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小技巧(33)为什么说这道题没有「正确答案」?

来看一下这道题:
【2022年四川】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在生产实践中______出来的文化精华,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然而,由于时代和环境差异,这些传统文化往往被__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炼 熟视无睹
(B)孕育 司空见惯
(C)浓缩 漠然置之
(D)总结 束之高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炼 熟视无睹
(B)孕育 司空见惯
(C)浓缩 漠然置之
(D)总结 束之高阁
本题ACD都是可选的。
正确率——,易错项——
本题质量很低(或者说是一道错题),根据这道题本身,是无法确定正确答案的,或者说ACD都是正确答案。
根据本题的选材,参考答案似乎是D「总结 束之高阁」,但选材和原文并不一样。
本题选材自《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原文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感受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时下,越来越多的国人陶醉于古典诗词的芳华流韵、国家宝藏的博大精深,并以此涵养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着自己的文化生活。
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化精华,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精神、中国风度。然而,由于时代和环境差异,这些传统文化往往被束之高阁,无论是摆放在博物馆还是故纸堆里,这些文化总是向外界展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将其文化记忆和精神融入现代生活,才能成为更为现代的文化转化方式。可以说,我们从来不缺少传统,而是缺少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
可见在《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这篇原文中,「传统文化」有具体指代,即:
——「古典诗词」「国家宝藏」以及「摆放在博物馆、故纸堆里的文物」。
但经过选材「断章取义」后,在这道题目中完全看不出和「古典诗词」「国家宝藏」以及「摆放在博物馆、故纸堆里的文物」有关。
因此在不知道「传统文化」究竟为何物的前提下,本题这两个空选ACD问题都不大(B不行,B的两个词搭配都不恰当)。这种低质量题直接视为考验心态的错题即可。
这道题就纯粹「考验心态」的:
如果考生能快速认识到ACD皆可,然后随便选一个,不将它放在心上,这样是可以的;
如果考生能感觉到这道题不太好,然后选一个自己觉得正确的选项,这样也是可以的;
最差的情况,就是考生对这道题纠结了半天,选了一个选项后,还总是放不下,觉得自己这道题做的不好。
事实上,在公考中偶尔会出现类似的题目。可能出题者本意不是为了考验考生心态,但由于选材失误或者不够仔细,导致对考生产生了较大困扰。
对此,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认识到此类题目是可能存在的,不要太放在心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