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生物分类学【墙能玩明白】14#

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猫盟CFCA等真正奋斗在自然保护一线的工作者与志愿者致敬!
1.原始的形态分类
中国古人以倮鳞毛羽介“五虫”划分动物
倮虫是指两栖类等裸皮的动物
鳞虫就是鱼蛇蜥蜴穿山甲这些有鳞片的
毛虫就是长毛的
羽虫就是有羽毛的
介虫是节肢动物、螺贝、龟鳖这些带壳的
这种用特征来分类的方式就是原始的形态分类法
2.被拆散的狼狗
人们常把狼与狗分开看待,但实际上
“狼”是指食肉目-犬型亚目-犬科-犬属(Canis)的各种狼,除了常见的欧亚灰狼指名亚种(Canis lupus lupus)、意大利灰狼亚种(Canis lupus italicus)、俄罗斯灰狼亚种(Canis lupus communis),还包括了已灭绝的纽芬兰白狼亚种(Canis lupus beothucus)和得克萨斯灰狼亚种(Canis lupus monstrabilis)
或者还包括一些鬃狼属(Chrysocyon)的犬亚科(Canini)的狼
而“狗”则包含了灰狼的各种家犬亚种(Canis lupus familiaris),例如:卡迪根威尔士柯基犬(Cardigan Welsh Corgi)、米格鲁猎兔犬(Beagle)、杜宾犬(Dobermann)、格雷伊猎犬(Greybound)、葡萄牙波登可犬(Podenco)、杰克罗素㹴犬(Jack Russell Terrier)、金毛巡回猎犬(Golden Retriever)、边境柯利牧羊犬(Border Collie)、日本柴犬(Shiba lnu)
各种灰狼是灰狼的亚种,但家犬也是灰狼的亚种
3.拆得更散的猫猫
食肉目里的猫型亚目(Feliformia)包含了各种家猫(Felis catus),薮猫(Lepailurus serval)、虎(Panthera tigris)、狮子(Panthera leo)、豹(Panthera pardus)、雪豹(Panthera uncia)、猞猁(Lynx lynx)(等猫科动物(Felidea)
也包括蛇獴(Herpestes edwardsii),等獴科(Herpestidae)动物
还有斑鬣狗(Crocuta crocuta)、土狼(Proteles cristatus)等鬣狗科(Hyaenidae)动物
鬣狗无论是从名字还是从外观上,确实都看起来不太像猫咪,所以也有一些营销号会用“鬣狗是猫”这种不太严谨的说法吸引眼球
但鬣狗不是猫科动物也不是犬科动物,它们是猫型亚目鬣狗科的动物
Ps:讲一个鬣狗有关的趣味知识,雌性斑鬣狗一般比雄性更强壮,还有着比雄性更大的丁丁……
猫科动物里还有一位常常被误解的动物,那就是狮子,常常有人说狮子不是猫科动物
其实,狮子在猫科动物乃至猫型亚目里确实具有其特殊性,狮子是唯一一种雌雄形态不同的猫猫,雄狮才有浓密的鬃毛
4.非得凑个多系群
上面提到的猫型亚目若是把其中的鬣狗和狮子拆分出去,就会变成一个“并系群”(paraphyletic group),即一个共同祖先的 部分 后代的群体,在生物学史上,一般是依据它们和那个共同祖先的相似特征【即“共同祖征”(symplesiomorphy)】划分出的群体
犬亚科如果缺乏了灰狼亚种的狗狗也会变成并系群
与之对应的就是“单系群”(monophyletic group),即包含了一个共同祖先及其全部后代的群体,这是最科学最合理的生物分类群体,是根据祖先演化出的衍生特征【即“共同衍征”(synapomorphy)】所划分的
例如上面提到的鬣狗、狮子都是单系群
但家犬起源存疑,可能为多源混合,是否能算作单系群存疑
爬行纲-鳞龙亚纲中那些有四条腿的动物,也就是俗称的“蜥蜴”、“四脚蛇”,例如角蜥科的沙漠角蜥(Phrynosoma platyrhinos)、飞蜥科的鬃狮蜥(Pogona vitticeps)、避役科的变色龙(Chamaeleo calyptratus)、睑虎科的豹纹守宫(Eublepharis macularius)
这些东西虽然和火蝾螈(Salamandra salamandra)等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的生物看起来很像,但非要说生物学亲缘关系的话,蝾螈和青蛙的关系更近
诸如牦牛(Bos grunniens)、北美野牛(Bison bison)、欧洲斗牛(Bison bonasus)、非洲水牛(Syncerus caffer)的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牛亚科(Bovinae)的各种牛牛,是和羊亚科(Caprinae)同属于牛科的亲兄弟
虽然诸如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的偶蹄目-胼蹄亚目-骆驼科,和牛牛们很像,但实际都不算是个远亲
再比如啮齿目的各种鼠鼠,例如松鼠科的红松鼠(Sciurus vulgaris)、灰松鼠(Sciurus carolinensis)、土拨鼠(Marmota marmota)、鼠科的家鼠(Rattus norvegicus)、跳鼠科的长耳跳鼠 (euchoreutes naso)
虽然负鼠(Didelphis virginiana)和蜜袋鼯(Petaurus breviceps)和鼠鼠很像,但都不是鼠
负鼠(Didelphis virginiana)是有袋动物下纲-美洲有袋总目-负鼠目-负鼠科(Didelphidae)的
蜜袋鼯(Petaurus breviceps)是有袋动物下纲-双门齿目-袋貂亚目-袋鼯科(Petauridae)的
也就和鼠鼠们长得有那么一点点像,在亲缘关系上和正统鼠鼠们在的灵长总目-啮齿目八竿子打不着
这种纯靠外貌特征来分类的方式过于粗暴,这种连共同祖先都没有包含的多种族群体就是“多系群”(polyphyletic group),指由一些不同类群组成的且没有包含共同祖先的群体,一般都是靠着模糊的趋同演化特征(convergence)分出来的不太严谨的分类
这一点,在传统海鲜的分类上最为严重
5.海鲜是类垃圾
“类垃圾”,全称是“分类垃圾桶”(Wastebasket taxon),是出于技术力和标本状况等客观原因,或出于某些人图省事儿、不严谨等主观原因,根据形态特征、标本产地和可能的亲缘关系,直接把生物扔到某个常见分类里去,是多系群中的多系群
所以先秦时代的古人们总是根据能下水这个特征,把所有海鲜都叫做“鱼”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鲸偶蹄目-江豚科的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鲸偶蹄目-海豚科的虎鲸(Orcinus orca)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海豹科的竖琴海豹(Pagophilus groenlandicus)
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海龙鱼目-海龙鱼科的草海龙(Weedy Seadragon)
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鳉形目-花鳉科的孔雀花鳉(Poecilia reticulata)
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剑旗鱼目-剑鱼科的剑鱼(Xiphias gladius)
脊索动物门-软骨鱼纲的鲛(Holocephali)、鲨(Pleurotremata)和鳐(Rajomorphii)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裸鳃目-海神鳃科的大西洋海神海蛞蝓(Glaucus atlanticus)
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乌贼科的针乌贼(Sepia andreana)
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章鱼科的拟态章鱼(Thaumoctopus mimicus)
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面蛸科的烟灰蛸(Grimpoteuthis umbellata)
刺胞动物门-水螅纲-花水母目-棒螅水母科的灯塔水母(Turritopsis nutricula)
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羊须水母科的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尖头蟹科的巨螯蟹(Macrocheira kaempferi)
棘皮动物门-游移亚门的海星(Asteroidea)或海胆(Echinoidea)
6.幻想生物也有分类学
谈生物分类学,有个男人有本书是一定绕不开的,那个男人就是生物学祖师爷、命名狂魔、分类强迫症开创者、人类正模: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那本书就是他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公认的生物分类学奠基之作
在《自然系统》的第一版第一章中,林奈十分仔细地整理了诸如各种龙、狮鹫、天马等诸多幻想生物与UMA(未确认生物体,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的分类,并郑重指出:这些怪兽悖乎常理,是不存在的,取名叫悖理动物(Animalia Paradoxa),为此林奈还十分自豪地给自己封了个“屠龙者林奈”的称号,很是炫酷
从此,生物学祛魅,成为了严谨的科学,同时也衍生出了专门研究这些神秘生物的隐栖动物学或神秘动物学(Cryp-tozoology),致力于寻找那些有关动物的都市传说的原型与缘由,这一学科的发展进一步消除了全世界的封建迷信,加速完善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名单,并帮助发现和保护了一些可能已经濒临灭绝的新物种
当然,后来神秘动物学这门学科被各种反智阴谋论和超自然流派挪用,已经变味儿了,成了营销号的心头好,这都是后话
虽然《明日方舟》在生物分类上并不严谨,但鹰角在动物保护公益事业上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还记得2020年的【万物共生】公益联动吗?
游戏所承载的已不再是简单的娱乐平台,而是已经渐渐转变为进入大众视野承担着一定社会责任的公众关注点,《明日方舟》正在以一种创新的渠道,向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墙墙能做的,只是把握这个渠道,向更多的朋友传递一些有趣的知识,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自然的关注与保护
向大众普及分类学的各种小知识,也能促进公众对濒危野生生物的认知,改善有关部门对所监管的生物资源的管理,更加精准地确定保护对象,从而加强对珍稀野生生物的保护与繁育工作,分类学在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努力中至关重要
当年【万物共生】联动鹰角发起并筹集了四百多万人民币用于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在b游也收集到了近两百万人民币,也保全派驻了大量鹰角干员参与进了野生动物保护第一线,这些对于繁杂的生态保护工作来说,或许都只是杯水车薪
但我们一定要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名称职的刀客塔不应该让自己的干员受到伤害,无论游戏内外
就像《明日方舟》本身就是在讨论关于生命与世界的联系一样,只有我们思考自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万物 共生!
参考文献:
[1] Linnaeus, Carl (1758).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in Latin) (10th ed.). Stockholm: Laurentius Salvius.
[2] "How describe new species?". 2012,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ICZN).
[3] "Palaeos : Taxonomy". 2013, palaeos.com.
[4] "taxonomy | biolog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5] "Biology 101". cbs.dtu.dk. 23 March 1998.
[6] Mayr, Ernst (1991). Principles of Systematic Zo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p. 159.
补充说明
猫盟CFCA(Chinese Felid Conservation Alliance)是由生态爱好者和科学家共同成立的民间志愿者团队,以科学保护中国12种本土野生猫科动物为目标,是国内猫科动物调查和保护经验最丰富的团队,猫盟与“流浪猫救助”无关

就各种生物的保护问题,墙墙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不存在“何种生物比何种生物更需要保护”一说,墙墙这次也是受猫盟内的志愿者朋友所托选择猫盟进行捐助,不抵制任何其他任何有心于生物保护的组织
墙墙在评论区发现了许多理念相同的朋友(如反对妖魔化鳄雀鳝、反对妖魔化爬宠、提议更多地关注目前保护力度较小的两爬物种等),反而因为没能理解他人的评论且无法友善地有效输出自己的观点,变成了“窝里斗”,这是墙墙不希望看到的
诚然,网络上充斥着许多极端动保或极端人粹主义分子,但这不应当成为大家一看到不太理解的言论就拿起键盘输出的理由,对于一些较为破碎的言论,墙墙的建议是先知晓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并对尚存争议的部分友善发问
墙墙表述不足之处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指出
墙墙希望能促进大家友善合理地交流,不先入为主地恶意揣测他人评论,也不去偏信学术权威,保持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