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大帝对望!看看什么叫俄罗斯巅峰时刻!《叶卡捷琳娜》S2P8

48:39 《叶卡捷琳娜》S2P8--木鱼水心
“人种分类……因为其不合理性和科学上的无效性,已经被绝大部分科学家所抛弃。”
开始提及蒙古对基辅罗斯公国的入侵及其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之影响的相关记叙与阐述。弹幕里开始争论一些经典的,我相信是我这个理科生没学过的,来自教材中的人种分类理论,让我心里很快生发出对 本本主义 和 机械唯物主义 的厌恶感。我由此检索了一下相关内容,即【人种】的概念演化与当代意义,选一段个人认为深入浅出、阐述全面而清晰的介绍。供学习和批判。
以下论述引用自复旦大学中文通用百科知识图谱(CN-DBpedia):
(http://kw.fudan.edu.cn/cndbpedia/search/?mention=race&entity=%E4%BA%BA%E7%A7%8D)
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人种也称种族,在生物学上,人类各种族都同属于一个物种,即智人。不同的种族相当于在一个物种下的若干变种,他们都起源于一共同祖先。不同的人种虽然在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身高等特征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特征差异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又经长期隔离所形成的。
人种(race),亦称种族, 是具有形态上和生理上的特点和语言习俗等历史文化因素组成的有区域性特点的群体。
根据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生物学家以本质主义方式(即以体质特征为标准)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自1775年德国生理和解剖学家弗雷德里奇·布鲁门巴赫教授(1752~1840)提出“人种”生物概念以来的200余年间,由于1785年出版的康德著《什么是人种》的哲学化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入人心和推波助澜,“人种”及其“人种分类”等概念广为世人接受【摘自黄现璠遗稿 甘文杰、甘文豪整理《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六》,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总第156期)】
目前,人种分类,尤其是以单一性状(如肤色)进行的人种分类,因为其不合理性和科学上的无效性,已经被绝大部分科学家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