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二章』第四节-阿伽提亚斯于其作品中在罗马军队规模估算上的错误

2022-07-19 13:55 作者:傻狗本狗Official  | 我要投稿

阿伽提亚斯提及了故往的帝国军队有645,000人,用于对比他所在时期的帝国军队总人数——在约559年,帝国军队仅有150,000人。阿伽提亚斯重点指出,这个数字不光包括了东部的军队总人数,还包括了驻扎在意大利、阿非利加以及西班牙的军队。[1]既然阿伽提亚斯能准确地记载两个世纪前的军队总人数,那么他必定也能给出他所处时代的军队总人数。

无论他的描述是否出于主观意愿,他所刻意提及的帝国军队在规模上的大幅缩水,却是在比较不同军团的基础上得出的。阿伽提亚斯提到,四世纪时期的645,000人的军队总人数包括了西罗马帝国的军队、边防军和海军官兵。而西罗马帝国在阿伽提亚斯时期早已不复存在,保护它的帝国军队也早已销声匿迹。在查士丁尼一世再征服时期,皇帝设立了亚美尼亚、阿非利加、意大利和西班牙四支野战军以及阿非利加的边防军。查士丁尼一世似乎停发了3,500名教导军团士兵的薪金,因为在军事上这支部队已无大用。皇帝在阿非利加设置的边防军也在533年—559年间逐渐衰败,这个倾向在545年皇帝停发边防军薪金后更为明显。[2]但是边防军和教导军团的编制仍然存在,至少这些军队的建制组成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对于帝国海军也是如此。

395年的帝国拥有104,000人规模的野战军部队,查士丁尼一世时期的东方野战军人数和过去相当,伊利里亚野战军的人数也只是略微减少而已。如果阿伽提亚斯纳入帝国边防军的人数,那么他会发现查士丁尼一世时期多出的近50,000人都是新增的野战军官兵。正因此,阿伽提亚斯刻意忽略了边防军的人数,对于教导军团他也做了同等处理。当然,阿伽提亚斯认为边防军不能等同于野战军,同样地,普罗柯比也在550年写著的作品中提及查士丁尼一世已经不再将边防军认定为帝国军队的一员了。[3]

阿伽提亚斯得出的数据中所多出的近50,000人的军队可以被认作是从原有野战军中抽调并设立的全新野战军。根据普罗柯比所述,531年的东方野战军有20,000人,548年的伊利里亚野战军有15,000人。普罗柯比同时提及530年的亚美尼亚野战军只有来犯的30,000人的波斯军队的一半,虽然普罗柯比本人对波斯军队的确切人数并不是特别熟悉,但他定然是知道亚美尼亚野战军的人数的,因此15,000人的数字是可信的。[4]

至于阿非利加野战军的人数,普罗柯比描述在533年当他和贝利萨留带领着15,000名官兵[5]航向阿非利加后,水手、海军、雇佣兵和仆从并不愿留在阿非利加。从另一角度来看,这15,000人恰好与伊利里亚野战军和亚美尼亚野战军的人数相当,他们成为了新设立的阿非利加野战军的最初成员。在意大利方面,阿伽提亚斯提到在554年,纳尔塞斯带领18,000名官兵对抗在那里盘踞的东哥特人。[6]很显然这并非是纳尔塞斯所拥有的全部军队,因为他还在意大利的其他帝国控制区布置了守军。然而这18,000人至少也应该是纳尔塞斯军队的大部分了,因此意大利地区应该有20,000人规模的帝国军队驻守。根据普罗柯比的描述,贝利萨留在535年可调用的军队仅有7,500人。在之后经历补员、损耗后,贝利萨留的军队大约有14,000人。[7]这表明当时在意大利的帝国军队有20,000人,似乎查士丁尼一世在最初就意图派出这些军队前往意大利地区。这个规模与东方野战军的人数相当,但是远远超过了伊利里亚野战军和亚美尼亚野战军(因为他们够得到附近地区帝国军队的增援),也远超阿非利加野战军(辖区更小且更易防守)。

图1  公元565年帝国军队的分布

有趣的是,提比略二世在577年为东方野战军提供支援的15,000人的蛮盟军队、查士丁尼一世派去阿非利加的30,000名桨手、阿伽提亚斯提到六世纪的帝国军队有150,000人,以上的所有数据都恰好是5,000的整数倍。在莫里斯所著的《战略》(Strategikon)中,倾向于使用5,000人、10,000人、15,000人以及20,000人作为军队的标准建制人数,可能也正因为这些数字是5,000的整数倍。[8]四世纪时期的1,000人建制或者500人建制组成了5,000人的建制,就如同过去的罗马军团一般。这样的编制最早可以追溯回499年,当时的伊利里亚野战军已经拥有了15,000人,这可以归因于芝诺皇帝集中化招募的措施。

由此,我们可以猜测这些缺乏数据记载的中央常备军、色雷斯野战军和西班牙野战军的人数,这些部队的规模在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大概率也是5,000人的倍数。若如此,那么百官志记载的在395年拥有21,000人规模的两支中央常备军,在查士丁尼一世时期,应该每支都只有20,000人左右;百官志记载的色雷斯野战军有24,500人,在那个时代应该可以被四舍五入至25,000人。

如此,根据阿伽提亚斯给出的数据,西班牙地区将不会有任何的野战部队驻守。鉴于色雷斯地区在四至五世纪遭遇了包括匈人在内的无数蛮族的入侵,色雷斯野战军的人数理应会减少数千人,如同伊利里亚野战军一样,那么色雷斯野战军便只剩下20,000人左右。这样则意味着在西班牙地区驻守的野战军应该有5,000人左右,作为帝国的边缘地带,这样的军队规模也更为合理。

如果对395年和559年的野战军进行比较,我们的结果可以表达如下:

上表所得出的结果与约翰·哈尔顿得出的结论类似(他对中世纪史料的数据表示怀疑的除外)。[9]除了在中世纪史料的数据后要打个问号之外,其余的数据并没有大的出入。

我们可以像阿伽提亚斯那样无视545年后的所有帝国边防军,但在这个时间点之前还是要计算在帝国军队总人数内的。但我们无法轻易地评估有多少部队在再征服期间被创建出来,比如说查士丁尼一世在北非设置的并招募了一定阿非利加罗马人的五支阿非利加边防军。在百官志的记载中,伊苏利亚(Isuria)边防军是规模最小的边防军,在2,000人左右。由此推断,阿非利加边防军的总人数按理至少有10,000人,真实人数很可能是这个数值的两倍。而395年便已存在的五支传统野战军的总人数从原来的104,000人降至95,000人,如果边防军也按照这个比例计算,那么边防军的总人数也便从395年的195,500人降至176,000人左右。按照目前的说法来看,军队人数的减少必然会让帝国设置新的部队,以此保持559年的军队总人数又可以和395年时期保持一致,例如当时新设立的阿非利加野战军。

虽然阿伽提亚斯将海军归类为边防军的一部分而无视了海军官兵的存在,但自从阿非利加、意大利和西班牙南部被再征服之后,帝国比过去更加需要海军,毫无疑问,帝国的海军在那个时期必然存在。普罗柯比描述在532年,帝国几乎动用全国的海军来征服阿非利加。当然随军的还有2,000名海军官兵,他们理应不需要划桨,但普罗柯比描述说因为需要更多的桨手,因此他们也得划桨。[10]毕竟这是查士丁尼一世发动的最大的跨海远征,那么他自然有必要将帝国海军保留。即便他在536年设立了军务监区(Quaestura Exercitus),但也不影响海军的续存。

565年之后,伦巴第人的入侵使得意大利地区的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要塞沦陷,守军的损失也不再会被补充。西班牙和阿非利加的军队也因为西哥特人和柏柏尔人的攻击而损失惨重。此外,在578年,提比略二世为东方野战军提供了15,000人的蛮盟军队——这个规模和西部数支野战军损失的数目接近——使得帝国一直到之后的莫里斯在位的602年仍然有接近150,000人的野战部队。在这之后,便是七世纪初期的大灾难。




[1]见于阿伽提亚斯,V.13.7—8。

[2]关于查士丁尼一世对于边防军和教导军团的态度,见于普罗柯比,《秘史》,24.12—22。

[3]见于同前引,24.13。

[4]见于普罗柯比,《战争史》,I.15.11。

[5]10,000名步兵和5,000名骑兵,这其中不包括同行的30,000名水手、2,000名君士坦丁一世时期遗留下来的海军官兵、1,000名蛮族的雇佣兵以及贝利萨留本人的仆从。

[6]见于阿伽提亚斯,II.4.10。

[7]见于普罗柯比,《战争史》,V.5.1—4、V.27.1、VI.5.1—2和VI.13.16—18。

[8]见于莫里斯,《战略》,III.8和III.10。

[9]见于约翰·哈尔顿,《拜占庭》,p.251—253。他估计帝国军队共有154,000人(不包括西班牙)。

[10]见于普罗柯比,《战争史》,III.11.16。

『前文』


『第二章』第四节-阿伽提亚斯于其作品中在罗马军队规模估算上的错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