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2“野蛮人”轰炸机,第一款具备核轰炸能力的舰载机

二战末期,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面对如此战争大杀器,不仅其他国家发奋图强努力研发,美国内部也在积极争夺核武的控制权,毕竟哪个军种掌握了核武,说起话来腰杆子也会更硬。二战后,美国开始研发能够搭载原子弹的舰载机A-2,这种隶属于海军的装备不仅能够增加核武器的使用灵活性,还能让海军也获得一部分核武的控制权。

以当时的技术来看,用舰载机携带原子弹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当时的原子弹尺寸和重量都不小,以二战时的“胖子”为例,该弹重4.9吨,直径1.5米,长3.6米,对于陆基轰炸机来说已经是一大难题,只有如B-29这样的大型飞机能够改装携带,舰载机受制于航母起降能力,以当时现有的舰载机改装几乎不太可能,只能重新研制。
A-2在1950年开始服役,研发工作则可以追溯到1945年8月13日,这是一款依托新的航空技术设计而成的三发螺旋桨式舰载中型轰炸机,随后还发展出如侦察机、加油机等几个后续型号。

轰炸机的基本结构和二战时的双发螺旋桨式轰炸机差不多,为全金属上单翼双螺旋桨结构,两侧机翼下的发动机舱内各自安装一台2300马力普惠R-2800-44W活塞发动机,各自驱动一副直径4.42米恒速四桨叶螺旋桨。
然而仅仅这两台发动机还不足以让这架最大起飞重量约23吨的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可靠起飞,为此飞机安装了第三台20.5KN的艾里逊J33 -A-10涡轮喷气发动机。这台发动机位于机身后部,进气口位于机背,尾喷口位于机尾下方。它并不是在飞行中实时运转,只在飞机起降或其他特殊时候提供辅助动力,机背的进气口可以关闭降低飞行阻力。

飞机虽然安装了两种不同的发动机,但是为了降低燃油供应的复杂程度,喷气发动机也使用活塞发动机的燃油(不知道如何实现燃油共用),飞机机身内安装一个760升的自封闭燃油箱,两侧机翼内各有一个1920升的燃油箱,飞机通常还会在翼尖安装1100升燃油箱,如果不携带炸弹的话,还能在弹舱内安装总容量为6200升的3个油箱,增加飞机的转场飞行能力。

作为舰载机的A-2当然也具备机翼折叠能力,外侧机翼可自中段位置向上折叠,折叠工作需要地勤人员完成,并且折叠后飞机仍然占用了大量空间,这导致航母甲板人员对A-2的评价不高。

A-2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机头驾驶舱内可容纳3名机组,机身内的弹舱可携带5400千克弹药负荷,除了核弹之外,也能携带深水炸弹、反潜火箭弹等弹药。

A-2舰载轰炸机总产量并不高,加上多款后续研发的加油机等型号也不过200余架,并且服役时间也不长,舰载轰炸机有A-2A和A-2B两个版本,后者升级的飞机发动机。在60年代就逐步退役了。A-2迅速陨落的原因主要是喷气式舰载机在50年代发展成熟,以螺旋桨为主的A-2在飞行速度等方面已经跟不上时代,另外核武器小型化也取得突破,军队不再需要笨重的旧式轰炸机,A-2很快便被A-3攻击机取代。

A-2A型舰载中型轰炸机空重12.5吨,最大起飞重量约23吨,机长约19米,高约6.2米,翼展约21.7米,机翼折叠后机宽15.39米,机翼面积77.616平方米,最大飞行速度758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2786千米,最大升限12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