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就 戴建业歪曲陶渊明相关史实 对@酸酸就是烜烜 的评论回复(专栏原因:字数限制)

2023-03-02 19:24 作者:诗人王千去  | 我要投稿

内容(为了便于阅读,额外做了分段处理,但未更改任何字符信息):


第一,你自己发的视频你看了么,你说的

“他,还要主动上纲上线到陶渊明这个人因此(实际是莫须有)是怎么怎么的态度(以至于他都看不下去,换成他怎样怎样)

这还不够恶意吗?

能把 起早贪黑地辛劳 反转成 “自己”都没眼看的无所谓、鬼样子 “,

有反转么?

       你的“写的鬼诗”视频中,戴讲解并引用归园田居第二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不是说陶渊明的辛苦,后面说种的个鬼田,如果我种成这个样子我绝对不写诗,不是说陶渊明种的菜么,所以我说就是戴嘲笑陶渊明也是嘲笑他种的不好,而不是说陶渊明摆烂,说的是技术问题而不是态度问题,我说的没毛病吧。


       第二,而你发的那一堆史实,只是说明草盛豆苗稀是正常的,你找到史书都很专业我也很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一直说的是对比啊,陶渊明写的为什么不能是他种的比别人差呢,就像你说的,他会看书,问别人,为什么不是对比后有感而发,觉得自己种的比别人草盛豆苗稀呢。就像我第一次回你的我头发再稀疏相比于种的稻草也是密的,但我就不能说我头发稀了吗,稀疏与否都是和同类比的,拿大豆和其他作物比没有意义。

       第三,我说的是你说陶渊明疯子,这和他做事负不负责任,犯不犯法有关系,我的意思是你能从戴说陶渊明种地技术不好中个鬼田,就扣帽子说戴是不尊重,是嘲笑,那你说他是疯子,我是不是也能给你扣帽子。

第一

       1.我常说,对事不对人,草系列的视频也一直强调这件事儿我认为怎样(在视频结尾),对于大量的不看视频内容的反对评论我也都是就事论事,甚至常常给他们打码。而戴的原视频内容非常清楚吧,是戴非要扯到陶渊明这个人是如何如何“幽默”上的,对事儿更对人。而戴得出陶渊明是怎样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对诗的内容不符合现实、不符合常理、不符合史书的“理解”之上的(除非你能推翻那一堆东西,不然没用)——于是,我只是把上述的事实给说了出来,原来这就够恶意了?

       2.有没有你自己还看不到吗?戴在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念了一遍,并直译了之后,依然还是强调“还是种得那个鬼”。陶渊明这句诗是在写他辛苦,(从你的话中,也能看出你也读出来了),但是戴却决口不提,而是一直在强调“鬼”。而他一直强调鬼,或者说,他通过脱离现实,将“草盛豆苗稀”等同了“鬼”,于是便产生了“草盛”句与“晨兴”二句的逻辑上的极端冲突,从而成为了他论证陶渊明幽默的论据。然后(这是在后续内容中了),通过【陶渊明是幽默的】这一论据,完成了对陶渊明的其他作品的曲解,编造出了一个更加违背史书陶渊明,于是达成了将史书(现实)中的贫穷、爱农的陶渊明变成了世家底蕴的公子。

       添加3.而且史书的证据也能证明,《归园田居》时的陶渊明有足够的种植经验,连同各种作品,一切的内容都指向保底是合格的。然而戴却逆(将近)一千六百年的认知,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说法,更离谱的是,他提出说法,居然找不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

第二

       陶渊明为什么写的不能是与他人的对比呢?有不同的看法很好,提出不同的理解也很好,但是如果它不能契合事实的话,就不能说它是成立的;不成立当然不能打死,其实只要你别主动把不能成立的东西硬给取代原本的实际,根本没人去管你。如果陶渊明写的是比别人差“会看书,问别人”“对比后有感而发”,那么请问,为什么内容当中却找不到任何痕迹呢?甚至该时期的所有作品都找不到,甚至看时间早已超越了豆苗期间的整套《归园田居》还是没有。从全部的东西里,最多只能找到模棱两可的侧面痕迹,无法证明该说法。

       而从无论作品还是史书中,能找到(此时的)陶渊明具备合格的种田能力的痕迹,数量要远远多于它。

       你自己说“稀疏与否都是和同类比的”,但是你自己本身却是通过你的头发和稻草相比才得出的。视频当中大家都能看到,即便是在现代(但无除草剂)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加持下,田里的景象(当然不是豆田),考虑到具体情景中的豆田的景象,故同为豆苗阶段的豆田之间相比,不存在大的生产隔阂的情况下,是无法比较出差异的。(拢共就10厘米高的东西,而且本身就参差,播种早一天晚一天都有巨大差异,怎么比?

第三

       我为什么说戴是不尊重?因为戴说不好是建立在违背现实、违背常理、违背史书的情况下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戴是真的连史书都没读过吗?这一点,与戴知道但是故意违背,我只是认为前者是为不可能的,所以选择了后者罢了。

       至于说你能不能给我扣帽子,嘴长在你身上,我可管不着。反正我只是拿史书的内容在展示罢了,给我扣上一顶,有半顶得分给房玄龄哥几个去戴。真心建议多扣点儿,仅《晋书》的作者,就足有二十一人,不够戴的啊。

就 戴建业歪曲陶渊明相关史实 对@酸酸就是烜烜 的评论回复(专栏原因:字数限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