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过程中——所应该【具有的能力】与【伴随的态度】(上)

由于家庭原因
小时候习惯于大量的阅读活动,这一过程中养成了一些习惯和性格
在我成为up后,
遇到了一些情况,
同时在一直以来的观影过程中,
也看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我想就此来浅显的探讨:
作为观看者
所应的态度和意识,
并试提高素养和自我责任感
现在观赏活动主要围绕:
1看主播
(故事性视频、直播、讲解类视频)
2看第一视角范例
3看文章性质的
4交流过程中
在讨论之前,先总体给态度:

1菜市场+闲人看报
无论什么形式的作品,心态都像买菜一样——
是在边看边逛的过程中找寻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一种活动经历
菜市场买菜——
没有强烈的目的性
没有快速补给需求状,
这首先保住了:
1体验没有强烈牵拉干扰
2心态不容易损伤
在菜市场买菜,
有你想要的菜,同样也可以看看有没有其他要买的,
甚至还可以随口问问你并不买的一些感兴趣的东西,
就算没有你想要的菜也没有损失什么
买菜是灵活性和容忍度——宽松自我调节的过程
你可以将精力散发出去,感受整体的情况;
也能和熟悉的摊位老板唠嗑;甚至还会看到自己原本没想到的惊喜。
这种过程是舒适良性而有趣轻松的。
这样的心态是适合体验和一点点增加自己的日常积累的。
“无”或者“不是”永远不是坏事,
并不意味着结束

在我还年幼的时候,我的家庭环境宽松而舒适,在天气舒适的时候躺在床上看轻松静谧的杂志甚至长篇小说是我非常喜欢的生活,如果嘴馋在佐以小菜零食便是人间极乐。
从那个时候起我养成了这样的心态和习惯,专一而精致的集中学习是我最向往的生活环境
如果说有什么副作用的话,可能就是养成了注意力分散而闲散的性格吧

!“观赏过程应该像闲人看报一样舔舐有趣信息”

2语境(方向与落脚点)
除了自身感受,更多是投射和落脚点
我们的宗旨应该是注意预设语境以及明确观赏着眼点
别把注意力全部分配到别人怎么样,
而应该关注自己得到的成果和默认而不明确得到的信息
由于发育的时效是随着岁月而积累延伸的,
因此许多时候我们的切入视角会随着年龄而改变
不知不觉中人会将自己的审视视角视野进行整理和调整拓宽
在早期,
人将视角和感受集中、围绕着自身,
并习惯性的投射出自己的感受
自己难以明确短时间内感受到的效应——
人们更多地是将自己的感受释放出来,
这就导致人们习惯性的造成视野盲区
我们生活中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
因为过于熟悉舒适甚至是归属感导致的无意识,经常以父母的唠叨这一形式体现出来
实际上,在日常观赏的过程中:
人们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对某些要素会遗失观测意识
因此在观赏过程中:
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预设前提和语境
例如,
我们常常习惯性省略这些语句——
“大多数情况下/正常/主流/不考虑特例/我们/当前逻辑条件下”,
同样,
将自己抽拉出来能够使得自己
以旁观者的视角,详细观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
到底获得了什么,学习过程如何
如果
一直像早期一样,
以自己为中心无意识惯性视角视野并且重复向外发声而不进一步思考,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直在复读自己的感受反问而无人应答罢了
!“对自己的预估和自我反省检查是明确自身状况而作为今后进步的基础面貌最常见的手段”
!“观赏过程是为了自己,因此要有将落脚点放在自己身上的自觉,许多时候面对问题实际上就只差一步”

3有形化(资料+环境)
想要像前面两点一样,去实行自己在观赏过程中的宗旨,
就要将自己所瞩目的东西,
用块状资料和环境认知的方式,
去实行
我们所看的东西,都可以看做是块状的资料,
你观赏就是收集资料和分解拼接的过程。
每个人都是砂石大海的世界中的采矿人,
虽然在自我而习惯性的生活中,
我们会采取感性而本能的方式去感受并习惯性的评判事物,
但实际上
用收集石块打磨甚至破坏成碎片的方式,
才能带给我们
清爽舒适的学习过程
同样,
用【电视对于大众的影响】做比喻,
观众的观赏过程常常是习惯性被动化——
我们习惯于【躺着看】。打游戏希望躺赢;
接受信息也一样——
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想当然,并沉浸在当局者的惯性视野和视角中。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调节自己看待事物的习惯;
此时,
重视所观赏事物的所处环境和氛围,
就变得不易察觉,但十分重要
除了感性的自我的或者说方向性的去观看事物以外,
我们还需要空旷的空间化的甚至是坐标系、旁观者这样更加晴空万里的视角与敏锐感,
需要时刻试着将自己拉出来并抛掷空中
!“我们都是积木玩家,我们都是采石场的雕塑家”
!“我们是天文望远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语言与表意
由上面几点不难推出——
观赏和倾听过程中,
更重要的是听意思,
而不是明确的句子
有这么一种说法,
用语言有形化
意识和精神意志,
谬误也就开始了
同样,
可能你以前看过一种游戏——
通过两两传话的方式去传递最开始的信息,结果传达到最后往往模样大变
对于不同对象的观赏过程中:
对方传达能力也会参差不齐,
但可能对方的精神和意识是非常敏锐的。
资料可能并不通畅,
然而你的处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却能够不停继承,
你知道如何处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并且能够时时刻刻清楚自己的当前能力状况
因此,多去听听别人的意思,
甚至是猜测别人的意思,试着去自圆其说,
人们常常是在试着去完整一项系统的过程中。
得到了基于但更合理的系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5有意识
【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人了,需要自己调节防止损失】
最后,总结一点——对自己负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意识的有能力、有学习能力的智人,要学会聪明点
观赏的东西大多数时候都是死的,
哪怕你可以和up沟通,在观赏的状态中多半还是静态的,
静态的东西并不由你的个人意志而改变,
但你的个人意志却可以处理自己的观赏过程
我们不难看到非常多的观众,看完视频之后将不满倾泻出来
从视频质量或者说一个评论区评价的角度来讲似乎这合乎常规
然而,我想说的是你看完视频之后去倾泻差评,
多半并不能解决看视频甚至是学习的观看需求,
反而还浪费更多的时间
我们看完视频之后,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有意识的灵活的处理和调整这整个过程,
要么自己赶紧转战阵地,要么赶紧处理信息
你一味的将时间消耗到对方身上,注意力全放在对方怎么样上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就像大人们常说的那样【机灵点】。再多走一步,就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