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品说:上品:道医。这是《黄帝内经》所展示的真正中医的境界,以修道、体道、悟
中医三品说:上品:道医。这是《黄帝内经》所展示的真正中医的境界,以修道、体道、悟道为目标,以济世度人为手段,道、武、医均博通融汇,不拘一格。 他们知识广博,人格出众,不仅懂医,也懂得做人做事,甚至可以带兵打仗。他们多数并不以医为职业,身怀医技,只不过是修道的副产品,偶尔出手救救人,以应“不时之需”。 所谓的“医国,医心,医人”,本领俱全者,就是这种人。他们似乎什么事情都可以随手施为,能以各种职业出现在社会上,需要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中国古代历史记录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更多的人根本就没有留下姓名,我们都不知道。 离今天最近的一个,大约就是明朝传说创(其实是传)太极拳的张三丰。不过,明朝以后,好像“道医”也绝版了。因为明朝末年道运终结,道门正宗消亡,中国连真正的“道人”都没有了,哪里找“道医”去? 中品:术医。 这种中医,古代叫做“衣食医”,与“济世医”、“道医”相对应。他们缺乏修道的体验,对真正的大道也不感兴趣,缺乏修道的愿望,他们只不过是简单学习一些“祖传秘方”和中医传统治疗方式,学习一些医疗技术,背诵一些汤头歌诀一类的“医术”,对于五行阴阳等等也是半通不通的。 但是,他们利用积累的经验,也是能够有效治病的。汉朝以前,中国基本上都是“道医”,汉朝以后专业分工很强,一些人不学道,光学医术谋生,才出现“衣食医”,“道”与 “医”开始分离。 道为一,术为万。术医其实有很多品种,各种层次的都有,各种技术的都有,不好一概而论。就像是“武之道”很简单,但是体现出来的“武之术”就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了,术医也一样,比如各种民间偏方等等。 因此术医们玩的花样也很多,实际上也能够有效治疗一些病。“神医”就是典型的“术医”,特别强调“祖传”“秘传”等等,故意弄得很玄乎的样子,高高在上的让人掏钱。他们很多是以“医”为职业的商人,玩各种不同的精彩花样,无非就是想多赚钱。不过,既然是谋生,也能有效地治疗一些病人,会根据自己的专长,形成一些“特效治疗方式”,因此也无可厚非。 不过,真正的术医,目前在中国也不多了。国外有很多,比如在美国开业的中医。因为要在这种靠治疗的实力说话的国家生存,不懂一点真正的医术是混不下去的。而且美国的医疗制度也为这些非正统的治疗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