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月亲子互动活动教案 1—99套
编号:A001
类别:感觉教育(触觉探索)
教案名称:亲爱的,笑一个
适用年龄:出生开始
教学时间:10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表面光华无尖角的玩具
主要目标:刺激幼儿感觉的分化和成长。
间接目标:促进幼儿情绪表达的成熟。
☆ 教学步骤:
1. 在婴儿刚睡醒时,将被子稍微掀开,让其双手得以伸展、活动。
2. 用玩具轻触其脸颊,观察幼儿的反应。
3. 用不同质感的玩具,轻触婴儿的皮肤,观察幼儿的脸部表情变化。
☆ 注意事项:
1. 婴儿刚睡醒时,不宜直接吹风,避免温度的变化来不及适应,而导致身体感觉不适。
2. 触摸皮肤的玩具要考虑勿对幼儿细嫩的皮肤造成伤害,不要为了给予幼儿太强的刺激,而将玩具过度用力,以免婴儿不舒适。
☆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会排斥物品接近皮肤,而有抗拒的行为产生,对于这类幼儿不必勉强,待幼儿慢慢成长后,这种敏感的现象可逐渐减轻,引导者可让幼儿多睡摇床,洗澡时多刷其身体,可帮助幼儿这种触觉敏感的减轻。
编号:A002
类别:感觉教育(听觉探索)
教案名称:声音在哪里?
适用年龄: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铺上垫子
使用教具:发条音乐玩具、铃鼓、响板等可以发出大、小声音的用具、垫子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听力和音源的辨识能力。
间接目标: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兴趣,训练注意力集中的持续能力。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仰卧于垫子上,耳朵勿紧贴垫面,以免影响听力。
2. 先在幼儿右边作出声音刺激,幼儿会在瞬间集中注意力倾听,接着在左边作音源探索。
3. 接下来可以换音量较小的玩具,来刺激幼儿的听觉反应。
4. 待幼儿可以找出音源后,可变换不同的声音在不同的方向出现,训练幼儿的反应。
☆ 注意事项:
玩具所发出的音色、音阶过于刺耳或尖锐,避免伤到幼儿的细嫩耳膜。
☆ 失败的处理:
若幼儿对声音的刺激反应慢,或无反应,则应多试几次,必要时作听力的检查。
编号:A003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触感游戏
适用年龄: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20分钟,可轮流尝试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绒毛玩具、滑溜球、百洁布、高尔夫球
主要目标:促进幼儿触感的发展,以丰富大脑记忆区的接收层次。
间接目标:可促进幼儿更积极主动的人际关系发展,并分化其喜怒哀乐的感情和表现方式。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背靠引导者坐着,引导者拿绒毛玩具,轻触幼儿手臂,并上下滑动。观察幼儿反应。
2. 再拿滑溜球碰触幼儿手臂,并上下滑动看幼儿的反应和绒毛玩具接触皮肤时,是否一样的感觉。
3. 引导者再分别百洁布和高尔夫球,在幼儿的臂上滑动,观察幼儿是否因不同材质的碰触而有不同的反应。
☆ 注意事项:
触摸幼儿的皮肤,不可太用力以免让幼儿的皮肤刮伤。
☆ 失败的处理:
若幼儿有哭闹、情绪不安的反应时,引导者可先暂停此活动,待幼儿情绪比较平稳时再进行此活动。
编号:A004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和眼睛捉迷藏
适用年龄: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积木、垫子
主要目标:能对两块同时移动的积木做追视。
间接目标:能注视及追视移动物体。
☆ 教学步骤:
1. 让婴儿仰躺在垫子上,引导者拿一块积木放在幼儿面前,吸引幼儿的注意,再把积木向左移动,观察幼儿的反。
2. 引导者在自己的左、右手中各放一块积木,观察幼儿视觉的焦点。
3. 将积木合并放在幼儿的中央视线,让幼儿注视。之后,引导者再将积木分别朝向左、右方向移动,观察幼儿视觉的变化。
☆ 注意事项:
1. 积木的体积不宜过小。
2. 引发其追踪意愿。
☆ 失败的处理:
太小幼儿(2个月前),视觉发展较差,先从一块积木开始移动追视。
编号:A005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铃!铃!铃!(一)
适用年龄: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或垫子上
使用教具:小铃铛、纸板、垫子
主要目标:能发现小铃铛有摇动的幅度,并用手去抓,加强视觉空间,双手运作能力。
间接目标:强化探索意愿,并使运动到更为成熟。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仰躺在垫子上,将纸板放于幼儿眼前,并把小铃置于纸板上,做小幅度的振动,吸引幼儿的注视。
2. 观察幼儿是否会用手去抓取小铃。
☆ 注意事项:
小铃的振动幅度必须大到能够辨识。
☆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只是注视,而不会用手去抓,引导者可以将小铃靠近幼儿摇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编号:A006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探索新世界
适用年龄: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小铃铛、垫子
主要目标:能用双手共同探索钟铃,并能观察钟铃的移动,加强视觉空间,训练听、视觉和身体的协调。
间接目标:以感觉的协调,强化幼儿视觉空间和运动企划的成熟,使积极探索意愿(自信心)能顺利发展。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仰躺在垫子上,引导者拿着小钟铃从幼儿的左上方接近幼儿,观察幼儿用哪一只手去抓取钟铃。
2. 引导者将钟铃移向右侧,观察幼儿的反应。
3. 在两侧的钟铃引逗中,观察幼儿是否以双手合作探索钟铃,以及视线焦点的改变。
4. 重复1、2的动作,观察幼儿的反应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 注意事项:
不要限制幼儿惯用右手、避用左手,有的幼儿不管在哪方向,都会用同一只手去抓取,造成探索的困难,可以握住幼儿双手共同合作探索钟铃。
☆ 失败的处理:
幼儿常会习惯用单方眼或手,为促使身体均衡发展,宜制造刺激,让幼儿另一边也能运
编号:A007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看这儿,看那儿
适用年龄: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积木或可移动的玩具
主要目标:视觉移动、联系追视、注视及移动头部追视。
间接目标:刺激视觉,协调婴儿视觉焦点,并且培养主动积极探索意愿。
☆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让幼儿仰躺在垫子上,先将两块积木相对距离50公分,置于幼儿面前约50公分,先让右边积木往前移动至幼儿正中央眼前,再让左边积木往前移至幼儿正中央眼前,让两块积木会合。
2. 接着将两块积木置于右边,一前一后距离10公分同时向左边前进,前面积木达到幼儿左手前方时停止,再转反方向向右边前进,前面积木到达幼儿右手前方时停止,将两块积木分放两边,相距50公分,以相同速度前进至中间会合。
3. 将两块积木置于幼儿正中央眼前,以相同速度、相反速度向两侧移动,至相距50公分处停止。全部的过程,皆让幼儿眼睛注视积木的移动。
☆ 注意事项:
勿让幼儿被其他事物吸引,而不注意移动的积木,积木的移动也不宜过快,以免幼儿追视不及,但也不要过慢,以免幼儿将目光转向他处。
☆ 失败的处理:
每进行一个追视,让幼儿休息2分钟,待稍恢复疲劳后,再进行下一个步骤。
编号:A008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脚底瘙痒
适用年龄: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分钟,可轮流进行之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刺激幼儿脚部触感的发展,并分化其大脑其大脑对触觉刺激的层次,使感觉教育更为丰富。
间接目标:消除幼儿的触觉敏感,以发展其更积极的 人际关系及探索能力。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仰躺在垫子上,露出双脚。
2. 引导者用手指轻轻碰幼儿的脚底,观察幼儿的身体姿势变化和反应。
3. 引导者再用手掌轻拍幼儿的脚底,观察幼儿的身体姿势变化和用手指轻触脚底时有无改变以及幼儿的脸部表情是否有不同。
☆ 注意事项:
引导者搔弄幼儿的脚底时,不宜太用力,以免伤及幼嫩的肌肤。
☆ 失败的处理:
幼儿若哭泣时可暂停训练,让其情绪稳定后再尝试,若有高兴反应,则可继续尝试。
编号:A009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仔细瞧,用力看
适用年龄: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线球、福氏六色线球
主要目标:视觉肌肉强化,追视注视能力的加强。
间接目标:有探索物源的动机。
☆ 教学步骤:
1. 把婴儿置于床上平躺。
2. 利用线球置于婴儿胸前的正中央位置(即左右乳头的正中央点),高度维持在离眼睛25~30公分之间,让婴儿注视目标物。
3. 待婴儿熟悉专心的注视目标物之后,将目标物左右摆动,幅度以不超过45度为原则。
4. 用声音引导婴而找寻目标无的位置。例如:球在哪里呀?并变换位置,以提高婴儿的追寻动机。
☆ 注意事项:
婴儿注视的角度应经常更换,如正上方,右上方,左上方等,以免眼球固定某个方向后,造成斜视的情况。
☆ 失败的处理:
幼儿的眼睛不会跟着目标物移动时,先观察幼儿视觉能力是否有障碍,若属正常,则可先放慢移动的速度,并使目标物伴随发出声音,吸引幼儿注意。
编号:A010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握握手,转转身
适用年龄: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悬吊玩具
主要目标:以视觉刺激引动手眼协调能力。
间接目标:训练身体的平衡感,强化运动企划及视觉空间的成熟,对幼儿双侧协调也有实际帮助。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平躺于床上,引导者在幼儿身体的正中线位置用吊轮接近幼儿,观察幼儿身体姿态的变化。
2. 观察幼儿若尝试用手抓取悬吊玩具失败后,是否会改变身体姿势。
3. 当幼儿双手同时握住悬吊玩具时,引导者再将悬吊玩具稍微提高一些,观察幼儿手的反应及身体姿势的变化。
☆ 注意事项:
悬吊玩具应维持静止状态,勿摇晃,让幼儿易于抓握。
☆ 失败的处理:
手眼协调尚未发展完成时,常未能准确抓握住,可降低高度在幼儿面前由近而远,让幼儿顺利抓握一促进其能力发展。
编号:A011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视觉捉迷藏
适用年龄: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积木或可推拉玩具,丝巾
主要目标:透过视觉空间的变化,引发幼儿自觉性行动的运动企划能力。
间接目标:引发对数概念中最重要的保留概念的认识,通过互动加强与人的交往能力。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仰卧,幼儿两手各握一个积木。
2. 将丝巾,轻轻盖在幼儿的脸上,幼儿会转动头部,或将手中的积木放下再取走脸上的丝巾,再寻找引导者,并寻找刚才丢弃的玩具,若幼儿没有寻找的意图时,引导者可以摸摸幼儿的手,并说“玩具不见了?”提醒幼儿寻找。
3. 幼儿若能够自己记得要寻找,就表示保留概念已产生,但有的幼儿暂时找不到,就会放弃,显示出的概念的意识仍不强。
4. 若幼儿在取下脸上的丝巾时,只放掉一手的玩具,则可能会只玩手中的玩具,不去寻找丢掉的,引导者仍可提醒他,另一个玩具在哪里。
☆ 注意事项:
丝巾最好是质地较轻,盖住时间不超过10秒钟,才不会造成危险。
☆ 失败的处理:
盖上丝巾5秒后,幼儿仍未取下时,引导者应自行取下,让幼儿觉得拿掉后看到引导者的脸很愉快,来引导幼儿自己取下丝巾。
编号:A012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相看两不厌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颜色鲜艳的玩具
主要目标:能做大角度的转头追视、与移动速度配合较好。
间接目标:有探索及追视的意愿,练习双侧协调能力。
☆ 教学步骤:
1. 将婴儿置于床上平躺。
2. 重复胸上中央注视和追视游戏。
3. 待婴儿熟悉之后,引导婴儿对置于头部和胸部的移动物体作45度以上的追视。
4. 再将目标物朝左右边90度摆动,让婴儿追视。
5. 若婴儿反应良好,可将目标物从左边向右边,穿越中央线,进行180度以上的追视。
☆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若幼儿有困惑或不耐烦的表情时,可稍停会儿再重新开始。
☆ 失败的处理:
幼儿的追视速度无法控制得当,因此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引导者也必须积极配合幼儿的个别发展差异做调整。
编号:A013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远望近看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福氏教具八色球
主要目标:扩大婴幼儿视觉空间,使追视能力成熟化。
间接目标:加强运动企划和双侧协调能力。
☆ 教学步骤:
1. 让婴儿平躺于床上。
2. 以婴儿的身体为圆的中心,将六色球悬在幼儿身体上方,从头部的左侧绕国脚底,再回到头部的右侧,作360度的大旋转,如同在幼儿的身体上方画圆圈。
3. 开始时,以缓慢的速度进行,待幼儿熟悉后。在逐渐加快速度。
☆ 注意事项:
角度扩大到360度后,幼儿的配合也越为重要,在移动的过程中,应让幼儿能容易地看到物体,勿过于大幅度快速旋转避免幼儿必须费力去寻找移动物体。
☆ 失败的处理:
角度加大后,幼儿除了靠眼睛的追视,也必须靠颈部来配合,因此肢体的运作能力成熟与否,也会影响到幼儿追视的表现,幼儿有时候只会用眼睛,不会动身体,因此需要指导者帮助幼儿转动身体的某些部位来配合物体的移动作追视。
编号:A014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玩具会走路(一)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障碍物、会自己动的玩具,纸箱子
主要目标:能追视物体,并促进越过玩具和障碍物后,能继续追视的空间保留概念的建立。
间接目标:刺激保留概念的形成及运动企划的积极成熟,对幼儿日后数概念成熟帮助很大。
☆ 教学步骤:
1. 在幼儿面前放一个箱子,将自己会走动的玩具,由右侧经过箱子背后向左移动,观察幼儿视觉的反应。
2. 把玩具再从左侧穿过箱子背后向右移动,观察幼儿视觉的反应。
3. 同样的动作反复多次,观察幼儿的反应。
☆ 注意事项:
开始时,幼儿大多无法理解保留概念,必须有耐心,多次引导之,让他自己发现。
☆ 失败的处理:
玩具走到障碍物后,幼儿因此无法看到玩具,会在搜寻不到时,将眼神调向其他地方,不再做追视,只要幼儿有初步的保留概念后就会寻找不见了的玩具,请给幼儿时间,不要急,但只要会一次,以后便可主动掌握了。
编号:A015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魔镜里的球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2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镜子、球、桌子
主要目标:从视觉的变化,对自己身体动作与教具间关系有更多经验的认识。
间接目标:对运动企划及逆向思考等数概念及推理概念及推理概念的逐渐形成有很大帮助。
☆ 教学步骤:
1. 在幼儿成支坐状态,并在幼儿面前摆放一面镜子。观察幼儿的表情、声音及其他反应。
2. 引导者拿一个球给幼儿,观察幼儿的反应及对球的摆放位置。
3. 引导幼儿将球拿高,再将球放于桌上,观察幼儿对球移动位置的反应及对镜中影像的反应。
☆ 注意事项:
幼儿在支坐状态中常会不稳和晃动,需注意其安全。幼儿的身体和道具的关系,必须让他自己发现,不宜强迫。
☆ 失败的处理:
可在其稍有表现时,积极鼓励,不可急性强迫幼儿发现。
编号:A016
类别:感觉教育(触觉探索)
教案名称:来作日光浴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5~10分钟
教学地点:户外阳光照射得到的地方
使用教具:婴儿床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的触觉感受,可使大脑接收上的分化能力加强对触觉敏感帮助颇大。
间接目标:户外游戏,可改变幼儿视觉空间及听、嗅、触感变化,对大脑分化功能的成熟帮助很大。
☆ 教学步骤:
1. 将婴儿床移至户外,时间选择在夏日,阳光不会过于强烈的时候。
2. 让幼儿躺在婴儿床内,头部上方遮住阳光照射,照射的部位先从腿部开始,再提高到肚脐部位,接下来再照射到胸部,依序日光浴后,再让幼儿到阴凉处休息。
☆ 注意事项:
1. 幼儿感冒或身体不舒服时,应停止日光浴活动,越小的幼儿日光浴的时间越短,以不超过10分钟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增加日光浴的时间,幼儿的脸部尽量不被阳光直射。日光浴前在曝晒的部分抹上薄薄一层防晒乳液。
2. 日光浴后应让幼儿补充水分,以调节体内的需要。
☆ 失败的处理:
此类活动会让幼儿感受到舒适,但需要注意勿发生皮肤晒伤,皮肤晒得红、痛时,可用温水擦拭。
编号:A017
类别:感觉教育(听觉探索)
教案名称:九十度大回转
适用年龄:3~7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铺上垫子
使用教具:铃鼓或其他可发声之玩具、垫子
主要目标:协助幼儿身体各部位及 姿态的协调,并帮助平衡感的发展。
间接目标:能探索音源,随着音源而改变位置,强化听觉探索能力。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仰躺在垫子上,引导者从幼儿的右侧,以铃鼓发出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和接近。
2. 再将铃鼓转向右侧下方,观察幼儿为接近铃鼓时身体如何改变姿态,移动至那个方向。
3. 引导者又一次的把铃鼓往右移动,并发出声音,观察幼儿是否跟随铃鼓的移动而改变身体姿势和位置。
4. 观察幼儿从1~3的动作后,身体是否已回转成90度的位置。
☆ 注意事项:
幼儿的坐垫需柔软,不伤肌肤,避免转动时伤到皮肤。
☆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因活动不灵活而不易转身,引导者可为其脱去多余的衣物,便于运转。
编号:A018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味觉测试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5~10分钟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滴管、稀释柠檬汁、盐水、糖水
主要目标:让幼儿感觉不同的味道,刺激味觉的发展。并丰富大脑记忆区的接收层次。
间接目标:促进幼儿情绪分化的发展及探索能力的形成。
☆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用手沾盐水,伸入幼儿嘴中,碰触舌头。观察幼儿脸部表情的变化。
2. 在用滴管吸稀释的柠檬汁,滴于幼儿的舌头上,观察幼儿脸部表情与沾盐水的表情是否一样。
3. 用滴管西糖水,沾在幼儿的舌头上,比较幼儿的脸部表情变化,和前两次有何不同。
☆ 注意事项:
1. 盐水、柠檬汁的份量皆不可过多。
2. 准备开水或果汁,协助调和幼儿口内的强烈刺激。
☆ 失败的处理:
若幼儿不愿尝这些东西的味道,引导者不需勉强。让幼儿多看别人尝试,激发探索的意愿。
编号:A019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造飞机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鲜艳玩具、垫子
主要目标:颈部能抬高离开床面,强化身体运作基础能力,奠定平衡能力发展。
间接目标:手脚能维持如飞机般伸展姿态,对幼儿平衡能力及本体感成熟帮助很大,影响积极发展和自信心成长。
☆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先让幼儿趴卧在垫子上,引导幼儿双手及双脚腾空举高,用胸部支撑其身体,观察幼儿是否会将头部仰起及其视觉方向的变化。
2. 让幼儿联系双手、双脚抬高放下的姿势,并观察幼儿视觉的 改变状况。
3. 引导者协助幼儿将双手、双脚停留在半空中,呈飞机状。若幼儿无法做到则勿须勉强。
4. 可以让幼儿多练习几次,停留的时间,可采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增长。
☆ 注意事项:
颈部运动可以帮助幼儿颈部感觉神经发展得更好,因此应尽量让幼儿练习趴卧。
☆ 失败的处理:
幼儿趴卧是颈部可以抬高,但久了会不舒服而排斥此活动,可在面前放置玩具吸引,协助视觉、听觉成熟。
编号:A020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我会趴玩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可抓握软性玩具或球类玩具、垫子
主要目标:能在趴卧时,边用手抓握东西,训练手指运作及手眼协调。
间接目标:能将颈部、胸部腹部抬高、用手掌撑住,对平衡能力及本体感帮助很大。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作趴卧在垫子上,将小玩具接近幼儿的 右手,观察幼儿的 反应。
2. 观察当幼儿抓到玩具之后,幼儿的身体姿态是否有所改变。
3. 让幼儿练习把手肘撑起,身体抬高,并用手掌支撑身体的动作。
☆ 注意事项:
垫子应柔软,使幼儿手肘撑起时不致太吃力也不会受到伤害。
☆ 失败的处理:
受肘无法撑起,或胸部无法抬离床面时,会使得趴卧抓卧的表现受影响,待慢慢发展完成后,就可以表现的很好。可多作手肘的紧握或按摩,增强其力量。
编号:A021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哟!谁长尾巴了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八色球、桌子、椅子
主要目标:训练注意力集中。
间接目标:强化专注能力,促成大脑分化功能之成熟。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坐在椅子上,引导者拿一个附有长带的八色球,从幼儿的左侧向幼儿的中央部分接近,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再将六色球放在桌上中央的位置,观察幼儿的反应。
3. 观察幼儿抓取八色球后,双手的动作及视觉方向的变化。
☆ 注意事项:
鼓励幼儿抓取八色球,并用手和眼去采集八色球和球的线条的不同形状。
☆ 失败的处理:
幼儿若对八色球不感兴趣,可用色泽较鲜艳或会出声的玩具吸引之。
编号:A022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边缘意识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桌子(高约45CM)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对边缘的认识及危险的意识的培养。
间接目标:促进幼儿肢体的运作及运动中和他人互动关系的健全养成。
☆ 教学步骤:
1. 将幼儿抱到桌上,且让幼儿自由的爬行。
2. 引导者用声音吸引幼儿朝向边缘处爬行,观察幼儿到桌边时,会不会自己停下来或是会继续爬行。
3. 若幼儿继续爬行时,可让幼儿再练习一次,第二次时,用声音提醒幼儿。
☆ 注意事项:
若幼儿不会自动停下来,继续爬行时,引导者要扶住幼儿,以免幼儿因落空而掉下桌子,发生危险。桌下垫上厚棉被以防危险。
☆ 失败的处理:
若幼儿不知危险,仍向边缘前进时,可扶持之,让他有掉下去的感觉,并让他了解只有在大人的协助下,他才能爬向边缘的认知能力。
编号:A023
类别:感觉教育(听觉探索)
教案名称:动一动,坐一坐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玩具、会发出声音的各种有声教具(铃鼓等)
主要目标:协助幼儿坐姿的平稳及身体操作能力的发展。加强爬行能力,促进平衡感发展。
间接目标:强化幼儿对身体及外界反应能力,使探索之意愿更强。
☆ 教学步骤:
1. 先让幼儿支坐在垫子上,背部用靠垫垫着,并让幼儿摇动双手及双脚,以取得平衡上的协调。
2. 引导者用声音及玩具吸引幼儿往前移动,观察幼儿身体姿势及四肢的运用。
3. 让儿童再次重复1.2的动作。
☆ 注意事项:
垫子应尽量柔软,无危险性,避免伤害的发生,气氛尽量活泼而快乐。
☆ 失败的处理:
平衡感不佳的幼儿在进行此游戏时较容易失败,可加强摇摆及滚浪游戏,加强手和足的运作和按摩。
编号:A024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倒退三步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铺上垫子
使用教具:玩具
主要目标:协助幼儿的四肢成熟掌握及手肘支撑力,增强视觉空间的成熟。
间接目标:强化平衡感及运动企划,培养幼儿积极探索意愿及基础数概能力。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作趴在垫子上,两肘展开支撑住上半身,并放一个玩具于幼儿面前,让幼儿注视。
2. 引导者拉起幼儿使手肘撑高,身体往前拉,再将双脚往后拉,使身体平趴,反复练习。
3. 引导者协助幼儿以手肘的收缩支撑身体的倒退动作,并让幼儿注意距离的变化。
☆ 注意事项:
倒退的动作较为复杂和困难,引导者在进行时需注意勿伤及幼儿的手肘关节及骨骼,并不宜作太多强迫。
☆ 失败的处理:
刚开始幼儿常无法倒退自如,经引导者协助后,应可慢慢完成动作,制造快乐气氛,鼓励幼儿接受更多挑战及尝试。
编号:A025
类别:感觉教育(触觉探索)
教案名称:会发亮的纸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锡箔纸、桌子、小椅子
主要目标:训练手掌触觉、手指运作,加强小肌肉使用能力。
间接目标:培养积极的探索意愿。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坐在椅子上,并将锡箔纸放在桌子上,引导者可将锡箔纸发出声音,来吸引幼儿触摸。
2. 观察幼儿用双手触摸锡箔纸的过程,以及最后幼儿会如何处理锡箔纸。
☆ 注意事项:
勿让幼儿将锡箔纸放在口中吸吮,或吃下去。
☆ 失败的处理:
幼儿若对锡箔纸不感兴趣,可用其他素材或玩具吸引之,并注意幼儿的支坐能力,月龄太小者不宜太久。有身体不适或情绪不安时,勿勉强之。
编号:A026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玩具在哪里了(一)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铺上垫子
使用教具:能转动的玩具、垫子
主要目标:能由中央追视到左右方各60度,并能从左右两方追视到中央约60度。
间接目标:在支作中变化幼儿视觉空间,强化探索能力,扩展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作趴在垫子上,两肘展开支撑住上半身,并放一个玩具于幼儿面前,让幼儿注视。
2. 引导者拉起幼儿使手肘撑高,身体往前拉,再将双脚往后拉,使身体平趴,反复练习。
3. 引导者协助幼儿以手肘的收缩支撑身体的倒退动作,并让幼儿注意距离的变化。
☆ 注意事项:
倒退的动作较为复杂和困难,引导者在进行时需注意勿伤及幼儿的手肘关节及骨骼,并不宜作太多强迫。
☆ 失败的处理:
刚开始幼儿常无法倒退自如,经引导者协助后,应可慢慢完成动作,制造快乐气氛,鼓励幼儿接受更多挑战及尝试。
编号:A027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玩具在哪里(二)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
教学地点:室内、铺上垫子
使用教具:能移动的玩具,如车子等
主要目标:能从中央追视到左右方约90度,并能从左右方追视到中央约90度。
间接目标:能以支坐的姿势完成,对物体有探索的意愿,并练习保留概念变动位置后仍然存在)。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成支坐的姿势,背部以垫子靠着或由大人轻抓着。
2. 哪玩具放在幼儿的正前面,让幼儿作注视。并观察幼儿的反应。
3. 将玩具由中央向右移动90度,观察幼儿的反应。亦可作90度由右移向中央的追视反应
4. 接下来联系由中央向左90度移动,再从左移向中央,让幼儿作追视。
☆ 注意事项:
幼儿因追视的角度及范围加大,在追视时易倒下,幼儿的四周宜垫上垫子,预防倒下后碰状以免造成伤害。
☆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为了维持本身的平衡感,常在身体移动至90度时停即止,再用眼睛四处去搜寻,引导者可让幼儿去练习,渐渐增加角度。
编号:A028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玩具在哪里?(三)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铺上垫子
使用教具:带轮子能移动的玩具,如车子
主要目标:手眼协调能精准地抓取玩具,左右手能越过身体中线到另一边抓取物品(双侧协调能力)
间接目标:能尝试着用双手抓取物品,加强视觉空间判断及运动企划的成熟。
☆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先协助幼儿呈支坐的姿势,背部用垫子靠着。
2. 拿出玩具观察幼儿是否会主动来抓取及身体、头部、视线能否协调在同一方向操作。
3. 引导者将玩具向左右移动,让幼儿作90度的追视及180度的追视,观察幼儿是否会尝试抓取玩具。幼儿若试着抓取时,可慢慢移动抓取的距离,让幼儿能尝试抓住为原则。
4. 移动玩具让幼儿练习双手配合移动的方向,试着去抓玩具且左右手可以超越自己身体的中线,到另一边左手到右边,右手到左边去抓取玩具。
☆ 注意事项:
移动玩具时,应偶尔让幼儿抓住一两次,让幼儿有意愿去抓取。
☆ 失败的处理:
双手无法超越身体中线作活动的幼儿,可以用双臂交叉运动来帮助他们发展此能力。
编号:A029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玩具在哪里(四)
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铺上垫子
使用教具:鲜艳、吸引幼儿注意的玩具
主要目标:能做由中央到上、下、左、右各90度的追视。
间接目标:加强视觉空间,双侧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成支坐姿势,背部用垫子靠着。
2. 拿玩具让幼儿练习正面的注视。
3. 再作由中央、上、下各90度及左、右各90度的移动让幼儿追视,并观察幼儿身体上半部的变化。
4. 同时引导者也逗弄幼儿,观察幼儿是否想要抓住玩具。
5. 可持续引导幼儿转向背后的方向,尝试作180度的追视,观察幼儿的视觉反应。
☆ 注意事项:
追视的角度逐渐加大后,移动的方向及内容也比较富于变化,在进行追视时,要注意程序上要有规律,勿要过于凌乱,让幼儿无法依循。
☆ 失败的处理:
逐渐复杂后,幼儿的失败率也会提高,引导者应与幼儿共同接受失败的情况,慢慢地练习逐渐地熟悉各种角度的追视。
编号:A030
类别:感觉教育(视觉和视觉空间)
教案名称:作起来,转转身
适用年龄:7个月以上——10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小玩具,福禄贝尔玩具——毛线球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转动身体上半身来追视移动物,强化探索意愿和身体协调。
间接目标:强化运动企划及本体感,有助数概念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呈仰卧的姿态,双手接触双脚。
2. 引导者可用小玩具吸引幼儿,联系转动视觉方向,带动身体及双手、双脚的转动。并观察幼儿手脚的反应。
3. 再让幼儿坐着,背部用垫子靠着,引导者在幼儿的左右侧分别用玩具都个幼儿,让幼儿练习转动腰部,且视觉可稳定的朝固定方向转动。
4. 在幼儿熟悉引导者转动时,引导者可加快转动的速度,以吸引幼儿的头部转动。
5. 可让幼儿反复练习,直到幼儿不必扭动,一样可以追视引导者的移动为止
☆ 注意事项:
为了让幼儿的上半身可以扭动,只要将角度加大即可,尽量逗引,但不要急于求成而速度过快。
☆ 失败的处理:
对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幼儿操作容易失败,可加强摇晃,翻浪及四肢按摩,来强化协调能力。
编号:A031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掀起你的头巾来(一)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积木、布、桌子
主要目标:加强幼儿身体功能的分化及大小肌肉的成熟
间接目标:培养幼儿更积极探索的兴趣。
教学步骤:
1. 幼儿8个月大时,先让幼儿呈坐姿状态,且双手各拿一个积木。引导者将白布盖在幼儿头上,观察幼儿的反应。
2. 幼儿9个月大时,重复前述的过程,观察幼儿的反应是否和先前相同。
注意事项:
9个月前通常会放弃手中积木,白布掉下来后,也不会找积木,9个月后,放弃后会再重新找回积木。
失败的处理:
幼儿这部分的成长,必须累积多次经验,所以不宜进行太快。
编号:A032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掀起你的头巾来(二)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0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室
使用教具:白布、积木
主要目标:大小肌肉协调灵活,以及触发基楚保留概念。建立数概念的基础。
间接目标:强化幼儿主动向环境探索的意愿和兴趣。
教学步骤:
1. 幼儿11个月大时,让幼儿双手握住积木,且用白布盖在幼儿头部,观察幼儿的反应。
2. 观察幼儿将白布掀开时,其双手的积木会放掉否,掀开后会不会重新寻找放掉的积木。
注意事项:
遮盖的布巾不宜太厚重,以避免让幼儿不舒服,幼儿自己无法掀开盖布的时间超过10秒,则由大人协助掀开。
失败的处理:
幼儿能不放弃手中积木也能掀开盖布时,表示大小肌肉操作已较成熟。放掉积木掀开布后,便忘却重新寻找积木时,表示仍无保留概念,可主动引发他对积木的注意,多次经验后,幼儿便会懂得继续去寻找放掉的积木。
编号:A033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奇妙的镜子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20分钟
教学地点:保育室内
使用教具:镜子、球
主要目标:让幼儿可以在视觉中看到自己,进而引发自己和环境间的关系。
间接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身体和环境关系,进而强化运动企划的能力。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拿一在镜子给幼儿,让幼儿注视着镜中自己的影像,观察对幼儿对镜中自己影像的反应,也可以让他看看自己的动作和镜子中动作之变化。
2. 引导幼儿注意出现镜子中引导者的影像,并让幼儿发现两者彼此的关系。
3. 引导者拿球给幼儿,让幼儿在操作球时,发现球和自己的关系。
注意事项:
镜子的位置宜较稳定,避免倒下,切勿让幼儿拿物品敲击镜子。
失败的处理:
幼儿一般都会喜欢镜子,但有时也会被新的视觉影像吓坏,这时宜逐渐吸引他,或用镜子让他多看看镜子上的映像,熟悉了便没有问题。
编号:A034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谁在镜子里?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2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大镜子、球或其他玩具
主要目标:培养幼儿可逆性的思考,了解镜子中影像和实际世界的关系。
间接目标:以视觉空间的新经验,增加幼儿积极探索能力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坐在大镜子前,观察幼儿是否会从镜子中观察自己,且练习从其他角度探索自己和镜子及环境的关系。
2. 引导者把镜子移至旁边,让幼儿从视觉变化中,发现镜子的意义。并观察幼儿的反应。
3. 试着让幼儿靠近自己的脸部(对着镜子),这时引导可拿一个球给幼儿,观察幼儿的反应。
注意事项:
镜子必须先清洁干净,以免幼儿弄脏身体。
失败的处理:
幼儿兴趣不高时,引导者可以在镜子前做鬼脸,带面具或较有趣动作,来引发幼儿注意。
编号:A035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车子往哪跑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上发条的玩具,入开的白板纸或瓦楞纸
主要目标:建立幼儿的保留概念,以为数概的基础。
间接目标:扩展视觉空间的新领域,增进幼儿主动积极探索能力。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让幼儿坐在椅子上,并把纸张放在幼儿的正前方。
2. 引导者让玩具由幼儿的左侧往右侧移动,且穿过纸片,观察幼儿的视线变化。能否去寻找暂时看不到的东西。
3. 多练习几次,让幼儿了解玩具行进方向,在中途虽然看不到,但会出现到另一个地方。这便是保留要领的延伸。
注意事项:
幼儿保留概念的形成,必须透过多次经验,才能形成,所以要花较多的时间。
失败的处理:
幼儿无法作视线追踪是正常现象,一定要多次练习后,或让幼儿注意看玩具出现在另一方,并以声音吸引他,来累积更多次经验。
编号:A036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车子往哪里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上发条的玩具,入开的白板纸或瓦楞纸一张
主要目标:建立幼儿的保留概念,建立基础数概关系。
间接目标:促进幼儿积极往外探索之经验。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坐在椅子上,引导者把纸片放在幼儿的正前方,挡住 幼儿的视线,并将发条玩具从幼儿的右方往左方前进。
2. 引导幼儿注视玩具的方向,并观察中段视线被遮断时,幼儿的视线变化。
3. 若引导者再将玩具往右移动时,观察幼儿视线的变化及幼儿是否会发现玩具进行的方向。
注意事项:
尽量以较好玩有趣且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引导幼儿兴趣。
失败的处理:
幼儿未能找到玩具方向时,可在玩具重新出现时,以声音来引导之。
编号:A037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摸摸看
适用年龄:1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百洁布、棉布、绒布、毛线布、丝巾、麻布
主要目标:强化触觉辨认能力,促进大脑记忆区接受讯息层次的丰富化和细腻化。
间接目标:以触觉作为类辨认,有助于情感分化的建立,对日后数概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原帮助。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与幼儿围成圆圈圈坐好,将百洁布、棉布、麻布、绒布、线巾、毛线布放在中间,每次拿一块放在幼儿手中,让幼儿摸摸看,让幼儿用右手将布拿起来,在左手上轻轻按摩,感受布的触感。
2. 每一种布都轮完了后,引导者每次拿两种布,让每位幼儿双手各握住一块布,利用手掌来感受布的粗糙或光滑面。
注意事项:
粗的布表面不可太利、以免刮伤皮肤。
失败的处理:
幼儿有的太小,无法立刻回应,只要维持热闹气氛,使幼儿乐于参与即可。
编号:A038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积木躲起来了
适用年龄:1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5分钟,让幼儿轮流进行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白布、积木
主要目标:触发保留概念的成熟,奠定数概基础能力。
间接目标:强化幼儿大小肌肉协调,建立积极探索能力。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将积木放在白布中,用声音吸引幼儿说“喂!看,积木在这里面哦!”,同时让幼儿看到进行的过程,幼儿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时,可多作几次。
2. 之后,把积木从白布中拿走,不要让幼儿发现。观察幼儿的反应,是否会主动寻找失踪的积木。
3. 鼓励幼儿以手来掀开布,找积木,促进双侧协调。
注意事项:
寻找积木时,让幼儿成功和失败的机率各半,以激发他更积极探索的意愿。
失败的处理:
幼儿对积木兴趣较差时,可用其他较鲜艳玩具吸引之。必要时也可以让所有参与幼儿共同来寻找,以增加其趣味性。
编号:A039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对对看
适用年龄:1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20分钟,让幼儿轮流进行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开头嵌软、圆形板
主要目标:培养幼儿对形状的分辨及认知
间接目标:幼儿手眼协调的增加以及小肌肉的控制能力。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将形状板及圆形板放于桌面,让幼儿自己去探索。
2. 鼓励幼儿多做尝试,自己发现失败时;指导者不要急着干涉之。
3. 观察幼儿发现圆形板与嵌形板中有相同形状时,是否会把圆形板放入嵌形板中的圆形做对应。对应失败后,观察幼儿是否继续探索贺形板与嵌形板中的圆形之间的关系。
注意事项:
轮流操作时,鼓励幼儿多观察别人操作过程,让自己操作时有更多经验,减少尝试错误。
失败的处理:
幼儿在他人操作时,常会前来干预,可用其他玩具吸引之,或将操作和未操作的幼儿,作适当的隔离。
编号:A040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这个好吃吗?
适用年龄:1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可围成圆圈以进行互动
使用教具:橘子(葡萄粙)、软糖、咸饼、苦瓜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味觉及感觉分化,发展幼儿大脑接受讯息之层次。
间接目标:加强幼儿感情分化,以认同自己的感受。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在每个幼儿面前放置一个餐盘,各种置橘子、软糖,咸饼、苦瓜、让幼儿拿起来尝试一下不同的软、硬、酸、甜、咸、苦的味道。
2. 幼儿在品尝时,引导者可为其介绍这是什么东西,味道怎么样,幼儿可能会尝一下就不愿再吃,引导者可以让幼儿漱漱口,鼓励幼儿再尝尝看。
注意事项:
每种食物只有酸、甜、苦、咸中的一种味道出现,不可交相混杂,以免影响幼儿的感受。
失败的处理:
对味觉特别敏感的孩子大多也有偏食症,观察其相关性及程度,并加强触觉学习(刷身体、玩砂、球池游戏),以消除之。
编号:A041
教案名称:这是什么味道
适用年龄:1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玉兰花(茉莉花)、香水、肥皂、胡椒、橘子、香蕉
主要目标:嗅觉识别可协助大脑接受层次的丰富化,对幼儿大脑发展有很大帮助。
间接目标:刺激嗅觉意识,有助日后探索能力的发展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先让幼儿围成圆圈圈坐好,将垫子铺在地板上,再将玉兰花,香水瓶、肥皂、胡椒灌、橘子、香蕉放在中央,让幼儿注视这些物品。
2. 引导者将每样东西逐一靠近幼儿的鼻子,让每位幼儿闻一闻,隔10秒种再换下一样,每次闻的时间约三秒。
3. 幼儿可能自己拿起来嗅闻,引导者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并且告诉幼儿这是什么味道 。
注意事项:
除了特定的课程教具外,也可以利用餐点中的各种味道让幼儿嗅闻。
失败的处理:
有些幼儿对某种味道特别敏感,不可勉强其嗅闻,可由幼儿以表情或简单语言来表达经验即可
编号:A042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健康步道
适用年龄:12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矮箱子、拼装地垫、砂、长条木板、人工草皮(一小片)、小石头(少许)、竹棍(五根绑成一捆)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触觉分辨,可激发其大脑接受讯息更丰富的层次感
间接目标:透过触觉尝试,加强幼儿挑战不同经验的意愿,发展其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在一边坐好。
2. 引导者将地垫、人工草皮、小石子(少许)、竹棍(一捆)、木板及砂籍等布置在地面上,引导者轮流扶着第个幼儿走过每一种不同的地面,每样东西间隔些距离,幼儿可以在每种不同地面感受不同的触觉。
3. 幼儿走过每种地面后,到一边等待,再换另一个幼儿来进行,待幼儿可以走得很稳时,可让幼儿排队共同走过。
注意事项:
不同的地面所摆放的东西须注意勿造成伤害,走的时候慢慢进行,以体会触觉的感受。
失败的处理:
对不敢进行的幼儿也不必勉强,只要让他多看别人的经验,久而久之便可引发他的尝试的意愿。
编号:A043
类别:感觉教育
教案名称:布里的秘密
适用年龄:12月以上
教学时间:15-20分种
教学地点:室内、幼儿围绕在桌子旁,轮流操作。
使用教具:白布、积木
主要目标:建立幼儿的保留概念,并现不同东西的关系。
间接目标:协助培养幼儿的组织力,认知力及探索能力的发展。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用白布包裹几个积木,把它放于幼儿面前,观察幼儿的反应。
2. 请幼儿把白布交给引导者,观察幼儿是否注意白布内有积木,以及幼儿拿白布时,是否会将积木拿起来。
3. 引导者清楚的告诉幼儿,白布内有积木,观察幼儿的反应是否能了解并关心。
注意事项:
若幼儿情绪不佳或没有兴趣,也无须勉强。
失败的处理:
幼儿若无法发现白布里有积木,引导者可在幼儿面前操作包裹积木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平时可多和幼儿玩躲猫猫的游戏。
编号:A044
类别:感觉游戏
教案名称:听听看。声音在哪里
适用年龄:12月以上
教学时间: 20分种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响板、手摇铃、小鼓、大丝巾等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听觉的敏锐度,提高他对环境的判断和探索能力,对幼儿学习力成长帮助很大。
间接目标:透过不同的音感,提升幼儿抽象思考的动动企划能力,有助于数概的启发。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与幼儿围坐在一起,轮流请一位幼儿出来坐在圆圈中央,用大丝巾蒙住眼睛。
2. 引导者将响板交给某一位幼儿发出声音,让幼儿猜猜声音从哪里来,可以变化不同方向,在前后左右哪个地方。
3. 可以变化不同的器具在不同的方赂发生各种声音,让幼儿轮流蒙着眼睛来听。
注意事项:
活动的场地易尽量排除其他的声音,让幼儿可以清楚地辨别。
失败的处理:
可不断练习听,若反应错误或迟钝,可再加强之。
编号:A045
类别:感觉游戏
教案名称:摸摸抓抓
适用年龄:12月以上
教学时间: 20分种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蒙氏触觉板、福氏玩具———六色球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对触觉的分辨,增加探索能力。
间接目标:触觉的层次不但多,而且容易主动掌握(用力轻重感受不同),对幼儿脑力开发很有帮助。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准备以好以上教具,并将幼儿分组。
2. 引导者先示范抓取(六色球),并让幼儿们依次尝试。
3. 再示范蒙氏触摸板,请幼儿轮流用力,轻轻地用手或手掌抚摸。
4. 可以让幼儿尝试,被毛绒球丢中的感觉。
注意事项:
丢球时,力气不要太大,以免弄痛幼儿。
失败的处理:
对不喜欢被毛绒球击中的幼儿,不用勉强,只要以欢乐,轻松绵气氛,多加鼓励即可。
编号:A046
类别:感觉游戏
教案名称:碰碰撞撞
适用年龄:12月以上
教学时间: 20分种
教学地点:室外
使用教具:水桶、球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对触觉的学习,可协助幼儿更开朗,自在地在团体中运作及生活
间接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工作的经验,提升幼儿人际关系的积极性及和谐性。
教学步骤:
1. 在地上画一条起跑线及一条终点线,终点处放一个海洋放一个水桶,让幼儿两个一组。
2. 幼儿面对面站着,两人中间顶着一个气球,引导者喊开始时,则一起往前走,走到终点后将球放入桶中再走回来,换下一组。
3. 轮流进行,可重复进行,也可以换在头上顶着其他物品。
注意事项:
告诉幼儿可以互相牵手前进,但需注意安全,勿碰撞跌倒,其他幼儿应在一旁加油鼓励幼儿。
失败的处理:
顶住的球掉了也没关系,可捡起来再继续进行
编号:A047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坐坐看(一)
适用年龄: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5~1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改变视觉空间,体认视觉和身体关系。
间接目标:变化视觉,增进幼儿对环境主动探索意愿。
☆ 教学步骤:
1. 婴儿一个月大时,引导者可怀抱幼儿,让幼儿背靠在引导者胸前,一只手支撑着婴儿的屁股,另一只手轻压幼儿肩部,且支撑其脸颊,让颈部保持抬高姿势。在观察幼儿的反应。
2. 二个月大时,引导者可用手按住婴儿腰部,观察幼儿的反应及动作表现。
3. 三个月大时,将肋下婴而抱住,观察幼儿的肢体反应、脸上表情及维持的姿势。
☆ 注意事项:
因为幼儿此阶段身体很柔软,尚未能坐得稳,引导者在活动时,需注意幼儿颈部的安全。
☆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不喜欢引导者抱坐的姿势,可能是此姿势造成身体部位或肌肉的的不舒服可能会动来动去,可以稍加调整到幼儿可以接受的情况。
编号:A048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坐坐看(二)
适用年龄: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手摇铃、玩具、福禄贝尔玩具——毛线球
主要目标:改变视、听感觉,加强幼儿操作身体能力。
☆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先让幼儿背靠在自己的胸前,支撑其身体为支坐姿势。
2. 利用毛线球和手摇铃等玩具逗弄幼儿,让其可以转动颈部。并观察幼儿手脚的反应。
☆ 注意事项:
幼儿使用的玩具必须考虑安全性、无毒性。
☆ 失败的处理:
幼儿对玩具的逗弄没有反应,甚至哭泣时,引导者可以用幼儿熟悉的物品,如奶瓶或食物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编号:A049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抓抓看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手摇铃、会发出声响的玩具
主要目标:强化颈部运动,建立视觉空间和身体关系。
间接目标:强化颈部神经机能,并可增进运动企划能力。
☆ 教学步骤:
1.当幼儿能用自己的力量支撑颈部时,引导者可以试着拿玩具逗弄幼儿,并观察幼儿的肢体反应及其手指是否已可弯曲,引发其接近玩具的意愿。
☆ 注意事项:
虽然颈部已能挺直,仍需注意勿过用力,避免伤及颈部肌肉或骨骼。
☆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会很高兴看到玩具,但肢体可能不会有所反应,引导者不必过于勉强,以幼儿肢体能活动范围内加一以引导即可。
编号:A050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飞机起飞了
适用年龄: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垫子
主要目标:促使幼儿平衡能力更成熟,与地心引力的协调更好。
间接目标:可强化颈、胸及腰部骨骼和肌肉,能有初步的支撑能力。并触发和他人互动人际关系。
☆ 教学步骤:
1. 把垫子铺好,让幼儿脱去外套及长裤仅留内衣及尿布,仰躺在垫子上。
2. 引导者双手从肋下两侧伸入背下,轻轻向上提起腰部头部及手脚维持平放,从一数到五之后再放下,重复五次后,休息。
3. 接下来,让幼儿趴卧,双手从两侧伸入胸下,轻轻向上提起腰部,头部及手脚自然垂放,从一数到五后在放下,重复五次后休息。
☆ 注意事项:
仰躺及趴卧时的活动都必须注意头部勿离开地面,动作需轻且慢的进行,角度不宜过大,操作时间最好在进食二小时后进行,避免溢奶。
☆ 失败的处理:
若幼儿不喜欢或显出不耐烦的反应时,应暂停,安抚幼儿情绪,若幼儿因不舒服或其他原因而啼哭不止,应立即停止活动,通常幼婴都会喜欢此游戏,若有不同反应,应注意是否有身体不适现象。
编号:A051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侧翻身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 桌子
主要目标:观察并协助幼儿身体和大脑的联系反应。
间接目标:改变幼儿各种感觉,促成感情分化之成熟。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直立,由引导者双手放在腋下,支撑着幼儿胸部并让其站稳,观察幼儿的反应。
2. 引导者支撑着幼儿,使其一边手脚离地,另一边手脚与桌面接触。左右摇晃,观察幼儿的反应。
3. 引导者将幼儿的脚部抓住,将幼儿倒立摇晃,观察幼儿的反应。
☆ 注意事项:
所有的动作许注意安全,因为有倒立的动作,所以不可在喂奶之后二小时之内进行,避免引起幼儿的不适。
☆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在摇晃或倒立时会因为不舒适而挣扎抗拒,引导者可安抚之,或间歇地进行。
编号:A052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摇摇摆摆(一)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桌子
主要目标:观察并协助幼儿身体和大脑的连系反应
间接目标:改变幼儿各种感觉,促成感情分化之成熟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直立,由引导者双手放在幼儿腋下,支撑 着幼儿胸部并让其站稳,观察幼儿的反应。
2. 引导者支撑着幼儿,使其一边手脚离地,另一边手脚与桌面接触。左右摇晃,观察幼儿的反应。
3. 引导者将幼儿的脚部抓隹,将幼儿倒立摇晃,观察幼儿的反应。
☆ 注意事项:
所有的运动需注意安全,因为有倒立的动作,所以不可在喂奶后二小时内进行,避免引起幼儿的不适。
☆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在摇晃或倒立时会为不舒服而挣扎抗拒,引导者可安抚之,或间歇的进行。
编号:A053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摇摇摆摆(二)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强化身体操作能力,使幼儿更有自信。
间接目标:加强运动企划及身体形象和本体感。
☆ 教学步骤:
4. 让幼儿坐在婴儿床上,由引导者摇动其四肢,观察幼儿的反应。
5. 引导者支撑着幼儿的胸部,并抬高起来,离开床面,让幼儿的四肢自然伸展垂下。
6. 引导者双手撑住幼儿腹部成悬空姿势,脸部朝下,并摇动其身体,观察幼儿的反应。
☆ 注意事项:
身体及四肢的摇动勿过于剧烈,动作不可过猛。
☆ 失败的处理:
在抬高或悬空时,幼儿会因为不舒服而挣扎,可以放下来休息一下再继续,勿勉强幼儿。注意幼儿有无平衡失常现象。
编号:A054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手脚摆一摆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手摇铃或线球、福禄贝尔玩具——八色球
主要目标:以视、听觉刺激、强化身体操作能力。
间接目标:增进幼儿主动探索之意愿及自信心。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平躺于床上。
2. 引导者试着用手摇铃或线球逗弄幼儿,观察幼儿双手及脚的姿势。
3. 试着让幼儿练习双手合拢,双脚抬高合拢的游戏。
4. 待幼儿熟悉合拢的动作之后,试着引导幼儿作单脚举高的姿势。
5. 持续地练习双手、双脚合拢的姿势。
☆ 注意事项:
双手及双脚的合拢以顺其能力所及即可,不需勉强。
☆ 失败的处理:
幼儿若无法抬高或合拢,或只能维持暂时时间时,可活动几次后休息几分钟再继续,平常可加强双手及双脚的神经成熟性训练,以强化其能力。
编号:A055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转身瞧一瞧(上)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加强幼儿身体,四肢和左右协调及操作能力。
间接目标:强化幼儿之运动企划能力,并发展其思考力。
☆ 教学步骤:
1. 先让幼儿平躺与床上。
2. 让幼儿先伸展双脚向上,双手与双脚互相接触。
3. 身体先转向左侧,再往右侧转动。并让幼儿重新往左转动,观察双手与双脚的饿变化及其身体姿势。
4. 将幼儿左脚抬高,使左脚越过右脚,左手亦摆向右边,观察幼儿的身体姿势,让幼儿把右肘及右膝弯曲向内,左手及左脚引入右侧,使幼儿能翻向右边,观察幼儿的身体姿势及头部是否能抬高,反复练习几次,让幼儿熟悉而达到身体运作平衡的状态。
☆ 注意事项:
引导者应轻轻地进行翻身的协助,避免翻过去后受到碰撞。
☆ 失败的处理:
婴幼儿这方面能力较差时,可加强手脚扭弹,多加练习。
编号:A056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摇摇摆摆(三)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床或软垫
主要目标:训练大肌肉操作,和平衡能力掌握。
间接目标:强化本体感,对幼儿自发性和自主信鸽培养有帮助。
☆ 教学步骤:
1. 幼儿呈仰卧状态,再由引导者抬高双脚,让幼儿联系支撑的动作。
2. 幼儿呈支坐姿势,引导者用单手支撑幼儿的右侧肋部,观察幼儿的反应。
3. 引导者用双手支撑幼儿两侧肋部且左右摇晃,观察幼儿的反应。
☆ 注意事项:
所有支撑动作的维持时间不可超过五秒钟,注意不可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回因为支撑而觉得不舒服并会抗拒,引导者可安抚之,并减少支撑时间。
编号:A057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海狗仰首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布巾
主要目标:爬卧时颈部能撑住挺直。
间接目标:促进大肌肉成熟。
☆ 教学步骤:
1. 将布巾折叠成长方形放置在胸部下方,将胸部悬吊起来,可以协助幼儿抬头挺胸,并可练习肘部支撑的卧姿,手指自然弯曲握住。
2. 布巾拿掉时,让幼儿可以很快地作好肘支撑的俯卧位姿势。
☆ 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肘部细嫩皮肤受到伤害,造成幼儿不愿俯卧,支撑的时间不宜过长。
☆ 失败的处理:
幼儿在支撑数次后,可能累了,不想再支撑起来抬头挺胸,而趴着不想动,引导者可以在幼儿正前方,引逗幼儿,让幼儿抬头往前看。
编号:A058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转身瞧一瞧(下)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强化身体操作能力增进自信心及探索力。
间接目标:运动企划增强,激发幼儿思考力。
☆ 教学步骤:
1. 先让幼儿平躺于床上,先伸展双脚向上,双手与双脚接触。
2. 身体先转向右侧后,再往左侧转动,并让幼儿重新往右转动,观察双手与双脚的变化及其身体姿势。
3. 将幼儿右脚拉高,使右脚超过左脚,右手亦向左转动,观察幼儿的身体姿势。让幼儿把左肘及左膝弯曲向内,右手及右脚引入左侧,使幼儿能翻向左边,观察幼儿的身体姿势及头部是否能抬高,反复练习几次,让幼儿熟悉而达到身体运作平衡的状态。
☆ 注意事项:
在操作时,引导者应轻轻地进行对幼儿翻身的协助,避免翻过去后受到碰撞。
☆ 失败的处理:
幼儿平衡能力较差时,会影响身体运作,可加强摇、跳、四肢按摩,并多加练习即可。
编号:A059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用力踢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可分组进行
教学地点:婴而床
使用教具:木板、铃鼓(宽面)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腿部的伸展运动及力量,并强化下肢力量的双侧协调。
间接目标:促进幼儿对环境积极主动的协调,以协助人际关系的健全成长。
☆ 教学步骤:
1.让幼儿平躺于床上,引导者把幼儿脚抬高,用木板轻压幼儿双脚的脚底,且让幼儿的饿腿自然弯曲再放开。观察幼儿是否会 用力踢,在换用铃鼓轻压幼儿的脚底,让幼儿用力踢,幼儿踢到铃鼓有声响,观察幼儿的反应。若幼儿反应很兴奋,可反复多让幼儿联系几次。
☆ 注意事项:
压幼儿的力量不太大,以免造成幼儿骨骼和肌肉的不舒服。
☆ 失败的处理:
若幼儿没有用反射动作回踢,引导者可试着用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再做一次练习。并让他观察别人的互动学习,模仿即可。
编号:A060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重量训练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可分组进行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保育者的腿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感受支撑重量的感觉,以强化其平衡能力之协调。
间接目标:让幼儿站立的视觉空间变化,产生自己学习的探索能力及运动企划。
☆ 教学步骤:
1. 先让幼儿坐在引导这者的大腿上,引导者不停的摇晃大腿,让幼儿习惯晃动的姿势。
2. 引导者扶着幼儿的双手,幼儿双脚站立在引导者的大腿上,让幼儿练习双脚承受重量的感觉。
3. 若幼儿支站得很稳,引导者可试着摇动大腿,观察幼儿的情绪反应。
☆ 注意事项:
让幼儿支站立的时间不可太长,以免伤害幼儿腿部神经和肌肉的发展。
☆ 失败的处理:
若幼儿觉得十分不舒服,则不需勉强幼儿做此动作了,多看别人游戏,吸引其尝试的兴趣即可。
编号:A061
类别:姿势动作、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仰卧起坐
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能在他人协助下挺腰撑起身体坐起来,强化大肌肉及平衡能力。
间接目标:触发和他人积极互动,接受挑战,培养积极意志。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仰卧,只穿内衣及尿布。
2. 引导者一手握住幼儿的手腕关节处,让幼儿的手握住引导者的大拇指,引导者另一手放在幼儿颈后。
3. 引导者慢慢使力,让幼儿挺腰逐渐撑起身体坐起来,再扶着幼儿慢慢躺下,如此重复三次。
☆ 注意事项:
仰卧起坐需配合运动机能的饿发展,引导者在牵动时需注意慢慢用力,力量不可过猛,上下的动作不能过于勉强,或操之过急,需慢慢地进行。
☆ 失败的处理:
幼儿在挺腰时,头部常会向后仰,使得力气易集中在关节部使力,造成骨骼的伤害,引导者需要视幼儿的反应,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止,幼儿大肌肉的成熟,会有个别差异情况,故不宜太勉强,只需保持快乐气氛,让幼儿愿意挑战。
编号:A062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爬行追球(一)
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手摇铃
主要目标:协助幼儿以爬行姿态,移动身体,以强化其手的能力。
间接目标:引导幼儿操作自己的身体,增强运动企划能力的形成。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俯卧趴着,双手自然伸向前,双脚向后伸直。
2. 引导者蹲在幼儿面前二公尺处,手握一个手摇铃,是幼儿的眼光集中在手摇铃上,引导者在慢慢地将手摇铃由远处接近近处,最后在停留在二公尺处,引导者再引导幼儿爬过来抓手摇铃。
3. 幼儿爬过来拿玩具,若拿到时,可让幼儿把玩一下来鼓励幼儿,引导者也对幼儿说:“好棒喔!”以赞美幼儿。
☆ 注意事项:
此活动主要在引导幼儿向前爬行。
☆ 失败的处理:
幼儿有个别差异,对较不成熟者,多尝试强化其能力即可。
编号:A063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爬行追球(二)
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大塑胶吹气球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对自己身体,特别是四肢运作以及协调的能力。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趴卧,颈部抬高,双手自然向前,双脚向后伸直。
2. 引导者坐在幼儿面前二公尺处,将球推向幼儿处,让幼儿用手接球,若接不到时,鼓励幼儿追球,引导者可在幼儿旁边跟着一起追球,幼儿看到引导者一起追时,会很高兴,也会更有兴趣以爬行来达到目的。
3. 让幼儿追着球来练习之。
☆ 注意事项:
引导时,注意现场教学气氛,让幼儿能努力尝试。
☆ 失败的处理:
对操作不佳的幼儿,不必勉强,只要加强大小肌肉训练,多鼓励其增加经验即可。
编号:A064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爬行练习
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四肢运用和身体姿势的协调能力,使左右脑更均衡运作,平衡能力也有较佳发展。
间接目标:加强身体的运作以及协调,促进幼儿运动企划能力的成熟,以及思考力的更加纯熟。
☆ 教学步骤:
1. 幼儿刚开始练习爬行时,往往不得要领,而有奇怪的肢体反应出现,可以让幼儿多练习以熟练掌握爬行的要领。
2. 将地板清理干净,首先让幼儿趴卧,将颈部抬起,先用单手撑住身体,使胸部及腹部都跟着抬高,接着在伸出另一只手撑住身体,将体重轮流放在撑住身体的手上,再使劲地往前一步。
3. 双脚则随着手的推进而跟着向前,将膝盖贴住地面,往前行进,先让手往前,如此一手一脚,一左一右地进行,让幼儿慢慢地练习。
☆ 注意事项:
从乳爬到四肢支撑的爬行,约有2~3个月的练习时间,这种能力是自然成长,勉强不得。
☆ 失败的处理:
对能力发展较慢的幼儿,加强四肢活动训练,如摇动平衡训练,以帮助他们爬行时运动企划能力的增长。
编号:A065
类别:姿势动作和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超越障碍
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铺有地板或软垫的教室
使用教具:障碍物、斜坡、棉被、枕头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大小肌肉及双侧协调运作,对运动企划之养成帮助很大。
间接目标:可激发幼儿更勇敢,积极的探索意愿。
☆ 教学步骤:
1. 先让幼儿独自一个人坐着,引导者可观察幼儿的反应。
2. 鼓励幼儿自己一个人到处爬行和移动,引导者观察幼儿可能行经的路线及放置障碍物。
3. 观察幼儿在爬行时,遇到障碍物的反应。
4. 越过不同的障碍物时,可让幼儿练习控制自己身体的姿势,作较高难度的接触与探索。
☆ 注意事项:
障碍物不可太硬,也不可太柔软,才不会让幼儿遇到太多的困难和危险。
☆ 失败的处理:
对失败的幼儿,多加以鼓励,多作尝试或给予适当的帮助即可。
编号:A066
类别:姿势动作和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均衡一下
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30分钟,由引导者轮流和幼儿们互动。
教学地点:铺有毛毯或软垫的教室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大小肌肉,双侧协调及本体感成熟。
间接目标:激发幼儿自动自发的能力及积极意愿。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平躺与床上,引导者抓住幼儿双手,协助幼儿作出上半身抬起稍离开床面的姿势。
2. 让幼儿成45度的弯身姿势,并观察幼儿自己的平衡感控制状况。
☆ 注意事项:
幼儿有反抗状况时,不要勉强,让幼儿多看别人的操作便会引起他的意愿。
☆ 失败的处理:
幼儿的大小肌肉及双侧能力不足时,会反抗这种游戏,多操作摇晃跃动游戏,便可协助这方面能力的成长。
编号:A067
类别:姿势动作和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脚力平衡
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轮流练习,每位幼儿可有5~8次机会。
教学地点:室内,可让幼儿自由行动,引导者与幼儿作轮流互动。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幼儿大肌肉运作,双侧协调能力之增长。
间接目标:改变视觉空间,以更多的感觉经验,引导幼儿自发行为的增强。
☆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以两手撑住幼儿的肋下,让幼儿成站姿,并轮流让身体倾向左边及右边各45度的倾斜。
2. 观察幼儿双脚的反应是否有不自然的 弯曲或其他身体现象。
☆ 注意事项:
幼儿兴趣不高时勿勉强,应以更有趣的动作引逗之。
☆ 失败的处理:
对会害怕的幼儿,观察其触觉敏感的现象,并以较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克服对肌肤接触或活动时过度敏感的现象。
编号:A068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爬行练习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0-15分种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四肢运用和身体资式的协调能力,使左右脑更均衡运作,平衡能力也有较佳发展。
间接目标:加强身体的运作以及协调,促进幼儿运动企划能力的成熟,以及思考力的更加纯熟。
教学步骤:
1. 幼儿刚开始练习爬行时,往往不得要领,而有奇怪的肢体反应出现,可以让幼儿多练习,以熟悉爬行的要领。
2. 将地板清理干净,首先让幼儿趴臥,将颈部抬起,先用单手撑住身体,使胸部及腹部都跟着抬高,接着再抻出另一只手撑住身体,将体重轮流放在撑住身体的手上,再使劲地往前一步
3. 双脚则随着手的推进而眼着向前,将脚膝盖贴住地面,往前进行,先让手往前,再让脚向前,如此一手一脚,一左一右地进行,让幼儿慢慢练习。
注意事项:
从不会爬到四肢支撑的爬行,约有2-3个月的练习时间,可多加练习,这种能力也会随之慢慢成长,够强不得。
失败的处理:
对发展较慢的幼儿,可加强四肢活动训练,如摇动等平衡训练来帮助他们爬行时运动企划能力的增长。
编号:A069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爬行追球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0-15分种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大塑胶吹气球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对自己身体,物别是四肢运作以及协调的能力。
间接目标:增加幼儿运动企划能力,由浅入深,以奠定日后数概基础。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趴臥,劲部抬高,双手自然向前,双脚向后伸直。
2. 引导者坐在幼儿面前二公尺处,将球推向幼儿处,让幼儿用手接球,若接不到时,鼓励幼儿追球,引导者可在幼儿旁边跟着一起追球,幼儿看到引导者一起追时,会很高兴,也会更有兴趣以爬行来达到目的。
注意事项:
引导时,注意现场活动气氛,让幼儿能更努力尝试。
失败的处理:
对操作不佳的幼儿,不必勉强,只要加强大小肌肉训练,多鼓励其增加经验即可。
编号:A070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爬行抓手摇铃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0-15分种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手摇铃
主要目标:协助幼儿以趴臥姿态,移动身体,以强化其运动能力。
间接目标:引导幼儿操作自己的身体,增强运动企划能力的形成。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府臥,双手自然向前,劲部抬高,两脚向后伸直
2. 引导者坐在幼儿面前约二公尺处,手握一个手摇铃,使幼儿的眼光集中在手摇铃上,接下来慢慢地将手摇铃在引导者自己身我本周围围绕移动,最后停留在幼儿面前一公尺处,再引导幼儿爬过来抓手摇铃。
3. 幼儿爬过来拿玩具,若拿到时,可让幼儿玩一下,以鼓励幼儿,同时引导者对幼儿说:“好棒喔!”来攒美幼儿。
注意事项:
此活动主要在引导幼儿向前爬行,逗引的方式是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
失败的处理:
幼儿有个别差异,对发展慢,或对事物没兴趣者,多尝试强化其能力即可。
编号:A071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超越障碍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30分钟
教学地点:铺有地板或软垫的教室
使用教具:障碍物、斜坡、棉被、枕头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大小肌肉及双侧协调动作,对运动企划之养成帮助很大。
间接目标:可激发幼儿更勇敢,积极的探索意愿。
教学步骤:
1. 先让幼儿独自一个人坐着,引导者可观察幼儿的反应。
2. 可用玩具吸引幼儿,鼓励幼儿自己一个人到处爬行和移动,引导者在幼儿可能行经的路线上加置一些障碍物,观察幼儿在爬行时,遇到障碍物的反应。
3. 引导者逗引幼儿练习自己越过障碍物。
4. 在超越不同的障碍物时,可让幼儿练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姿式,做较高难度的接触与探索。
注意事项:
障碍物不可太硬,也不可太柔软,才不会让幼儿遇到太多的困难和危险。
失败的处理:
对失败的幼儿,多加以鼓励,让其多作尝试或给予适当的帮助,使其尽量开放自我,作自由学习。
编号:A072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坐、爬三步曲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20分钟,可将幼儿分组观察其动作
教学地点:室内活动室,让幼儿自由活动。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双侧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训练。
间接目标:以开放式教学拓展幼儿积极探索意愿,以及和其他幼儿间的人际关系。
教学步骤:
1. 观察六个月左右幼儿的坐姿及四肢的位置。
2. 再观察九个月左右幼儿的坐姿有何明显的不同处
3. 观察十一个月大的幼儿,其躯干和双手的动作变化。
4. 试着让幼儿分别以腹臥姿势,手脚交替向前进(即趴下匍匐),手掌和脚膝盖撑住身体(即提高爬行)我姿势前进。
注意事项:
注意幼儿的活动范围,不要在有尖角或杂物的地板上进行,以免造成伤害。
失败的处理:
幼儿翻身,爬行或有个别差异,不要急,多作四肢和身体按摩,强化其大小肌肉,便可自然养成平衡能力。
编号:A073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均衡一下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20-30分钟
教学地点:铺有毛毯或软垫的教室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大小肌肉,双侧协调及本体感成熟。
间接目标:激发幼儿自动自发的能力及积极意愿。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平躺于床上,引导者抓住幼儿双手,协助幼儿做将上半身抬起,稍离开订面的姿式。
2. 让幼儿上半身与床面或45度的弯身姿式,并观察幼儿自己的平衡感控制状况。
注意事项:
幼儿有反抗现象时,不要勉强,让幼儿多看别人的操作,便会激起他的意愿。
失败的处理:
幼儿大小肌肉及双侧能力不足时,会反抗这种游戏,多作摇晃跳动游戏,便可协助这方面能力成长。
编号:A074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仰臥起坐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能在他人协助下挺腰撑起身体坐起来,强化大肌肉平衡能力。
间接目标:引发婴儿和他人积极互动,能接受挑战,并培养积极意志。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仰躺中,只着上衣及尿布
2. 引导者一手握住幼儿的手腕关节处,让幼儿的双手握住引导者的大拇指,引导者另一手放在幼儿劲后。
3. 引导者慢慢使力,让幼儿挺腰逐渐撑起身体坐起来,再扶着幼儿慢慢躺下,如此重复三次。
注意事项:
仰臥起坐需要配合运动能的发展,引导者在牵动时需注意慢慢用力,力量不可过猛,上下的动作不能过于勉强,或操之过急,需慢慢地进行。
失败的处理:
幼儿在挺腰时,头部常向后仰,使得力气易集中在手关节处,造成骨骼的伤害,引导者需视幼儿的反应,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止。幼儿大肌肉的成熟,会有个别差异情况,故不宜太勉强,只需保持快乐气氛,让幼儿愿意参与即可。
编号:A075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把身体立起来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铺有软垫或毛毯之教室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协助幼儿大小肌肉成熟,观察平衡感和双侧协调的能力。
间接目标:改变幼儿视觉空间,可增加积极主动的探索愿意。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用双手撑住幼儿的两肋,两脚着地,并让幼儿的身体成直立状,每回不超过十秒钟。
2. 观察幼儿情绪的反应及身体变化情形,特别是双侧协调的反应情形。
注意事项:
幼儿双侧协调能力的成熟有个别差异,不必勉强,但双侧反应姿态特别奇怪者,则需特别小心,恐有前庭平衡发展失调的现象。
失败的处理:
幼儿无法顺利进行此游戏时,可别强摇,跃动及双手两脚按摩,腰背按摩,以加强能力之成熟。
编号:A076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站起来了喽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协助大肌肉运作和平衡感的成熟
间接目标:改变本体感信息,培养幼儿自发和自主能力。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先确定坐姿,引导者伸出双手,吸引幼儿向前。
2. 双手扶在幼儿的肋下,协助幼儿站立,观察幼儿在引导者的协助下,是否会尝试站起来。
3. 反复让幼儿多练习几次。
注意事项:
每位幼儿有个别差异,有些因发展尚未达到能扶着物品独自站立的水平,因此需要注意安全。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会站不住,而一直要坐下来,不必勉强,以免幼儿不舒服。
编号:A077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俯地挺身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铺有毛毯或软垫之教室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观察并协助幼儿大小肌肉,双侧协调及本体感的成熟。
间接目标:虽然幼儿本体感觉成熟,有助其自动自发探索意愿之增长。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双手握住幼儿的腰部后,将幼儿举至半空中,让幼儿腾空府臥。
2. 观察幼儿的身体变化及情绪反应,特别注意幼儿双侧手脚平衡对称活动之情形。
注意事项:
幼儿轮流做此活动时,宜由助理人员注意其他幼儿行动,以免不必要干扰,造成危险及失败。
失败的处理:
幼儿有严重情绪反应时,表示本体感机能不佳,可观察之,并加强平衡能力和触觉敏感的调整。
编号:A078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脚力平衡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轮流练习,每位幼儿可有5—8次机会
教学地点:室内,可让幼儿自由行动,由引导者作轮流互动。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幼儿大肌肉运作,双侧协调能力之增长
间接目标:改变视觉空间,以更多的感觉经验,引导幼儿自发行为的增强。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以两手撑住幼儿的肋下,让幼儿成站姿,并轮流让身体倾向左边及右边各45度的倾斜。
2. 观察幼儿双脚的反应是否有不自然的弯曲或其他身体现象。
注意事项:
幼儿兴趣不高时勿勉强,宜以更有趣的动作引逗之。
失败的处理:
对害怕的幼儿,观察其触觉敏感的现象,并可以较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对肌肤接触,以改变活动时过度敏感的现象。
编号:A079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攀向巅峰
适用年龄:1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30分钟 ,由幼儿自由轮流运作
教学地点:铺有地板或软垫的教室
使用教具:玩具、矮桌
主要目标:提升幼儿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协助大肌肉成长及运动企划成熟。
间接目标:协助幼儿探索能力,认知及思考力的成熟,对数概体系发展帮助很大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先在矮桌上,摆放幼儿喜爱的玩具。
2. 首先让幼儿自由的坐着,且可以自由爬行,接触矮桌
3. 观察幼儿接近矮桌且发桌上玩具时身体的姿势和表情。
4. 观察幼儿如何改变自己的身体姿势,以取得玩具。
注意事项:
注意幼儿活动空间,不要有尖锐物,幼儿尝试攀着矮桌站立时,常会跌倒,让他练习自己爬起来,但要小心幼儿的意外伤害。
失败的处理:
幼儿大肌肉和平衡能力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个别差异,不必勉强,但可加强腰部和大肌肉力量成熟,适当地给予协助。
编号:A080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练习自己走
适用年龄:1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外,或宽广的空间
使用教具:能发出声响的玩具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听觉的辨识,并能练习自己移动到引导者处。
间接目标:培养幼儿的自发、自立,以及有和他人互动的意愿,建立基础的人际关系。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在室外地上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两线平行,相隔约五公尺,将幼儿带至起跑线上,引导者站在终点线上。
2. 引导者可以拿两个能敲击出声音的玩具,吸引幼儿走过来,幼儿走到终点时,引导者应给予拥抱及口头上的赞美。
3. 可以让幼儿重复练习之。
注意事项:
走的时候要注意幼儿的姿势,若不雅观,应立即教导之同,吸引幼儿的玩具,需能引起其兴趣及注意。
失败的处理:
幼儿自己走路的个别差异性颇大,不可勉强,但只要多观摩,多练习便可增加其尝试意愿。
编号:A081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我学走路
适用年龄:1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外
使用教具:小蜜蜂学步车(学走路用具)
主要目标:协助幼儿练习下肢力量及走路时平衡感的掌握。
间接目标:强化运动企划能力,促进幼儿主动思考力的成熟,协助自发性的成长。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在室外地上画一条起跑线,一条终点线,两线平行,中间由一条垂直线连接。
2. 将学步车放在起跑线上,对准中间的垂直线,幼儿穿上软鞋站在学步车前,双手扶在把手上,引导者用力协助幼儿顺着直线往前走,走到终点后再转过头,顺着直线走回来。
3. 可重复练习数次。
注意事项:
因幼儿的步伐尚不稳,因此,需避免跌倒,造成伤害。
失败的处理:
幼儿练习走路有个别差异,切勿勉强,表现较差则要注意有无平衡感失常(观察其躺或坐的四肢摆设是否异常),并加强四肢的按摩及运作。
编号:A082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走走看,多神气
适用年龄:1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让幼儿轮流尝试
教学地点:室外或室内较宽广空间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协助幼儿下肢的控制力及运动企划的成熟。
间接目标:鼓励幼儿接受挑战,使感情分化更加成熟,建立健全的人格情操。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先在室外地上画一条起跑线,一条终点线,两线平行,中间由一条垂直线及一条曲线连接。
2. 由引导者牵着幼儿的手,由起跑点顺着直线往前走,到终点后再顺着直线走回来,接下来再顺着曲线走过去,再顺着曲线走回来。
3. 可重复练习之。
注意事项:
牵着幼儿时仅限于帮助幼儿支撑,不必太用力,仍应让幼儿发挥自己身体的控制力量。
失败的处理:
对不改尝试的幼儿,不用勉强,多让他们看其他幼儿的动作,并鼓励其尝试即可,档过要注意其是否有平衡失常现象,可下肢双侧协调上的问题。
编号:A083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爬楼梯
适用年龄:1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5分钟,让幼儿轮流练习,注意避免推拉之危险
教学地点:楼梯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练习幼儿使用下肢的能力,并可强化其平衡感的掌握及运动企划能力的成熟。
间接目标:让幼儿接受更多挑战,以健全情操的发展。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将幼儿带至楼梯口下,双手握住幼儿的双手,站在幼儿正后方。
2. 让幼儿一步一步地跨上楼梯,慢慢地往上走,幼儿右脚跨上后,左脚再跨上同一阶,如此一阶一阶地走上去,引导者在后方扶住幼儿。
3. 幼儿在进行的同进,因为用力会往后倾,引导者可让幼儿靠着,慢慢地往上走,同时幼儿和引导者可以口中边念着“一、二,一、二”来加强幼儿往上走的意愿。
注意事项:
幼儿因使力向上而出现向后爷的现象,因此引导者需注意幼儿的安全,勿发生危险。
失败的处理:
幼儿不敢冒险者,可用小的滑梯上的阶梯先练习,或让幼儿先用四肢爬上楼梯,自我练习,再进展到用下肢跨上楼梯。
编号:A084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翻山越岭
适用年龄:1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枕头、靠垫、体能垫、大型积木
主要目标:以身体的各种动作,协调平衡能力的掌握,并发展出初步的运动企划
间接目标:让幼儿肯于挑战,培养幼儿自我保护,避免危险的自立能力。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先在地板上铺上垫子,保护幼儿在翻滚太碰撞时也不会受伤,用枕头及坐垫排列在地上,并穿插软体积木(大型积木排成的拱门及独木桥等)。
2. 引导者协助幼儿翻滚过枕头或坐垫,再爬过拱门,最后越过独木桥,再走就爬到终点线。
3. 在进行的同时,可以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的参与感提高,并且从中得到快乐。
注意事项:
翻滚、爬、走都需要注意安全,不必要求精致动作,幼儿只要肯学试即可。
失败的处理:
不敢尝试的幼儿,只要做愿意做的即可,多鼓励尝试,勿苛求动作正确,并多加强四肢按摩及运动。
编号:A085
类别:运动企划
教案名称:看我的!
适用年龄:1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 11-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外、或较宽广的室内空间
使用教具:彩色胶带、粉笔
主要目标:透过活动中身体变化,强化平衡能力和双侧协调能力,以及运动企划能力的成熟。
间接目标:有组织性的连续动作变化,可以塑造较高层次的运动企划能力,更有助于日后数概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成熟。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先在地上画一条直线,或用彩色胶带巾一条直线,让幼儿站在线上,由引导者扶着向前走,走到尽头后,右脚单脚站立,让左脚前后晃动。
2. 转过身来,仍然站在线上,由引导者扶着走回来,在原地左脚单脚站立,右脚前后晃动
3. 在走动的同时,可播放轻松的音乐
注意事项:
单脚站立时,需注意勿跌倒
失败的处理:
幼儿若无法单脚站立,引导者可以稍加协助,晃动时避免踢倒障碍物,单脚站立时若无未予晃动,则不需勉强。
编号:A086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用力压
适用年龄:0~7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可轮流进行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啾啾球
主要目标:刺激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并促进其主动接触外界东西的意愿。
间接目标:透过听觉的刺激,协助幼儿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及对外界的探索能力。
☆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先拿啾啾球在幼儿面前晃动,并用力压发出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
2. 让幼儿背靠着引导者坐着,拿啾啾球给幼儿握着。
3. 引导者拉着幼儿的手用力压啾啾球,直到发出啾啾的声音为止。
4. 引导者放开幼儿的手,观察幼儿是否会继续压啾啾球。
☆ 注意事项:
若幼儿无法压出啾啾球的声音,引导者不要勉强幼儿。可多示范让其学习即可。
☆ 失败的处理:
尽量创造现场的轻松气氛,以鼓励幼儿更努力去尝试。
编号:A087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嗨!脚指头
适用年龄:0~7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可让幼儿轮流进行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幼儿的脚指头
主要目标:让幼儿发现脚指头,并协助本体感的养成。
间接目标:建立幼儿对自己喜爱的情感及更完整的感情分化能力。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背靠着引导者坐着,引导者触摸抚弄幼儿脚趾,观察幼儿的反应。
2. 引导者把幼儿的脚趾拉放到幼儿嘴前,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脚指头。
3. 观察幼儿是否发现了自己的脚指头。若发现了,观察幼儿是否会用手去触摸抚弄。
☆ 注意事项:
幼儿的脚趾必须是干净清洁的,放入嘴中不可太深以免感染细菌。
☆ 失败的处理:
现场的操作气氛应轻松愉快,以激发幼儿探索和模仿的意愿。
编号:A088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抓抓看(一)
适用年龄: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线球
主要目标:训练肌肉的张力,抓握能力及视觉空间成熟。
间接目标:培养积极主动探索意愿。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平躺于婴儿床上。
2. 用线球作上下左右的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
3. 转动线球时,观察幼儿会不会将单手举起,试着接近线球,且随着线球转动的方向而移动手部。
☆ 注意事项:
线球距离眼球的距离不宜过远或过近,以手可以向前擎到的距离为准。
☆ 失败的处理:
若幼儿没有反应,试着将线球降低高度,碰触幼儿身体,让幼儿感受物体存在,吸引幼儿抓取。
编号:A089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动动小脚
适用年龄: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垫子上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脚关节力量,协助幼儿的大脑到腿部神经的协调运作。
间接目标:通过身体接触,激发幼儿和他人接触的经验。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仰躺在垫子上,脱去外套及长裤,只着内衣及尿布。
2. 引导者双手各握住幼儿脚踝关节,轻轻地将双脚推向幼儿身体,使脚跟碰到幼儿的大腿后侧,来回作约3~5次,再将幼儿的双腿拉直。
3. 幼儿3个月以上时,可依第2点方式进行,但幼儿的双脚贴向大腿后侧,稍作停留,幼儿因不舒服,会用力往前蹬,约3~5次后休息。
☆ 注意事项:
幼儿在往前蹬时,引导者的双手仍应握住幼儿的脚关节,避免幼儿的不当用力而造成危险。
☆ 失败的处理:
有时候幼儿因腿部的肌肉较多,而使得活动的过程较为困难,此时不要过于勉强,可先作较小幅度的移动。
编号:A090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手指儿开开(一)
适用年龄: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垫子
主要目标:刺激手掌及手指末端神经成熟。
间接目标:刺激双手,促进左右脑平衡发展。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仰躺在垫子上。
2. 引导者左手握住幼儿的手掌,右手先将幼儿的右手食指展开,观察其他四只手指的反应。
3. 再将拇指以外的手指张开,让大拇指也跟着张开。
4. 换成左手时,则先将拇指张开,观察幼儿的反应。
5. 把左手大拇指以外的手指张开,观察幼儿的视线焦点及拇指的反应。
☆ 注意事项:
展开手指的力量不可过猛。
☆ 失败的处理:
大拇指无法和其他四指分别张开、握合,经常会一起张开、握合,因为小肌肉的运动能力尚未纯熟。多作手指运动,对幼儿会有帮助。
编号:A091
类别:大小肌肉双侧协调
教案名称:轻轻拉动我的手
适用年龄:2个月以上~5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垫子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手臂及手肘活动能力,并强化双侧协调。
间接目标:配合他人进行运动游戏,激发积极人际关系。
☆ 教学步骤:
1. 将垫子铺好,让幼儿仰躺,天气炎热时,可以只着尿布,天气寒冷时,可脱去外衣、长裤,只留内衣和尿布,引导者面向幼儿,坐在幼儿两腿侧,让幼儿看到引导者的脸部。
2. 引导者的大拇指让幼儿握住,其余四指扣住幼儿的手腕关节,轻轻地将两只手臂拉至胸前交叉,再轻轻回到两侧。
3. 将幼儿的右手拉至左手臂处,轻触手臂,再慢慢放回,接着将左手拉至右手臂处,碰触后同样拉回,练习两侧手臂过身体正中线的活动。
☆ 注意事项:
幼儿的肌肉关节尚未发展完成,在进行运动撕,注意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幼儿的骨骼及肌肉。此活动最好在喂奶后2小时进行,以免溢奶。
☆ 失败的处理:
用力可能会造成幼儿疼痛或不舒服,若幼儿无法接受手臂的拉动,可改成手臂轻轻拉高、放下等轻松简单的动作,练习幼儿手肘关节的活动力。
编号:A092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抬手抓抓看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线球
主要目标:手臂可以抬高,双手可以伸展至不同角度,并作抓取的动作以强化手眼协调能力及小肌肉成熟。
间接目标:增加本体感及运动企划,培养幼儿自信及数概能力。
☆ 教学步骤:
1. 首先让幼儿平躺于婴儿床上。
2. 将线球放于幼儿的胸上中央线,并用声音吸引他注意看线球。
3. 当幼儿的左右手配合线球的转动,伸展向不同的方位时,引导幼儿的双手,抬高到与肩部平行的位置。
4. 转动线球,引导幼儿双手举高,手指弯曲作出抓取状且能平行摊开双手。
5. 观察幼儿的头部和视线是否同时作横向的移动。
6. 停止线球的转动,观察幼儿是否会注视引导者。
☆ 注意事项:
引导者的动作不宜太快,需主动引逗,配合幼儿之意愿。
☆ 失败的处理:
躺着时举高手部后,因为角度的关系,抓握的能力会受到影响,而不易准确抓握到,可以让幼儿在平躺时多练习。
编号:A093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好朋友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可敲击出声的玩具、垫子
主要目标:练习双手协调运作、促进双侧协调成熟,左右脑平衡发展。
间接目标:敲击和打击出声,协助幼儿自我意识的启发和成长,确定其自信心。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坐着或平躺着,引导者双手拿着玩具,可以用发出声音的玩具或其他物品逗弄幼儿,使幼儿的视线停留在引导者手中的玩具或物品上。
2. 试着引导幼儿将双手的玩具互相碰触,并观察幼儿是否有其他反应。
☆ 注意事项:
1. 不需要强迫幼儿一定要将到手的玩具互相碰触。
2. 需注意幼儿手指抓握玩具的适当位置,不要在玩具碰触是敲击到手指。
☆ 失败的处理:
除了互相敲击外,幼儿也喜欢用玩具敲击其他地方,这样声响会带给幼儿很大的感官刺激,而感到兴奋快乐,引导者要注意幼儿切勿敲击过度,而伤到自己。
编号:A094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抓到了吗?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抓握玩具、软塑胶棒或福禄贝尔玩具——八色球
主要目标:强化手指抓握力量和手指指尖细腻动作的成长。
间接目标:训练幼儿对环境的积极探索意愿和能力。
☆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将玩具拿到靠近幼儿处,观察幼儿反应。
2. 再持续逗弄幼儿,让幼儿有机会用手去抓取玩具,观察幼儿若没抓到玩具会不会更换手或继续尝试。
☆ 注意事项:
鼓励幼儿用手抓握时,最好能让幼儿抓到玩具两次,这样才能保持探索的兴趣。
☆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的某只手抓不到玩具时,不会改换另一只手尝试,只想用原来那只手来抓玩具,此时引导者可以将物体移到另一只手旁,用玩具轻触这只手,让幼儿有所反应。
编号:A095
类别:大小肌肉、双侧协调
教案名称:轻轻触摸我的胸
适用年龄:3个月~5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让幼儿的手肘力量更灵活,也可建立较佳的本体感(幼儿对自我身体的掌握)
间接目标:能愉快地与他人进行活动,激发基本人际关系概念。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脱去外套坐在引导者腿上,背靠着引导者。
2. 首先让幼儿的双手各握住引导者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各扣住幼儿的手腕关节,右手抬起往左碰到左胸,再伸回右边,左手再抬起向右碰到右边胸部,再伸回左边,每边各作约10下。
3. 引导者环抱幼儿,双手维持前述姿势,引导者头倾向一边,让幼儿双手做手臂交叉运动,引导者在幼儿耳朵边数:1、2、1、2“,来增加趣味性,约各做10下。
☆ 注意事项:
幼儿除了可坐引导者腿上,也可以和引导者面对面坐着,因为坐得仍不稳,要特别注意活动时的安全。
☆ 失败的处理:
幼儿逐渐有自主能力后,在肢体的控制上也越灵活,可能会抗拒手臂的运动,或者两脚踢来踢去,这时应增加趣味性来引导幼儿。
编号:A096
类别:大小肌肉、双侧协调
教案名称:抓住、放开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积木,(可用福氏第3号和4号玩具)
主要目标:促进手掌力量成熟及增进手眼协调能力。
间接目标:确定拥有意识,激发幼儿探索能力
☆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将积木放在幼儿的手中,观察幼儿是否会抓住积木。
2. 反复让幼儿联系抓积木,并观察幼儿是否注视着积木。
3. 试着让幼儿握着积木移动手臂或手腕,看看积木是否会掉落。
4. 同样的动作,让幼儿反复练习到能握着积木,并配合手部的移动,来操作积木,
☆ 注意事项:
积木以质轻,易抓握为主。
☆ 失败的处理:
边抓握积木边移动手时,若不够专心,会使得积木掉落,引导者应培养幼儿的专心度,也可用圆形或长形的积木,增加其把握经验。
编号:A097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手指儿开开(五)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刺激手指末端神经,增进手指分化功能。
间接目标:刺激大脑功能的均衡发展,及促进层次分化成熟。
☆ 教学步骤:
1. 引导者将幼儿的右手食指张开后,观察幼儿的反应。
2. 再将右手大拇指以外的手指展开,观察幼儿的反应。
3. 相同的动作,换成左手,观察幼儿的反应及其手指成熟发展的阶段。
☆ 注意事项:
展开手指的力量不可过猛。
☆ 失败的处理:
幼儿的手指展开及握合的动作不灵活或僵硬而不能配合引导者的引导时,可用玩具的抓握来训练幼儿手指的开与合。
编号:A098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敲敲打打
适用年龄:3~7个月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木制汤勺、锅、锅盖、筷子、空茶叶罐。
主要目标:透过敲击协助发展大小肌肉和双侧协调能力。
间接目标:刺激幼儿听觉以及节奏韵律感的发展。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卡着引导者坐着。引导者先用筷子敲击锅、锅盖、茶叶罐。
2. 拿木汤勺让幼儿握着,引导者拉着幼儿的手,敲击锅、锅盖和空茶叶罐。
3. 引导者放开幼儿的手,观察幼儿会不会自己主动去敲击锅、锅盖和茶叶罐。若幼儿会主动去敲击,可让幼儿多敲击几次。
☆ 注意事项:
尽情放开让幼儿去尝试,不必作任何限制。鼓励他尽量用力,以激发探索,尝试的情绪。
☆ 失败的处理:
节奏感不佳的幼儿,多让他练习即可,不必以过多正确规则要求幼儿。
编号:A099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抓一抓
适用年龄:3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摇晃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主要目标:能移动身体去接近想抓握的物品。
间接目标:有兴趣探索身旁的物品,对引导者的逗弄有反应,激发人际关系和积极探索能力。
☆ 教学步骤:
1. 让幼儿平躺或支坐着,与引导者面对面。
2. 引导者摇动玩具,吸引幼儿的视觉注意,并观察幼儿的手所拜访的位置。
3. 接下来观察幼儿双手的反应及是否会挪动身体去接近玩具。
4. 将玩具放到幼儿身体的正中央处,让幼儿能用手抓到,观察幼儿的表情及其反应。
5. 若幼儿因无法接近玩具而哭泣,引导者可以将玩具放在幼儿伸手可及之处,再观察幼儿的反应。
☆ 注意事项:
适当引发幼儿积极情绪后,再进行游戏。
☆ 失败的处理:
缺乏主动及信心的幼儿常会失败,应降低难度,让东西离身体更近,更容易抓到,以便透过其成功经验,来建立其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