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栏】红牛在高下压力的新加坡仍将拥有独到的优势


通常来说,红牛的性能优势往往来自于他们无与伦比的气动效率,尤其是在下压力阻力比这一点上。但在新加坡,气动效率的重要性相比于传统赛道就不是那么关键了。
那么这点会如何影响本周末的竞争格局呢?
在这条颠簸的街道赛道上,低速下压力、制动性能、车身稳定性和低速弯的灵活性是关键。
纵然这些性能在任何赛道中都很重要,但在新加坡,它们的重要性胜过任何其他地方。

在圈速量化上,每单位下压力在这里的收益要比蒙扎高出62%,在整个赛历中,新加坡的下压力收益也仅次于摩纳哥和赞德福特,排在第三位。
而在新加坡,阻力对圈速的影响就会排在赛历倒数的位置。降低阻力在蒙扎的收益会是新加坡的三倍之多。
在最大化下压力、制动性能、灵活性以及行驶性能的背后,是要让轮胎进入工作状态。相比于其他赛道,这一点在新加坡也是更加关键的。
就像下压力和阻力会在不同赛道中带来不同影响一样,轮胎的抓地性能也会因赛道而异。简单说,轮胎的抓地力会取决于它的摩擦系数、轮胎接地面积和下压力的大小(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轮胎本身的材料和刚度)。
在新加坡,摩擦系数μ每提升1%,圈速就会提升0.04秒,而在斯帕,这个数值只有0.029秒,在银石则是0.03秒。
在这个数据上,新加坡位列全赛道第三,仅次于亨格罗宁和赞德福特,巴库则在这个榜单中垫底。

尽管每支车队都会得到同样的三种轮胎配方,但每个车队所能从中获得的摩擦系数并不是相同的。为了最大化摩擦系数,就需要让轮胎达到合适的工作温度。
当轮胎太冷时,它的弹性不足,轮胎和赛道的结合不好;而轮胎过热时,它又无法承受足够的荷载。
而且更为复杂的是,相比于高速赛道,倍耐力往往会在新加坡降低最低胎压标准。低胎压会增加轮胎的接地面积,因此也就能增加轮胎的抓地力。
而且更低的胎压可以更好地吸收路面产生的颠簸,因此车身可以更平稳地行驶(气动平衡也会因此更加稳定)。但低胎压会使轮胎出现更明显的形变,这会增加轮胎的产热,根据赛道和赛车条件的不同,这一点既可以成为优点,也可能是致命的缺点。
去年,我们看到勒克莱尔在比赛初期和每次安全车重启后都能对领跑的佩雷兹发起追击。但几圈过后,当佩雷兹的轮胎温度逐渐达到工作区间,他就能很快拉开差距。
一如既往的是,良好的前后端平衡是决定性能的关键。尤其在正赛中,它可以对轮胎的寿命产生决定性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车队的策略。
下压力在这样的赛道中弥足珍贵,尤其是在低速弯中(因为通常而言,下压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车队们势必会让赛车底盘高度尽可能降低,其中的收益会比其他任何赛道都要高,但风险也是一样。

就地面效应赛车而言,当赛车逐渐贴近地面时,其下压力会呈指数级倍增。但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过于贪心,赛车就会托底,进而严重影响其刹车性能,以及通过颠簸路面和路肩的能力。
低胎压也会使得赛车更容易触地。在这里,悬挂出现任何弹跳情况都是很坏的消息,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制动性能,而制动在新加坡又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赛车底盘越低,弹跳自然越容易出现。
正式这种特殊的矛盾点使得红牛可以弥补他们在气动效率方面损失的优势。他们的底盘气流通道更高,而且后悬挂的行程也更长。
这样的结构让赛车在不同的速度和高度中都有着一贯的稳定性,在新加坡,这是非常珍贵的特质。由于负面影响被尽可能削弱了,因此他们可以尝试一些更冒险的调教。
再加上他们低速弯中出色的灵活性——这尤其是维斯塔潘的过人之处——这能够让他们在滨海湾赛道继续保有足够的优势。
每天带来新鲜酷辣的汽车赛事、汽车市场资讯。烦请点点关注,爱你呦!
赛车世界综合每日赛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