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致橡树

2023-04-03 00:26 作者: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  | 我要投稿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是如此的迅速,改变让人目不暇接

在几十年的经济腾飞中也给无数的年轻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变化


在致橡树这篇诗歌里,用百度百科的话来讲***这首诗共36行,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

在当年的那个年代作者的这种理想的爱情观可以说非常优秀乃至于炸裂的存在***详情可以去看百度百科

名家点评

中国作家协会副研究员李朝全:这是一首爱情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在文革十年之后,人们似乎都耻于谈论爱情。爱情被丑陋化、妖魔化……舒婷却在诗歌里勇敢地说出了爱。勇敢地表达了爱情应该是平等的、分享的、共存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和命运之上的,这样的一种爱情观,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无疑具有令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的效果。而诗人借助树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赋予了思想鲜艳的颜色。(《诗歌百年经典 1917-2015》) [9]

怎么说呢,点评大家作品固然不好,但是我个人更为倾向于一种轰轰烈烈的爱情,双方共同拼搏,以不平凡的精神面对生活,时代的洪流中任不惜放弃,敢于拼搏的精神,就像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那样,当然了这是种精神,各自体会吧

而不是致橡树这种鲜花衬绿叶,绿叶衬鲜花这种平等为基础的爱情,可能如诗评所分析的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但我个人可能更倾向于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的这种爱情。时代的变化或者说人的变化是非常快的,以前的东西可能现在有所落后,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吧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3.27 [5]


致橡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