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字re:《山河令》温周关系解析(之三十——晋王会子舒)

2021-08-21 14:15 作者:傲慢的双鱼儿  | 我要投稿

       

     

       知道温客行是鬼谷谷主后,阿湘和曹蔚宁僵持了很久。最后小曹终极表白:哪怕你是鬼谷的人,也跟你死在一起。阿湘感动得不顾矜持,主动拥抱小曹,这才将她的一切和盘托出,其实也是侧面补充了老温在鬼谷的那段经历:

       “我是主人开口乞求,才留下了一条小命。在鬼谷长大的小孩,会走路就会杀人,大家都以为世间的规则本就是弱肉强食,你死我活,可主人跟我说,不是的,外面有个地方叫人间,我只不过是一个误入幽冥的小鬼,他说迟早有一天要把我送回去的。我长大才知道,原来主人替我挡了这么多风雨。终于有一天,主人发起了一场血洗鬼谷的暴乱,杀了老谷主,取而代之,接下来几年,主人将原本的十大恶鬼杀了个遍,都换了新人,他也得了个温疯子的名号。当时我也觉得没有什么,主人上位,我在鬼谷横着走,开心得很。直到有一天,主人说他的计划终于完成了,他要带我去人间。”

       老温在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救活了一个孩子,照顾她,教导她,保护她,建立了兄妹般的家庭关系,在地狱鬼谷,已经是奇迹了。他照着鬼谷之外的人间生活,把阿湘教导成活泼伶俐的家务小能手。说句多余的话,老温从来就是人性健全,感情丰富之人。

       多余的话本不该说,但是不点明,很多人便视而不见。

       老温在七爷和大巫的住处醒来,已是多日后,这才听说阿絮被抓走的事。七爷和大巫带的人少,没法行动。老温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阿絮被带到晋王府,气氛又回到第一集,阿絮穿回天窗制服,目光也变回犀利冷酷。晋王接见阿絮,劝他既然活得好好的,武功未失,仍旧回来工作吧。然后问:“说说吧,你是怎么在七窍三秋钉上做的手脚,连鹏举都瞒得过。”

       “七窍三秋钉没有手脚可做,只是换了种方法,将七颗钉子每隔三个月钉下去一颗。”阿絮这回如实相告。

       晋王做出无辜的样子:“你若想叛离本王,悄无声息地离开本王视线即可,为什么你要折腾这一出?”

       阿絮厉声说:“七窍三秋钉之刑是我立下的规矩,那些陪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也是这么做的,如果我一人例了外,九泉之下我对得起谁?!”

       阿絮要是没为自己破例做手脚,现在应该跟老毕一样是活死人了。但似乎没人感觉这话不对头,阿絮说得理直气壮,晋王也没异议。

       可即便阿絮用对部下一模一样的惩罚对自己,也只是自认能赎罪,从道理上说不过是罪有应得。他钉自己,作为部下的受害人能得到什么心理安慰呢?他自己有选择,部下没有选择。他用这种野蛮残忍的惩罚对付部下,赎罪就应该针对那些受害人。

       晋王知他最悔九霄之死,就进行精神抚慰,说九霄是个意外,自己也很遗憾。秦九霄的死本来也非晋王的直接责任,晋王故意避重就轻。

       阿絮转换目标,说那其他七十九人呢?晋王说:“瓦罐难免井上破,将军终究阵前亡。”晋王认为这些人是正常死亡,跟天窗其他人没两样,他们的工作就是打仗。

       阿絮被晋王的无情激怒:“刀剑无眼,生死有命,你倒推得挺干净啊!”

       他们干的工作确实是打杀,但阿絮自己的旧部折进去了,感觉终究不一样。这些是阿絮建功立业的资本,他满心认为晋王情理上有亏欠。而晋王却没一丝歉意。

       晋王不愧是王爷,永远把自己摆在中心位置,不会顺着表弟的感情线走:“这些人牺牲的意义你不明白吗?现在孤王马上要把这腐朽的乱世烧成灰烬,你怎么能缺席呢?”

       “那韩英呢?”阿絮哪壶不开提哪壶。

       韩英背叛晋王在先,又入室行窃,晋王没赐他七颗钉子,就算开恩了。韩英是个十分奇葩的存在,创造这个角色出来好像就为了彰显阿絮的人格感召力,又或是表明阿絮的信条后继有人——阿絮曾经对晋王愚忠,韩英则对阿絮愚忠。韩英一出场就表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只有两条,要么为阿絮效力,要么死,最后他得偿所愿,为阿絮效力而死,顺便耗尽了老温的内力,引火烧毁了四季山庄,惊人的破坏力完全可以含笑九泉了。

       晋王更非善茬,摆出王爷的傲慢,有理也不屑讲了:“我跟你聊天下苍生,人间正道,你跟我聊韩英?他算什么东西,一个低贱的孤儿奴隶,竟敢在本王面前卖弄!”

       晋王虽无情,却很会抓重点,奴隶心态就是韩英最大的标签。

       这种轻蔑让阿絮出离愤怒:“他难道不是苍生?他才22岁!十年来,为了你的人间正道死了多少人?该死的,不该死的……你说的太平盛世,我看不见,我只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为我而死,他们的冤魂日日夜夜压在我的脊梁之上!”

       阿絮的忏悔是死了太多人,杀孽太重,其话术李代桃僵,衬托出晋王之冷酷。阿絮自己避不开的责任,是晋王给他下命令,他又传给手下人,期间是加了码的。为太平盛世的美好目标,他默认无辜的人也可以去死,成年人的认知,必须自己负责。阿絮离开天窗后,环境改变,另一套价值体系在头脑中占了主导,使他懊悔。

       不该死的人死了,也不一定换来太平盛世,但也只能愿赌服输。纵观历史,就算来一个太平盛世,也是短暂的,动荡才是长久的,争斗的过程没完没了,如果看不见目标的虚妄,就总有阿絮这样的人前赴后继踏入同一条死胡同。观众多以阿絮的理想远大为荣,殊不知这正是他的问题所在,为追求所谓太平盛世死的人,可比维持现世的合理秩序要多得多。

       晋王气势恢宏:“没有浴血洗礼,哪来的太平盛世?他们是为大义捐躯的!”个人野心总是冠以崇高的名义。

       “他们是为大义而死,还是为你的野心而死?!”阿絮掀翻了酒桌,说:“你把四季山庄毁了!”

       大义与野心某种程度上可以划等号。有野心的人想平定一方,必须以大义为名。大义就是这样的东西,与人性的义不同。阿絮进入另一套价值体系,就可以无碍地批判晋王了。

       晋王说:“我毁了四季山庄是为了给你机会回来,以为你会迷途知返,孤王可以既往不咎。孤王一直以为你是我的知己,原来你只是个庸人而已。”

       晋王确实不了解阿絮,一个薄情之人,实在忍不下去走了,又怎会深情地回来。何况阿絮出走后已经迎来了新生。

       “做我知己,你也配?”阿絮兜头给晋王浇下一瓢凉水。

       晋王当然很受伤,两人在大方向上和私人感情上都谈崩了,近距离打起来,阿絮一掌推过去,又拔剑架在晋王脖子上。众兵皆出来护驾,又不敢近前。晋王说:“乱臣贼子,今日你敢动孤王一根头发,休想活着离开晋州!”

       “王爷,我既然敢来,就没想活着离开!”

       晋王便绑架所有人:“今日我若命丧于此,我要天窗所有人为我殉葬!”

       晋王比阿絮更狠,所以他是大老板。

       两人开始斗智斗勇,相互试探,当阿絮说只要近身,他有一千种方法要晋王的命时,晋王又开始以情拉拢。阿絮关键时刻总是清醒地杀伐决断,如何会上晋王的套,他说:“我们之间的恩怨情仇算不清了,我已经做了四季山庄的罪人,没办法再做天下的罪人!”这里有大义灭亲的意思。既然晋王如此无情无恤,他的大义或者野心对阿絮也不再重要了,阿絮就不准备顾念旧情了。

       晋王却还忍不住玩火。他敏感地发现阿絮此番见面比过去感情用事许多,嘲笑他怎么成了“菩萨”,以前可不是这样,这让晋王很看不上。过去阿絮为秦九霄之死郁郁寡欢,晋王已经不能忍了,现在眼看阿絮越来越脱离天窗人特有的冷酷不讲情理,晋王后悔多此一举见面,把自己置于被动,沦为笑柄。

       阿絮果断下手,两掌拍在晋王胸口,晋王吐血。然后阿絮被士兵捉住。

       晋王从没对阿絮放心过,各种监视跟踪,却总在关键时刻大意,功亏一篑。他没料到阿絮的狠辣算计在此,只得含血吩咐不许伤害阿絮性命。

       原来阿絮使用了独门功法“凌寒暗香劲”,晋王中招之后心脉大损,余生只能缠绵病榻,这是阿絮不就范又能自保的唯一办法。阿絮对段鹏举透露说:“只有本门的武功可解,世间只剩了一个传人,你猜是谁?”

       段鹏举气得扬言“我便是死谏也要让王爷凌迟处死你!”

       阿絮现出满不在乎的笑意:“你这样真的吓到我了,杀了我,就等于把王爷也给杀了,大不了子舒先走一步,在九泉之下等他,你不会以为我创建天窗靠的是以德服人吧。”

       当然不是以德服人,否则就没有钉子的发明专利了。观众看到阿絮对晋王下手,都希望阿絮立刻结果了晋王,或者拿晋王做人质,其实这两样都不能保证阿絮的安全。见阿絮选择了让晋王疾病缠身,编剧又带头替阿絮脑补崇高的理由——他是为了让晋州不落入权力更迭的战乱,而不是为了自己。观众如醍醐灌顶,纷纷欣然接受。

       观众习惯了某种自我催眠,即阿絮做事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他都是大公无私为别人的,他总有更高的目标,所以他没错,或者就算错了,动机也是好的。

       为别人就一定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助纣为虐。

       单就这件事,阿絮的做法显然绝对是有利于自己的,却很难说有利于晋州百姓。他把晋王打成残废身,晋王的影响力必将减弱,他的敌人和身边人都会虎视眈眈,取而代之只是时间问题;晋王谋反的把柄有的是,要搞掉他的人也会更加紧行动;晋王自己也会因体残而加重恐惧危机感,实行更加变态的统治。

       说什么晋王活着就能维持政局平衡的,都是鬼话。平衡已经打破。阿絮削弱了晋王的力量,就等于动摇了晋州的政局平衡。

       编剧带头给这件事蒙上光环,非要臆造出一个为国为民的理由来,逻辑太弱了。这件事如果那么必要,阿絮离开天窗前为什么不办?那时候他分分钟可以接近晋王;若说那时不觉悟,又是何时觉悟的呢?在外这么久,也没有劝过韩英收手,更没有尝试过对付晋王,直到被抓了,才忽然明白了,立刻想出了良策?这种跟现实需要同步降临的觉悟,不如叫借口更合适。

       承认阿絮是为自己,有那么难吗?一个有求生欲的正常人,在遇到危险时为保护自己伤了别人,何错之有?搁谁身上,自保都是令人同情的,但是用其他高大上的理由解读,反而漏洞百出,落入了塑造伪君子的套路。

       阿絮孤身犯险的情况下,打伤晋王确实是最聪明最保险的策略,也体现出他临危冷静,自控力强大。现在能做的就是拖时间,等救兵。

       段鹏举说:“那好,那我们就耗着,看谁能耗得过谁!”这里段鹏举的手段确实不给力,跟阿絮比不是一个量级。

       “耗着就耗着,周某反正命不久矣,横竖也不亏。”阿絮几乎是在嘲笑了。

 

       莫怀阳搬来赵敬当救兵。赵敬劈面打了蝎王一巴掌,蝎王凄然一笑,说:“君不负我,我不负君,今天我总算是明白了。”赵敬在众人面前极力要撇清跟毒蝎的关系,大义凛然地压蝎王一头,要他立刻带着药人滚开。蝎王只得带人离开,他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赵敬跟莫怀阳又私下协商,原来两人早已结成同盟。赵敬说事成之后会让蝎王负荆请罪,莫怀阳不满意,他给赵敬看了三块琉璃甲后又收了回去。赵敬只得答应,待事成之后献上蝎王的人头。

 



本文图片采自电视剧《山河令》

文字re:《山河令》温周关系解析(之三十——晋王会子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