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越多瘦得越快?减肥路上的这些误区,您“踩雷”没有?

进入夏季,减肥成为很多人的头等大事。我国肥胖患病率一直在上升,从2004年的3.1%增加到2018年的8.1%。据预测,2030年,我国成年人肥胖患病率将达到65.3%。减肥路上误区不少,看看您有没有“踩雷”?



一、出汗多,减肥效果不会更好!
很多人误以为出汗越多就能更快地减肥,事实上,出汗只是身体蒸发水分和散热的一种方式。出汗的多少受环境温度、湿度、运动强度和个人体质等因素的影响。汗液中超过98%的成分是水,其余不到2%是代谢物、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其中并不包含脂肪。
短时间内大量出汗可能导致暂时性的体重减轻,但实际上失去的只是水分。一旦合理补充水分,体重很快会恢复。这种暂时性的体重减轻并不等同于真正的脂肪减少,减肥应该是基于脂肪的减少,而不仅仅是体重的变化。



大量出汗后,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会导致脂肪代谢减慢,反而对减肥不利。尤其在高温天气,水分流失更加快速,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身体过度脱水,引发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虚脱和心律失常。
运动可以减肥,但不要追求出汗量,以免水分流失过多导致脱水。

二、少食多餐不一定能减肥
很多人依靠少食多餐减肥,事实上,如果总摄入量不变,是不会有减重效果的,每天的总热量摄入应相对合理地控制在1000大卡以内。
少食多餐还可能有“副作用”,进食次数增多,延长胃的工作时间,胃得不到足够的休息,食物又囤积在体内,就容易“受伤”。对胃炎、胃溃疡患者来说,少吃多餐会反复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分泌量,不利于病情康复,也没有减重效果。


三、“局部减脂”不能只瘦局部
经常有人想要局部减肥,事实上,人的脂肪特别是皮下脂肪是全身流动相通的,脂肪只可能全身减,不能局部减。
减少腹部脂肪,是随整个身体脂肪量的下降实现的,要坚持有氧运动,并适当增加腹部肌肉练习,使腹部更加结实和紧致。

四、3个细节阻止“发福”
常用的评估体重是否健康的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它是根据一个人的体重和身高计算得出的数值。BMI可以用来初步判断一个人是否超重、偏瘦或肥胖。
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重,应做好以下几点:
1、膳食平衡
不听信偏方,不盲目节食减肥,按时吃三餐,保证优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均衡,少点外卖,多吃新鲜果蔬。食用高蛋白食物,如大豆、蛋白等天然食物,搭配纽崔莱的多种植物蛋白粉补充剂、营养代餐等,以限制摄入总能量。

2、吃对营养素
吃够全谷杂粮和新鲜果蔬有助补充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胃肠道会遇水膨胀,可以增加饱腹感,以控制高能量食物摄入。
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能促进肌肉对脂肪的燃烧效率,提高运动减肥效果。


维生素B族大多与能量代谢相关,它们是能量代谢酶类的辅酶,要想提高运动减肥效果,就要增强机体能量代谢,增加纽崔莱天然B族维生素或者倍立健的摄入。天然酵母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 、B12以及泛酸等B族维生素,还有丰富的葡聚糖,可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缓解便秘。
卵磷脂是乳化、分解脂肪的“高手”,有助于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和脂肪的含量。
3、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没有捷径可走,除了管住嘴、迈开腿,还要戒掉不良习惯,比如吸烟、饮酒、熬夜等,避免久坐、暴饮暴食,减少在外就餐。


互动问答:
文中提到阻止“发福”的几点建议,
您尝试过哪些?
留言聊聊吧~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2] 章睿齐.盲目减肥不可取 科学减肥更健康.《健康博览》 2005年10期
[3] Matthay, M. A., & Zemans, R. L. (2011).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Annual review of pathology, 6, 147.
[4] Tian, Y., Zhu, C. L., Li, P., Li, H. R., Liu, Q., Deng, X. M., & Wang, J. F. (2023).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Attenuates LP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With Anti-Inflammatory, Anti-Oxidative and Anti-Apoptotic Effects.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283, 9-18.

>>> 如何申请安利会员卡优惠购货?安利会员有哪些好处?<<<
推荐阅读:
1、>>> 如何申请安利会员卡优惠购货?安利会员有哪些好处?
2、>>> 如何预防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肠道菌群对三高的影响!
3、>>> 白头发越拔越多?白头发是怎么产生的?关于白发的四个真相!
4、>>> 关爱老年人健康 | 别等家里的老人忘了您,才发觉他病了!
5、>>> 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哪些?如何降低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6、>>>出现血栓会有哪些表现?总觉得累,可能是血管里藏着“微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