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颈鹿科普X 迫害㺢㹢狓O

2020-06-29 15:05 作者:石间捡史  | 我要投稿

生活习性

长颈鹿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在生物分类上它与基因最相近的短颈鹿㺢㹢狓同属长颈鹿科。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哺乳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

游戏《The Last of Us》原画,人物在二楼

它还有一双突出的大眼睛位于头部两侧,再加上身高优势,可以让长颈鹿拥有良好的全方位视觉,可以看到身后。它拥有色觉,听力和嗅觉也十分敏锐。长颈鹿可以利用肌肉控制鼻孔的开闭以防止沙尘和蚂蚁进入。

长颈鹿的角学名叫长颈鹿角(ossicone),这类角是长颈鹿科动物特有的,地球上目前只发现长颈鹿以及长颈鹿的近亲短颈鹿㺢㹢狓两种动物有这样的角。不同于牛的洞角、鹿的实角、犀牛的表皮角和叉角羚角,长颈鹿角是骨化的软骨, 角上一生都覆盖有皮肤和毛,顶端还有耸立的一小撮黑毛。这撮毛在成年雄性很难见到,因为常常打架脖击把毛打掉了。

左雄右雌

大部分人可能只记得长颈鹿有一对角,而实际上细细数来有5个之多。除了最明显的一对,在耳后还有一对小的,在脑袋前方正中还有一个,在不同亚种,这三个角的明显程度不同。

罗氏长颈鹿

长颈鹿的舌头长约45厘米,呈紫黑色,可以保护其不被太阳晒伤;它们会利用舌头卷取植物、理毛或是清理鼻腔。它们的上唇同样也具有卷取植物的能力,其上的毛发可以防止长颈鹿被植物的棘刺刺伤。它们的舌头及口腔内侧均布满了味蕾。

长颈鹿的牙齿与我们人类有些相似,有32颗牙齿,大部分牙齿位于口腔后部。它们没有上门牙,这使得他们的嘴唇看起来比实际的要大。它们啃骨头或树皮等食物的行为有助于保持牙齿清洁和健康。它们口腔顶部的隆起有助于食物向背部和喉咙向下移动。长颈鹿是非洲最重要的传粉者之一,是极少数帮助授粉的非飞行哺乳动物之一。它们每天大约用18个小时寻找食物,它们把花粉从一棵树带到另一棵树,花粉还会在它们进食时转移到下一个灌木丛中。

尽管长颈鹿通常安静无声但它们有声带,也会用各种声音进行交流,只是由于结构关系发声不便。

左 㺢㹢狓;右 长颈鹿

长颈鹿与其近亲物种短颈鹿㺢㹢狓的颈椎都是七块骨头,人类也是。只是长颈鹿的椎骨较长,每一节颈椎长度都超过28厘米。长颈鹿脖子可长达2~2.4米,占其身长的很大一部分。

人类颈椎

长颈鹿厚厚的皮肤使得它能穿过刺灌木丛而不受伤,其毛发则能分泌化学物质防止寄生虫寄生,并给予长颈鹿一种特殊的气味。

长颈鹿的前肢和后肢几乎一样长,蹄直径和餐盘一样大,成年长颈鹿的蹄子足可以将狮子肋骨踢断。

长颈鹿只有两种步态:行走以及跃步。它们在行走时会同时移动身体同一侧的前后腿,然后再移动另一侧的前后腿。而在跃步时,后腿会先跨越至前腿前,然后前腿再向前伸,同时尾巴也会向上蜷曲。它们在跃步时仰赖头颈的前后摆动来维持平衡并做为腿摆动时所产生动量的抗衡。长颈鹿的速度最高可达60千米每小时,并能维持以5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移动数公里。

“顺拐”

长颈鹿在休息时会把四肢折叠起来,让身子躺在上面。它需要躺下的时候会先将前肢跪下,再降下身体的其余部分。站起来的时候则是先跪在腿关节上,再伸直后肢,最后前肢站起。这个过程的每一步,它都会摇动头部。长颈鹿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睡,它的睡眠时间很少,一个晚上一般只睡两小时,睡眠有时会使它们面临危险。躺下睡觉时,它的脖子会向后弯曲,头放在臀部、大腿的位置。

长颈鹿弯腰喝水时会张开四肢或者弯曲膝盖。它不擅长游泳,因为它的四肢过长,在水中会很笨重,不过应该能在水中漂浮。游泳时,前肢会将胸腔位置向下拽,这会导致它既无法让其颈部同四肢协调运动,也不能让头一直露出水面呼吸。

长颈鹿常居于疏林草原或是疏林,它们以食用含羞草亚科为主的木本植物的树叶、水果以及花朵为生,其长长的脖子能让它们吃到其他动物够不到的植物。一头长颈鹿每天能摄入63千克树叶和嫩枝。耐渴,在树叶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一年不喝水。

长颈鹿是群居动物,带着幼崽的雌鹿和无血缘关系的成年雄鹿都倾向于组成各自的群体,不过它们喜欢社交,有时也会聚到更大的一群里。雌鹿的唯一责任为养育幼崽。雄鹿通过脖击划分社会等级,当中的优胜者得以与雌鹿交配。

脖击有两种模式:低强度脖击和高强度脖击。低强度脖击中,双方会相互摩擦并靠向对方,站得更坚挺的一方获胜。高强度脖击中,双方会伸开前肢并甩脖子,用皮骨角进行攻击,也会躲闪并准备反击。脖击的力量取决于头骨重量以及甩动脖子的弧度。如果交战双方不分伯仲的话,脖击甚至可持续半小时以上。虽然大部分脖击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但有的长颈鹿在脖击中会折断下巴、颈部,甚至死亡。

脖子骨折

脖击后,雄鹿会互相爱抚、求爱,这一互动的频率甚至比异性长颈鹿之间的都要高。一项研究显示,94%以上的骑乘发生在雄性之间。同性之间的活动占比在30%–75%之间。只有1%的同性骑乘行为是在两头雌性之间的。无论如何,不管它们对同性的偏好如何,所有长颈鹿都有异性性行为,或者至少它们都会这样做。长颈鹿间的同性性行为并不代表人类眼中的性取向。

动画《成群逐队!西顿学园》第八集

尽管没有自然障碍阻碍不同种类的长颈鹿的相互接近,但一些地理位置很近的长颈鹿群(如罗氏长颈鹿、网纹长颈鹿和马赛长颈鹿)有生殖隔离,很少杂交。

长颈鹿繁殖期不固定,孕期14-15个月,每胎产1仔,出生后20分钟即能站立,出生后数小时幼鹿即可奔跑,并与其他已经出生数周的小鹿毫无区别。虽然成年长颈鹿由于个头硕大不惧敌害的侵袭,幼鹿却会遭受狮子、豹和鬣狗的攻击,只有大约25-50%的幼鹿能存活至成年。在野外长颈鹿的寿命为20-25年,动物园里的能活28年。长颈鹿的花纹被认为有伪装功能。


分类

长颈鹿根据颜色、花纹变化和分布范围等的差别分为九个亚种。


特点

1.北方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 科尔多凡长颈鹿(G. c. antiquorum):斑点较小,较不规则,覆盖腿内侧。

   • 努比亚长颈鹿(G. c. camelopardalis):斑点呈四方形,栗色;底色为白色。腿内侧及上肢以下无斑点。

   • 西非长颈鹿/尼日利亚长颈鹿(G. c. peralta):浅黄色斑点。

   • 罗氏长颈鹿/乌干达长颈鹿(G. c. rothschildi):斑点深褐色呈长方形,网纹模糊。下肢有时带斑点。


2.网纹长颈鹿/索马里长颈鹿(Giraffa reticulata):大而呈多边形的褐色斑点,衬有明亮的白色网纹。斑点有时呈深红色,并能扩散到脚部。


3.南方长颈鹿(Giraffa giraffa)

   • 安哥拉长颈鹿/烟长颈鹿(G. g. angolensis):斑点大,边缘有缺口,延伸至整个下肢。

   • 南方长颈鹿(G. g. giraffa):斑点较圆,有时呈星状。底色呈浅褐色,延伸至蹄处。


4.马赛长颈鹿(Giraffa tippelskirchi)

   •赞比亚长颈鹿(G. t. thornicrofti):星状斑点,延伸至下肢。

   •马赛长颈鹿/乞利马扎罗长颈鹿(G. t. tippelskirchi):斑点似葡萄叶,边缘呈锯齿状。底色为深巧克力色。

命名

长颈鹿的名字最早起源于阿拉伯语词语zarāfah,意为“走得快的东西”,可能取自索马里语中对该动物的称呼geri。在中古英语中长颈鹿有多种拼法,例如jarraf、ziraph和gerfauntz。意大利语中的giraffa出现与20世纪90年代。现代英语中的长颈鹿(Giraffe)在1600年左右出现,源自法语中的girafe。“驼豹”(Camelopard)是古英语中对长颈鹿的称呼,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语,用于代指拥有骆驼一样的身体和豹一样的花纹的动物。

受中国影响,“长颈鹿”一词在日语及韩语中仍然是“麒麟”,在台语中也称为“麒麟鹿”

瑞应麒麟图

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

长颈鹿科普X 迫害㺢㹢狓O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