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art教授:话疗和心理治疗有什么差别
说到北大数学天才还俗做话疗这件事,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这个话疗好像名声不太好,和心理治疗到底有什么差别?为了让同学们能够理解,Strongart教授把类似的问题分成若干的层次。
第一层是纯粹的生理问题,一般不涉及到大脑。比如说近视眼,尽管呈现在眼前的图像是模糊,但这不是大脑的功能问题,而是眼睛聚焦的图像就已经是模糊的了。
第二层是大脑的硬件问题,可以叫做神经病。比如视觉输入正常,但脑部有生理障碍,传过去的信号就会失真,结果输出的图像是模糊的。这里和医学上的神经病有点差别,大脑之外的神经系统一般不归为此类,除非是它与大脑神经的问题密不可分,这就与第一层形成一个模糊的边界地带。
第三层是大脑的软件问题,可以叫做精神病。比如视觉输入正常,但大脑生理运作也正常,但输出时精神上设了个渣画质,当然人脑不能主动设置,换成电脑要更加合适一些。理论上说,大脑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是区别神经病与精神病的基本标志,但实际上这里也有模糊的边界地带。硬件与软件的问题有时候会混合出现。人脑有比较强的代偿机制,开始时可能是一部分神经元出了问题,但其他神经元会代替它们工作,结果造成大脑整个软件的崩溃。反过来的情况是,大脑或者电脑程序错乱,会造成过热之类的物理影响,如果保护机制碰巧也坏掉了,也有可能烧坏硬件设备。
第四层是大脑的认识问题,然后造成使用不当。比如各方面都正常,但一拍照就会激动得手抖,结果拍出来的照片都是模糊的。常见的情况就是头脑简单被洗脑了,就会产生盲目的偏执,比如我们的高考工厂培养的问题少年,精神上好像是没问题,但就是相信学习为了考试,读书改变命运,一切都要靠自己,靠不住自己就怪自己等,甚至可能比真的精神病还要畸形。
严格来说,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第三层,但因为神经病和精神病经常是相关的,因此也会兼顾到第二层的生理基础。至于话疗之类的,只能处理第四层的问题,给点宗教或非宗教安慰作用,在基督教中是神父的工作。相信北大的数学天才是心地单纯,不幸把这个小玩意给当真了。
一般来说,严肃研究心理学的教授,对话疗之类都不会太感冒,可能会觉得那不是科学是忽悠。然而,做心理咨询的考证党,搞不好就会挂羊头卖狗肉,把它也作为一个治疗项目,就像是我们的中医喜欢兼职养生一样。
思考题:心灵哲学中的心脑同一论与副现象论,看待心理治疗的对象会有何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