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朝生暮死”话蜉蝣(fú yóu) | 生物多样性科普

2023-11-06 17:19 作者:中国绿会  | 我要投稿

说起蜉蝣,很多人都听说过,

但不知道它们长什么样,

蜉蝣是蜉蝣目昆虫的统称,

成虫体小、细长,

复眼发达,

触角短,

翅膀为膜质,

前翅多为大三角形,

后翅较小,

腹末有一对儿分节的长丝状尾须,

因呈波浪式飞行似浮游状而得名。


(图源:中国天鹰)



(图源:中国天鹰)

它们是美丽而古老的昆虫,

起源于石炭纪,

距今至少有两亿年的历史,

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

蜉蝣一生中要经历

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阶段,

稚虫期达数月或一年及以上,

生活在温暖浅底湖泊近岸处,

主要以藻类及腐叶碎屑为食,

需要经历20~24次蜕皮,

多者可达40次才能成为亚成虫。

亚成虫蜉蝣长出了翅膀,

足、尾须等还没有完成发育好,

出水后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或石块上,

一般经过24小时脱皮就到了成虫阶段。


(图源:中国天鹰)

成虫阶段的蜉蝣口腔及消化器官几乎完全退化,

只能喝水不再进食,

交配、产卵后,

雄虫、雌虫就会相继死去,

因此人们用“朝生暮死”来形容蜉蝣成虫短暂的生命历程。

(图源:中国天鹰)

整理/Ann 审/露尔 编/Evan

“朝生暮死”话蜉蝣(fú yóu) | 生物多样性科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