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天佑儿童医院:孩子“多动症”怎么办 家长赶紧看过来
◆为什么我们家孩子很聪明,但是上课总是坐不住,动个不停?
◆为什么我家孩子喜欢插嘴,爱发脾气,容易和小朋友发生冲突?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专家提醒:有时候并不是孩子故意调皮捣蛋,而是有可能得了“多动症”。

“多动症”学名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全球儿童多动症发病率约为7.2%,其中60%~80%可持续至青少年期,50%左右可能发展为成人多动症。我国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6.26%(约2300万人),但就诊率仅10%。
“多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与年龄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它有三个类型: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冲动型、混合型。
哪些情况说明可能得了“多动症”?
1.注意力缺陷型:这类孩子一般听不进别人说话,经常丢三落四、忘东西;
2.多动冲动型:这类孩子不管什么场合都坐不住,上课也会经常走动,不守纪律;
3.混合型:这类孩子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爱插话,会经常打人骂人,容易和同学产生冲突。
如果孩子有以上情况,家长千万不能疏忽,因为多动症造成的功能损害,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得了多动症,该怎么办?
一般4-6岁孩子首选非药物治疗;6岁以上的孩子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
其中非药物治疗指: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治疗),个体治疗(沙盘治疗、绘画治疗),家庭治疗,家长课堂等等。
1. 行为干预(如生物反馈治疗):
是以游戏形式,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粗大和精细运动技能协调与平衡;还会招募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团体训练,在训练中教孩子融入集体的方法,在游戏中进行感知觉和注意力训练,增强孩子的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
2.个体治疗(如沙盘治疗、绘画治疗):
沙盘治疗:沙盘游戏治疗是个体咨询技术的一种,它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
绘画治疗:给孩子提供一种非言语的表达和沟通机会,通过绘画的方式使孩子释放不安的情绪。
3. 家庭治疗:
以家庭为对象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协调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通过成员间的交流、角色扮演、建立联盟、达成认同等方式,改进家庭的心理功能,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