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文等级的谬误

2023-05-29 18:08 作者:Gliese_229  | 我要投稿

“天文等级”是基于知识水平的
但知识水平难以量化
因此人们评级的时候只有靠那点点打太极式的标准“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前天文等级中的11~15还是有相对可靠的标准的)
按照旧标准,“天文圈”基本没人达到11或以上
于是大部分人的分级都是“感觉”出来的
既然是“感觉”,那么每个人评出来的都有差异,有的甚至相去甚远
既然是没有量化而存在问题,那么量化呢?
那么,就按照我(可能还有一些“学术”天文圈“高层”)之前的停留在脑海里的方案:知识积分制
但这又会引发新的矛盾
比方说,掌握“相对论”积分多少?掌握“红移的原理”积分多少?写出三氦反应方程式积分多少?理解量子色动力学又积分多少?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呢?
这又难以量化了,又只有靠“感觉”了
而且,掌握多个知识点,积分应该直接相加还是像osu的pp一样从高到低加权?

除此之外,什么是“知道”,什么是“理解”,什么是“掌握”?

不同积分总量对应的“原等级”又是啥?
由于积分比“小数点”更加细化,积分的引入会带来更大的攀比
简而言之,这种就是为了解决一个谬误,但陷入了个更大的谬误的典型

可怕的是,去年“学术”天文圈的高层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天文等级制度。有些还热衷于评级。

那么我们只有迷途知返了。
就像原来的地心说一样。

补充一句,即使是“恒星光度”这种极易量化的东西,光度等级还是有很大的争议
FxIab究竟亮度范围是多少呢?


天文等级的谬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