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昆仑——谁是华夏历史第一女性?

阅读提示:
她有一个最闻名遐迩的名字叫“西王母”;
她有一个最神秘传奇的名字叫“石峁女王”;
她有一个最母以子贵的名字叫“修己”;
她有一个最人间烟火的名字叫“鲧妻禹母”;
她有一个最惯出美女的娘家叫“有莘氏”;
她还有两个最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莘志”和“女嬉”。
她是华夏历史第一女性,没有之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与伦比。她的这些有名或者无名的名字共同构成了一个辉煌、苦难、传奇的人生。

一、昆仑西王母
昆仑神话的主神是西王母,有客观历史与生活原型。
首先,昆仑最重要的源头文献《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关于西王母经典描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1。”通过“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即知这一段不是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写实,高度符合陕北鄂尔多斯高原一带露天无烟煤自燃的真实地理风物。西王母的记录特别鲜活、逼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一定来自于真实的历史,有真实的生活原型。高度符合早期人类社会重大祭祀庆典活动的大祭司形象。
其次,昆仑神话的主神是西王母,本来就是比较奇特的不正常现象,在农耕文明的强男权社会,为何第一神话的主神是西王母?母系社会的确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特别漫长的阶段,但是其影响力不会持续到文明发展的成熟阶段还处于强势状态。昆仑神话中尽管也有女娲抟土造人之说,但是也就与盘古开天地、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等等处在同一级别,相当普通的一位神祇。从创世神的角度,中华文明女性神祇的数量和影响力远远不及男性神。据此,西王母一定是特定人类社会发生的真实历史被反映到神话系统,才能有此地位和影响力。如果纯粹是人造神,绝对不会造一个女性神成为昆仑神话的第一主神。
再者,西王母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原型从与昆仑神话中另外一位主神黄帝的不同特点对比也可以印证。昆仑神话中凡是涉及到黄帝的描述和记载,都如隔靴搔痒,语焉不详。除了后期那些宏大的诸如五城十二楼一眼即知是人为建构的内容之外,没有任何早期详细信息,特别是人间烟火气的信息,相当令人狐疑。仔细查阅早期传世文献,竟然没有任何一本严肃文献有关于黄帝与昆仑的明确记载,有的只是《穆天子传》之类本身就不可靠的小说文献中明显不可信的文学描述。再深入分析下去会发现黄帝本来与昆仑无关,此考证结果与大众的普遍认知截然相反。“黄帝本无昆仑城”——一个经典的人类集体记忆的曼德拉效应。昆仑的真正主神还就是西王母。
通过各种论证知道,西王母的生活原型就是“鲧妻禹母”,神木高家堡一带民间传说的“石峁女王”,通过其他文献记载可知,鲧妻禹母的历史真名叫“修己”。
二、石峁女王
研究者极其幸运,陕北石峁古城4000年历史留下了一条极其醒目又极具价值的线索。当然,线索永远之对有心人有价值,芝麻大门永远只对虔诚而又执着的阿里巴巴打开。这条线索已经大白于世有十一年了,仍旧寂寞地在原地等待。自2011年石峁城被考古学界关注,2012年公诸于众并以石破天惊为题入选当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后,石峁考古队在当地就反复遇到一个传说,“石峁是座女王城”,而且还是两个女王,石峁城遗址还有女王坟(已被盗掘),。无论是前后考古队长,还是当地的媒体报道,还是一些文化学者,都在不同场合多个文章中提及此事,但并无任何人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孤立地从石峁遗址看女王,也是无法找到解释。想象力在此再次发挥作用,石峁在西北,西王母在西北,石峁女王会不会与西王母有什么联系呢?一系列严谨的考证,答案是肯定的——石峁女王就是昆仑神话西王母。
石峁外城东门奠基石的24颗年轻女性的人头燎祭,说明石峁时代已经是高度的男权社会,从离石峁只有60公里,同属于秃尾河流域的寨山峁遗址发掘出来的女性殉葬看,也为陕北高原族群那个时代已经是高度男权社会也作了佐证。从后世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看,只有极少数特别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武则天、慈禧这样的女帝和萧太后、孝庄太后之类的幕后掌权者。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男性王者。石峁为何出现了女王,而且一直被当地民众口口相传了4000多年?民间的传说绝对不会臆造一个对他们没有任何实际用处和现实好处的石峁女王,石峁女王一定是真实发生的历史真实,而且一定是发生在石峁城最辉煌的那个时段,女王也一定统治石峁城相当长时间,才会给当地民众留下深刻印象,留给口头传统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长的震撼力。石峁城碳十四测定,尽管始建于BC2300年代,但是BC2100年代才是其最繁荣的历史时期2,如此时空框架,中国历史记载的早期人物只有鲧禹父子的活动轨迹与其高度吻合。
三、修己
修己,一写作脩己,有莘氏之女,名志,也即莘志,亦作女志,大禹之母。修己是早期文献记载她的真实姓名,裴松之注《三国志》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鲧纳有莘氏女曰志,是为脩己3”。修己作为名字出现时,几乎总与那个极其有出息的儿子禹相关,总是在介绍大禹生平时提到其母修己,而且往往伴随着一个“胸圻而生”的神话。最早见于《竹书纪年》卷上:“帝禹,夏后氏,母曰脩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脩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4”。战国上博简《子羔》:“禹之母有莘氏之女也,观于伊而得之,娠三年而划于背而生,生而能言,是禹也5。”东汉戴震《大戴礼记》:“鲧娶于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6。”东汉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女志,鲧妃,有莘氏女,生禹7。”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鲧妻脩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8。”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世本》:“鲧取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8。”其实,修己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女嬉”。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父鲧者,帝颛顼之后。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9。”既然“女嬉”之名仅此一例,流传不广,暂不深究。
修是身长、体高,美好之意。己是名。“己”字在中国早期文明中也是很重要的文字,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中的第六位就是“己”。中国历史上还有以为著名的红颜祸水女性“妲己”的名字也取的是“己”。直到今天,华夏族后世子孙每每自称时,还要用一个“己”字,所谓自己。自己人就是亲人,一家人,可以信赖的人。而作为自己的“己”其来源大概率也与修己的己相关,就是所有己族的人都觉得相互是自家人。己字能够成为自家人,也一定是己族在文明早期生存竞争种族繁衍过程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掌握了话语权。以此观之,己族很有可能就是夏族的先声,夏族的母族。
再看修己的娘家有莘氏,地望“在洽之阳”,一般认为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同是陕西老乡,合阳离石峁不算远,鲧娶有莘氏之女,可信度相当高。有莘氏最辉煌者无过于在2000多年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能先后与夏、商、周三代王族联姻,夏与鲧、商与汤、周与文王姬昌联姻,成为绝无仅有的先秦三代王朝的母系舅家,荣耀风头应是一时无两。荣华富贵数千年有莘氏的法宝秘籍应该就是惯出美女,《史记·周本纪》载,“帝纣囚西伯於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10”能让臭名昭著又自视甚高且能说会道的大帅哥纣王满意至“此一物足以释西伯”,有莘氏美女绝非浪得虚名。历史上乃至今日,山东、河南、山西以“莘”为地者很多,也足见有莘氏代产美女,才能子嗣旺盛,后世瓜瓞绵延,四处迁徙,遂呈广泛分布之势,实不枉鲧妻禹母名中的一个“修”字。
四、鲧妻禹母
鲧妻禹母不是两个人,是一位女性既为妻子也为母亲的双重身份。如果抛开那些争论鲧禹是否存在的历史人物,是否是神话虚构的争论,先把鲧禹当做一个客观的人,当做任何早期部族都可能会产生的父子领袖,来看看鲧禹父子按照生活常识会发生的故事和情境。
“羽山殛鲧11”是华夏早期文明史文献记载的一个重要事件,鲧八年治水不成,被舜所杀,可谓英年早逝。
“鲧腹生禹12”是另外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前文已经提出最合理解释为“鲧遗腹生禹”,即禹为鲧早死后留下的遗腹子。
“鲧作城13”也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在并不知道鲧所造的城在哪儿的时候,如果相信有这样一座城,那么这座城必然是鲧禹地老家,鲧禹领导的部族大本营。
“过家门而不敢入14”是第四个重大事件,禹十三年治水期间的一个重要细节,说明禹的确有这样一个老家。
好,主角正式登场!按照正常逻辑,禹父早死,家里只剩遗腹生他的母亲,母亲一定是住在鲧所“作”的那座载入史册的“城”里。母亲在家,儿子回到家的附近却不敢回家看望母亲,那是有怎样的压力以及由此压力带来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作为丈夫和父亲的鲧头顶“四罪”“四凶”之一的恶名,羽山殛死的历史记载恰与之高度契合。再合理想象一下,不出意外鲧妻禹母就是这座城的最高统治者,尤其是在儿子越来越有出息的背景下,母亲的地位会越来越尊崇。陕北黄帝后裔部族每当有重大祭祀节庆庆典之时,儿子禹不能回家,主持祭祀庆典的一定是鲧妻禹母。主持祭祀一定要盛装出场以示庄重和隆重。其时不会是西装革履,长袍礼服,而是那个时代以图腾为符号和标志的特别盛装。鲧妻禹母作为最高统治者出场亮相的神圣画面一定为少见多怪的参与庆典的各色人等所描绘和传颂,作为部族和鲧城统治者这样一个特殊历史造就的特殊角色一定会在当地民间留下深刻印象,作为口头传统一代代传颂下来,定格为今天的“石峁女王传说”——一个困惑石峁考古专家的难解之谜。
五、华夏历史第一女性
单单就一个华夏中国第一神话体系——昆仑神话体系的主神西王母一角,修己就足称华夏第一女性。从真实性、本人成就,历史高度,关联人物几个维度综合看,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与伦比。她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是杜撰的神。她实实在在统治过一个堪称庞大的早期邦国,人口规模达到数十万。这个数字在春秋战国就已经不是一个小的量级,何况更是在比春秋战国还在超过1500年的龙山社会末期。同时代人类只有古埃及等极少数的文明体能达到这个规模。她的丈夫是与蚩尤同级别的被批判者——中华文明历史上早起最大的两个悲情英雄。她的儿子是华夏第一王朝的创建者。整个中华文化10000年历史,能够和她勉强相提并论的女性大概只有四位:女娲、嫘祖、武则天、宋庆龄。
女娲。大概率有一个或者若干个原型,但是已经不可能知道她的生平所有详细信息,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真实人物。与同样无法辨识真实性的伏羲有强相关关联。神话领域最重要的几个神之一,抟土造人。
嫘祖。历史真实人物无疑;开创了养蚕缫丝近5000年历史,但未统治过一个国家。关联着华夏人文始祖——拥有一个伟大的夫君黄帝。历史上也算是鼎鼎大名,但却无法成为中华神话的主神,连一般神都不是。
武则天。最接近修己的华夏女性大概要算武则天。凭一己努力在男权极盛的华夏文明中登基开国贵为皇帝,以“武”则“天”,霸气到了极致。本人又是一代圣主唐太宗的妃子、唐高宗李治最宠爱的皇后。还有一尊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可以以千年量级延续其荣光,也算是亦人亦神了。
宋庆龄。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但未实际治理过一个国家。丈夫贵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华民国的创始人,第一任大总统。妹夫是蒋计中华民国的独裁人物。大弟弟和姐夫分别任中华民国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大姐是实际上的民国首富。本人创办的宋庆龄基金会如果不出意外,也会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以千年的量级发挥价值。
六、修己极简年谱
以夏商周断代来重现她的人生年谱。先要考证她那伟大的儿子禹的年谱作参照,来确定她的人生年代。BC2070,禹建国,倒推13年,BC2083年开始治水(实际是用时13年的征伐三苗战争),之前有三年的禹居安邑经历,BC2086。如果定禹这一年为18岁,开始走向社会承担军事职责,掌管盐湖警备。那么,禹出生的年份为BC2104年。文献记载修己“年壮未孳15”。古人所谓的年壮未孳,不会是如现代都市大龄女性30多岁未生孩子。当然年壮肯定也不会是十几岁。从鲧治水8年无功羽山被殛,鲧还有建造大城的时间,死之前还孕育了儿子禹。鲧死时起码也得二十大几,甚至三十出头。离石峁古城大约60公里的寨山峁遗址,2020年曾经发掘一座有殉女的中年男性首领墓葬16。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修己怀禹时的年龄不会太小,也不会太大。暂且定为22岁。那么,修己的出生年份就是BC2126年。那么,禹在中原建立夏王朝时,她56岁。如果把她的寿祚算到那个年代女性寿命的近乎极致84岁,则她在中原夏王朝人的口中,过了28年货真价实的西王母生活。也就是说,后世神话中的西王母在华夏大地上,实实在在地经历了28年人间红尘。也正是因为修己——西王母足够长寿,甚至有可能比她的儿子禹更长寿,才能在石峁古城周边的民众心目中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也才能有足够多次数出境让西王母成为口口相传和文献记载形象有足够的可能性。
之所以如此不厌其烦地进行年代赓续,不是要建立一个真实的华夏族西王母年谱,而是为了更为直观地告诉读者,这是一个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是华夏族女性人文始祖。让重现她丰富精彩的一生,给一个极简年谱:
BC2126年,出生,有莘氏氏族首领家庭,有莘氏以出美女闻名,与陕北的黄帝后裔部族关系良好。
BC2110年,16岁,嫁给鲧,一个性格刚烈、为人正直却又好大喜功的陕北黄帝族年轻的部落领袖。
BC2105年,21岁,飞来横祸,丈夫鲧为人所害,暴死羽山。
BC2104年,22岁,在石峁大都生下遗腹子禹(禹生于石)。开始独立支撑陕北庞大的部族,成为石峁女王,这个称呼在当地流传了4000年,直到2012年石破天惊,天下闻名。她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责是主持每年夏至日本部族最重大的“高阳祭祀”庆典。
BC2098年,28岁,唯一相依为命的6岁儿子禹被迫送到南方的陶寺帝都作质子。
BC2074年,52岁,儿子禹结婚,她所统治的石峁大都迎来了儿媳妇安徽淮夷涂山氏女。自此石峁有了两位女王,她们的关系是婆媳关系。自古婆媳为天敌,石峁两位女王关系并不融洽。
BC2073年,53岁,孙子启在石峁大都出生(启生于石)。
BC2070年,56岁,儿子禹在中原建国称王,她被中原禹王的臣属们尊称为“西王母”,她在石峁大都盛装出境主持祭祀大典的场景被记入《山海经》,流传后世演化为中华第一神话体系——昆仑神话主神西王母,彻底确立华夏第一女性的地位。
BC2042年,84岁,寿终(中国人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17)。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笔者怀着美好愿望,希望华夏族历史第一女性也能够享此高寿),走完她传奇多彩的一生。
需要特别强调,此年谱精确到年龄和年份,不是精确、科学的考证结果,纯属推测。目的也不是为了客观真实复原,而是为了读者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修己一生的苦难辉煌。

一个原本已身怀六甲,准备相夫教子、岁月静好一生的普通女性,突遭人生风云变幻,祸从天降,不得不被推上历史舞台,扮演了她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要扮演但是已经不得不扮演的角色——一座其时还繁荣旺兴但将逐步没落的庞大古城的最高统治者,一个即将在天象异变推动下不断南迁成为中原地区新主人的族群领袖,一个拥有强烈“高阳崇拜”信仰的庞大族群每年盛大祭祀庆典的大祭司。
她的过于特殊的女性最高统治者形象被陕北大河套地区民众深深记忆并一代代口口相传,成为今日石峁古城民间叙事的主角——“石峁女王”;
她的大祭司形象被早期地理史书山海经记录下来,与她那极其有出息的已经在中原地区称王建国的伟大儿子结合,“西方”“王的”“母亲”逐步演化成中华第一神话的主角——“西王母”;
她的真实身份如此矛盾,丈夫是与蚩尤几乎同等级别和恶名的“四罪”“四凶”之首——鲧。她是后世所知唯一的鲧妻。儿子却是一个被万世敬仰的中华第一完人、治水英雄、华夏第一王朝缔造者——禹。她是介绍大禹生平时总要如影随形的禹母。
这样一位华夏族史、中国国史绝无仅有的伟大女性,她的传奇经历和辉煌人生却一直与她的真实姓名完全割裂。她在传世文献记载中拥有一个非常美丽、深刻、隽永的名字——“修己”。直到今天,华夏子孙每每自称时,都要加上她名字中的“己”。
(文明博大精深,笔者疏陋浅闻,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西汉)刘向,刘歆编.山海经[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2]孙周勇,邵晶,邸楠.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J].中原文物,2020(01):39-62.
[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4]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黄怀信主编.大戴礼记汇校集注[M].三秦出版社,2004.
[7](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8](汉)司马迁著,(南朝宋)斐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9](汉)赵晔著,苗麓点校.吴越春秋[M]. 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10](汉)司马迁. 史记·周本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繁体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2](晋)郭璞注,(清)毕沅校山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3](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4](汉)司马迁. 史记·夏本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汉)赵晔撰,薛耀天译注.吴越春秋译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16]邵晶,裴学松,邸楠等.陕西府谷寨山遗址庙地点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22(02):51-63+161.
[17]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订补[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