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确诊抑郁症后,妈妈却“怒”了

2023-04-24 08:44 作者:康宁心理  | 我要投稿

“不会沟通的父母,一开口,就给亲子交流设置了障碍,打击孩子说话的积极性,这是对亲子关系最大的破坏。”

近日,一位网友爆料自己朋友得了抑郁症告诉父母,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图源:微博)

当我们鼓起勇气和父母说自己抑郁时,最怕这样的答复,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告诉父母自己抑郁的原因。

这些话,也彻底“打破”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比打骂更伤孩子的

是父母的不理解

“如何跟父母说自己得了抑郁症?”曾经一位得了抑郁症的大学生在知乎上问。

 

“不要说,不要说,不要说。除非他们很开明,很爱你。”

 

还有人说:“为什么要告诉父母呢,我初中开始写日记,不到一个月,我父母开始在饭桌上当着我的面谈论我的日记,还说多大点事,至于那么感慨。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不要什么事都和父母讲,得不到理解的同时还会被嘲讽。”(网友评论摘取)

 

显然很少人觉得可以坦然告诉父母自己得了抑郁症。

 

包括微博上曾有位网友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抑郁症孩子找医生复诊,排队等医生的时候在看书。


医生随口表扬了一句:“这孩子真用功。”
哪知孩子的母亲,却马上补刀:“用功,假用功。”


医生好不容易把孩子千疮百孔的心修补回来,家长一句打压式的否定就毁掉了所有的努力。

孩子没有情绪出口深陷抑郁

家长学会“共情”才能搭救

看过一项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其中一个选项是“你对父母的态度”结果显示:


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19.22%的孩子对父母态度冷淡;

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

6.62%的孩子惧怕父母;

仅有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

90%以上的抑郁症案例,存在着情感渠道堵塞的情况。

很多患抑郁症的孩子,之所以陷入抑郁无法自拔,是因为他们没有情绪的出口,长年累月的累积着各种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让他们加重了自卑心理,对社交关系充满了敌意,让他们每天疲惫不堪,难以翻身。

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说:“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

 

可惜,能做到回应孩子需求的父母,不带敌意的父母,不觉得“因为我是你爸妈,你必须听我的”的父母,少之又少!

别忽视孩子潜在的

抑郁求救信号

出现这些表现时

孩子可能处在抑郁状态

 

1

孩子的情绪状态异常

➤ 情绪容易变得低落,难以高兴起来;

➤ 容易烦躁,不耐烦,发脾气;

➤ 情绪敏感,容易悲伤哭泣。

 

2

孩子的兴趣改变

➤ 对喜欢的东西兴趣变弱,乐趣减少;

➤ 对新颖的东西没有兴趣,无精打采,经常有无聊感;

➤ 喜欢寻求刺激,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例如抽烟、酗酒、自伤、离家出走等。

 

3

孩子在校表现的变化

➤ 出勤情况:不愿意上学,甚至不想去学校;

➤ 学业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变得很糟糕;

➤ 行为问题:与人打架或者被打,被同学排挤孤立。

 

4

孩子的社交行为变得不正常

➤ 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了;

➤ 课外活动或周末活动的模式突然改变;

➤ 远离人群,放弃以前建立的友谊和社交活动,退回到自己的房间或者转向网络世界等;

➤ 过于黏人,不可控制地需要跟某个人待在一起;

➤ 对他人的行为敏感,容易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情绪反应。

 

5

孩子的身体状况变差

➤ 容易疲劳,感到精力不足,喜欢赖在床上;

➤ 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忧虑,害怕自己患上不治之症;

➤ 出现与生理状况不匹配的身体不舒服,如头痛、胃痛等;

➤ 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

 

6

孩子的饮食失调

➤ 对食物变得很挑剔,对食物的兴趣减弱甚至丧失了;

➤ 突然有不可抑制的进食冲动,不能享受进食的乐趣,只是机械式把食物塞进口中吞下去,肚子很难受也无法停下来;

➤ 突然吃超量的食物,食后催吐,吐后再吃。

 

7

孩子的睡眠不稳定

➤ 失眠,入睡困难,翻来覆去睡不着,或者容易早醒,醒后无法入睡;

➤ 睡得过多,即使每天睡十多个小时,醒来依然疲惫不堪;

➤ 睡眠过程中梦多,容易惊醒。

 

8

孩子的认知功能下降

➤ 注意力集中困难,学习效率变低,需要花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功课;

➤ 记忆力下降,不容易记住要学的知识,记住了也容易忘记;

➤ 做事犹豫不决,即使简单的选择也变得很困难。

 

9

孩子的自我评价变低

➤ 对过去的错误耿耿于怀;

➤ 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 失去活着的意义;

➤ 不恰当的内疚感,将事情不好的结果过多归责于自己;

➤ 反复思考死亡,觉得自己死了可能会更好;

➤ 反复出现自杀的想法甚至有具体的自杀计划。

 

10

家族有抑郁病史

➤ 有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病史,子女发生抑郁的风险增加4-6倍,并且子女发病年龄会偏早。

识别青少年抑郁的预警信号

避免孩子的负面情绪堆积如山


(图源:网络)


村上春树曾说:“世间许多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实用的忠告,而恰恰是充满暖意的附合。”

 

父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父母的一句“我懂你”,努力去理解孩子,会比任何说教和劝诫都来得有效。

那向父母谈论抑郁症你会感到困难吗?


我们明白这不是容易的事,但还是希望你勇敢地迈出那一步!

被确诊抑郁症后,妈妈却“怒”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