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之一
其实我想过做一套易经入门的课程,大概做十来节课,做成付费的,但最近比较忙,再加上再解易经和易学史系列拖更太久,实在没空做视频,所以打算写成文章,最近买卡片的很多朋友似乎对易经不是很了解,也借此给大家做个梳理。首先要说一句抱歉,因为是直接写,所以文章不会那么简练,甚至会有一种想到哪说到哪的感觉。
关于易经,我们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读易经,一般我们都会举一些例子,说易经是大道之源,中华文明的源头,很多成语,观念都来自易经,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再比如不三不四,九五之尊等等,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在解释易经,或者说用易经解释世界,如果学一门东西,只是用来解释世界,那除非我们都有蹲书斋的命,否则可以说百无一用。更多的,我们要用来指导实践。
王德峰老师最近卖一块钱的哲学课当众说,马克思之前,哲学用来解释世界,马克思出现之后,哲学开始被用来解释实践,而所谓的解释实践,我的理解就是教员实践论当中说的,我们获得了理性的认识之后,要用这种认识来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说起来似乎是一个很宏大的事,但其实,改造自己,做好自己,就是在改造世界,罗永浩曾经在他的演讲里说过,每个人生来,就要改变世界,选择做一个恶心的人,那就把世界变得恶心了一点点,选择做一个有爱的人,就把世界变得有爱了一点点,选择自杀,那就把世界的自杀率提高了一点点。还有一个很潮的公众号叫新世相,简介说,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也是把众多的粉丝比喻成一滴一滴的水,或者一个一个的涟漪。
所以,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脱节,相隔很远,那很有可能是我们没有充分地做好自己。扯这些,跟学易有什么关系呢,作为一部略带神秘的经典,易经,几乎是完全在指导实践。
本经当中的吉凶悔吝,原初的意思确实是在预测事情,而预测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你预知一件事吉,你会怎么办?预知一件事,又会怎么办?答案不言而喻。
除了吉凶,本经当中还有很多诸如,利有攸往,不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贞吉,征凶。这些也是很直接的行动指导,用今天的白话说,就是,不能去了,可以放手去干,好好待着不要乱动,莽撞行事会带来祸害。
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易经逐渐被蒙上神秘的面纱,或许还可以加上人的惰性的原因,很多人开始对这种朴素的指导视而不见,转而求诸于神秘力量。人作为拥有智慧的,地球上最特别的物种,一度层自称万物之灵,但当遇到实际困难时,很多人却不灵了,或者不相信自己是灵的。我常常在视频中说,生活中99%的问题,谜底就在谜面上,找准了问题所在,问题也就解决了,但很多人不想去找问题,或者不想承认真正的问题所在,那求诸问卜,求诸什么都是无济于事的。
抛开术数的各种仪式不谈,占卜的运用,可以看成是找朋友聊一聊,让其帮忙分析一下。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人,执意要开一家面包店,尽管他的习惯,性格,财务状况都不适合,但他还是很执着地开起来了,开起来以后到处不顺当,但他一直苦苦坚持,直到有一天,他忙着出门送蛋糕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店铺,发现他居然忘记了关门,那一瞬间,他就决定放弃了,他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真的不适合干这个事。也许会有人觉得,他是在哪一个瞬间开悟的,就像佛家说的顿悟,但我想,他在这之前,应该有过很多次困扰,积累积累,才有了那一瞬间的开悟。
当我们遇到困难,有所困惑,首先要自己思考,自己解决,自己困扰,困扰着困扰着,问题或许就解决了,困扰困扰还是解决不了,翻一翻易经,或者占上一卦,也许就能够起到开面包店那个人回头一瞥,发现门没关那样的作用。
春秋时期,也就是易经诞生四五百年之后,易传出现了,现在都说易传是孔子所作,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可以肯定的说,易传的思想就是孔门的思想,易传的大部分内容,是出自孔门,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些零星的存在,但真正具备影响力,上台面,是孔门的功劳,孔子作为孔门的代表,说易传是他所作也不为过。
易传是目前为止,解读易经最深刻,影响最广泛的著作,也是易经由占卜,走向哲学哲理的重要一步。
易传当中有一句话,很好,很深刻地揭示了,易经之于我们有何用——君子居则观其象玩其辞,动则观其变玩其占。用直白的话说就是,没事的时候,看看书,学一些本领,道理,汲取一些智慧,有事的时候,结合书中的指导,运用学到的东西,去把事做好。因为易经具备占卜的功能,所以可以直接指导实践。相比之下,其他的书,还需要一个融汇贯通的过程。由此也可以看出易经原初的朴素。大家可以想一想,生活当中,会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该找什么工作?该跟谁结婚?该存多少钱?是什么人,大多数人的答案应该是父母吧。所以,易传当中还有一句话,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现实当中,很多人或许会觉得父母顽固,有代沟,甚至不可理喻,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家,求诸占卜,就跟求诸父母差不多,易经同样会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这样做会怎么样。但如果你连最亲密的父母都不相信,你又从哪里来的底气,去相信易经呢。当然,有人可能会在这里扯什么父母不亲密,那属于另一个话题。
一个人,如果只会埋头做事,不会总结经验,那我们可以过分一点,说跟动物差不多,火灾本能力。但现实是,人总喜欢空想,而不去做事。易经作为一部实践出来,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经典,只有脚踏实地,真正实践着的人,才能读出其中的真谛。包括各种术数活动,也只有实践着的人,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否则,就是在心存侥幸。
有的人在视频评论区问,易经能不能用来算选择题的答案,我也曾看到有up说,可以指着知识点问易经,这次考试有没有涉及。如果不是开玩笑,那这种行为真的很可笑。平时不想好好学习,到了考试的时候蒙个答案,还那么多穷讲究,转一下笔,三短一长选长,三长一短选短,比占卜效率可高多了。
还有的人,明明自己已经有很好的倾向,已经做出选择,但还要求诸占卜,这又是一种不想负责的态度。既然有了倾向,有了选择,就大大方方去做,没做好,就大大方方承认,是决策失误,是过程哪里没做好,如此这般,才能不断进步。有了选择,还要到处问人,求诸占卜,难不成没做好,你能找别人负责,还是可以找易经算账。
我不记得这话是谁说的了,大多数人的努力,还远远达不到要拼天赋的程度。借用之,大部分人的行动,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诸占卜的程度。
说了那么多,似乎一直在强调占卜,因为这是易经当中,被误会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