战舰,要携带如此之多的战机呢?

两栖攻击舰的缘起——日本陆海军矛盾
我们都知道,日本作为二战前公认的世界第三海军大国,在二战爆发前就拥有了40000吨“赤城”、“加贺”两艘重型航母,“苍龙”、“飞龙”两艘中型航母,“龙骧”、“凤翔”等轻型航母,舰载机实力位居世界前列。按一般人的观念,日本海军航母舰队这么强,当然可以很有效的执行两栖登陆作战时的空中支援任务。但是,在现实中旧日本军队中,陆军和海军的矛盾却是非常严重,双方不但战略和战术向左,甚至连双方的武器技术还相互封锁(日本陆军和海军在中岛飞机和三菱飞机的制造厂内各自承包一个车间,技术互不通用)。因此这种严重的军种内斗,导致日本陆海军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陆军有自己的登陆舰和炮舰,但因为“陆军的船不是军舰”,只能用民用船结尾的“丸”作为船舶的命名,如本文提到的“陆军特殊船神州丸”。相对的,海军虽然有自己的登陆舰,但海军的两栖坦克也只能以军舰机动艇的代号命名,如“特二式内火艇”。这种军种内斗,就是日本陆军企图抛开海军,自建“登陆——航空支援”合一的“神州丸”的大背景。

神州丸号后甲板是小艇甲板,可以吊送一些小型炮艇用于侦查和火力支援,船体尾部的舱门如同现代的两栖登陆舰,打开后就如船坞登陆舰一样能够可以释放登陆艇。不过它最富创新力的是前甲板是一个飞机弹射器,能够起飞九一式战斗机和九七式轰炸机。不过鉴于该船无回收系统,起飞的飞机仅能够在陆地迫降。这样一来, 这艘船就可以同时执行对岸火力炮击、登陆区水体警戒、登陆艇搭载和航空侦察任务。由于缺乏回收设施,该舰上的飞机很少使用,现实中主要还是作为一般的船坞登陆舰运作。但是它成功打开了登陆舰配备舰载机的新篇章。
在太平洋彼岸,美国虽然并未设计同类舰船,但美国也很快发现支援两栖登陆必须要有足够的航空火力掩护。在登陆作战时,飞机的对地空袭、对空警戒、反潜警戒、火炮侦察任务不可或缺,需要有专职航空兵负责。虽然美国拥有20多条舰队航母,但舰队航母往往担负着海区警戒,迎击日军主力舰队的职责,不能全心全意加入对两栖作战的支援中。于是,美国很快在两栖作战中投入了原本为反击德国U艇开发的“护航航母”,以护航航母的飞机支援对地作战和登陆区的反潜支援,而留下主力舰队迎战日本舰队。不过,虽然这些航母本不是用于海战,但他们仍然在著名的萨马岛战役中击退了拥有大和号的日本第一游击舰队,从侧面体现出这些船只不仅仅是对地和对潜的二线力量,在必要时也能够击退对方的主力舰队的进攻。

由于二战中护航航母在登陆作战和反潜作战中取得了不俗成绩,二战后美国把很多二战航母保留下来作为二线用途,如著名的USS CV-16 列克星敦号一直保留到1991年11月才转为博物馆,中途岛级航母更是参加了海湾战争。
虽然二战遗留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即白平原号所属)也有很多留到二战后,但它们的规格无法胜任加装斜角甲板和蒸汽弹射器,不少在战后纷纷退役。不过,随着直升机的推广,一些运气不错的护航航母也得以转型成为直升机攻击舰,如LPH-6 号直升机攻击舰就是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CVE-90 泰沙湾改装而来。从此以后,直升机所带来的机动性就和两栖作战结下了不散的缘分,登陆也从传统的水际滩头登陆进步到了直升机立体登陆阶段。

虽然直升机登上登陆舰甲板极大的提升了登陆舰的立体机动能力,但是鉴于直升机缺乏固定翼飞机的火力和多用途能力,美国海军一直需要为登陆舰队搭配一款能够起飞固定翼飞机的航母,这使得美军仍然需要保留大量的旧式航母应对二线用途。而这个时候,英国研发的鹞式飞机进入了美国人的视野。

鹞式飞机如同冷战苏联的兄弟雅克38一样,原本是为了陆军前线支援开发。由于冷战双方疯狂的核扩军,双方都惧怕自己的前线飞机起飞前跑道就被核武器摧毁,所以东西方都致力于发展能够垂直起飞的固定翼攻击机。后来,由于解决不了这种飞机垂直起飞的超低载荷问题,东西方都放弃了垂直起降陆上前线攻击机的做法,转而把他们配备到缺乏弹射器的航母之上,并在马岛战争中展现了实力。美国陆战队正好为两栖攻击舰缺乏固定翼飞机发愁,便立即引进了鹞式飞机,由麦克唐纳授权制造,即后面大名鼎鼎的AV-8A/B鹞II式飞机。从此之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没有美国海军航母的支援下,也可以用AV-8B飞机单独遂行登陆时必要的空中火力支援、滩头掩护和侦查任务,弥补了直升机在处置敌方空中目标,防空导弹目标的不足之处。
由于AV-8可以在任何平甲板的船舶起飞和降落,美国意识到,已经没必要单独设计直升机攻击舰和保留二战老旧航母了。因此在90年代之后,美国列装了新型的“黄蜂”(继承二战被击沉的CV-7黄蜂号航母)两栖攻击舰,它排水量一举突破40000吨,达到了二战爱克赛斯级航母和苏联基辅级航母的体量,内部分化为两个区域,顶部是平甲板起飞跑道和飞机机库,下层为船坞登陆舰使用的坞舱。黄蜂号可以单独执行任务,可以同时执行滩头登陆、敌后直升机立体登陆和前线固定翼/直升机火力支援和侦察巡逻等各种任务,不再像早期塔拉瓦级直升机攻击舰需要搭配船坞登陆舰使用。由于这个因素,以黄蜂级为首的两栖攻击舰是现代最为全能的大型平台型战舰之一,在规模较小的海军国家,甚至能够如轻型航母一般遂行海上作战的职能。
因此,当代两栖攻击舰在各国削减海军舰队规模,战斗转向“由海向陆”后的大环境里,起到了连接海战和登陆战两大模块的桥梁性作用,是重要的战略舰艇。同时,由于它不需要像驱逐舰、航母一样和敌方主力舰队正面交锋,其建设标准可以适当放宽,如西北风级就是按民用船标准建设,成本可以大幅下降。所以两栖登陆舰以其极高的性价比和多用途性能受到各国追捧,如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目前都以建设可以起飞垂直起降飞机的两栖登陆舰为主,而不是自己研制轻型航母。
但是,虽然最近几年两栖攻击舰风头正劲,但真正装备两栖攻击舰的国家却没几个,而且实力都较美军有较大缺陷。那么,两栖攻击舰的痛点和难点又在哪里呢?

舰载机——大型两栖攻击舰真正的难点
原来,两栖攻击舰的真正难点并不是船体,而是在于它能够携带的舰载机。如果去掉固定翼战斗机使用能力,两栖攻击舰就立即缩水到一艘船坞登陆舰的战斗力。一艘40000吨的黄蜂级的内部坞舱只能携带3艘150吨的气垫登陆艇,而20000吨的071型登陆舰也能够携带同等数量的150吨级登陆艇(根据模型,071最多可以带4条726型气垫登陆艇,不过实际运用往往是2-3艘)。因此,如果缺乏固定翼飞机运用能力,大型两栖攻击舰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但是研发一款合适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并非易事。由于垂直起降或短途起降非常有悖于全重量起飞,因此目前短途起降飞机往往负载能力都显著低于固定翼飞机,同时为了垂直起飞-降落,其升力发动机和喷口矢量难度较大,飞机自重很大。
在这里以AV-8B举例:AV-8B采用一台罗罗F-402-RR-408可旋转喷口发动机,最大推力105KN,空重6340千克,在原地起飞模式下仅有9415千克的起飞重量,不及正常起飞重量10410千克。在短距滑跑起飞模式下,最大起飞重量只有14100千克,因此最多只能携带4.2吨的炸弹。。而同样是单发飞机的A-7海盗攻击机,空重8767千克,TF41发动机推力仅有66.7Kn(AV-8B的60%),但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在弹射器加持下却可达到19050千克,最多可以携带30枚MK82炸弹(6810千克)。所以短距离起降飞机通常效率低于同等水平的固定翼弹射起飞飞机,但研发难度上了一整个数量级。

目前西方国家热衷于两栖攻击舰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F-35B的公开发售。F-35B的发动机动力非常优秀,虽然具体在美国航母短距起飞的重量指标还未公布,但对比F-35A空重13.4吨,正常起飞重量22.4吨,最大起飞重量31吨来看,F-35B在起飞推力约为AV-8B的1.8倍(加力全开)的情况下,理论上应该可以达到25吨以上的水准,能够在携带基本燃油基数的情况下挂上足够的对地对空弹药。但是,由于结构比F-35A复杂很多,F-35B只能做7G机动,这种机动性在实战中还比不过F-16战斗机(正常的F-35A机动性和F-16都是9G级别的),因此F-35B仍然如AV-8B主打对地支援,兼顾滩头的防空支援。不过,考虑到目前世界四代机普及度不高,F-35B在数量较低的对决中(双方同一战场参战低于30架飞机),仍然对比大部分无隐身能力的三代机有着本质上的优势,因此目前的情况下,欧洲海军以F-35B搭配两栖攻击舰确实是能够实现小型航母的作战效果。

我国的两栖攻击舰之痛——缺乏可用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075在2020年8月5日首航,正式结束了中国没有两栖攻击舰的历史。但是我们也要看到,075目前并不是“完美状态”,其最核心的因素在于缺失可用的短距起降固定翼战斗机。
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试飞任何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根据歼20的研发历程,2025年前都不会有相关的飞机入列服役。这意味着,075将在未来十年以内,仍然只能以直升机作为主要的作战手段,这极大限制了它在远离国土的环境的战略投送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海外作战必须搭配正轨航母使用。而在“第一岛链”内的交战中,075的性价比比起071和072并不具备决定性的优势(因为可以获得陆上飞机的支援),所以075的出现,并不是中国海军“急功近利”之举,而是为了075这艘大舰未来30年的全寿命周期中,我国军备建设能够取得的未来成绩的良好预留。在国产短距起降战斗机服役后,075才能够以最好的形态面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