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院校考情 | 云南大学生物学专业338/905考研信息最全汇总

2022-08-11 11:41 作者:鱼小硕生物考研加油站  | 我要投稿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智星学长,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云南大学 生物学专业

备考信息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智星学长

专业方向:生物与医药

初试350+,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助你2023考研一战成硕!

很高兴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告别择校、复习迷茫期!

早日确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3一战到底!

 

01

 院校概况 

院校介绍

云南大学、昆明、双一流大学 211、核心专业:生态学,民族学,生物学,

云南大学立足祖国边陲而且处于少数民族最为丰富的省份和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云南大学发挥地区优势,因此民族学,生态学为双一流学科,其中生物学为B+学科。

官网:云南大学 Yunnan University (ynu.edu.cn)

研究生院:云南大学研究生院 (ynu.edu.cn)

 

专业介绍

民族学A+,生态学A-,生物学B+,政治学B+

专业:生物与医药086000

学制:三年制

学费:8000

奖助学金:国家助学金6000(100%),奖学金100%全覆盖

 

02

 报录比 

报录比:未公布

报考人数:未公布

录取人数:122(2020) 177(2021) 178(2022)

分数线:三年均是国家线

推免:未知

非推占比:未知

 

03

 考试科目及试卷结构 

初试科目

a. (代码、名称)

科目一: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 204 英语二        

科目三: 338生物化学       

科目四: 905生物学综合

 

b. 专业课试卷结构

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不会固定

命题内容:生物化学

第一章   氨基酸

要求:掌握氨基酸的基本结构,20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尤其是酸碱性质;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上掌握氨基酸分离分析的基本技术。

难点:氨基酸的酸碱性质;等电点;分配层析原理

(一)氨基酸的结构

   氨基酸的结构、种类和分类

(二)氨基酸的性质

物理性质、光学性质、酸碱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分配层析原理、各种不同层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

要求: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层次,空间结构形成的机制和作用力,了解蛋白质折叠机制以及结构预测方法。

难点: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层次,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三级结构蛋白的结构特征,別构效应的概念。

(一)蛋白质通论

蛋白质的水解、化学组成及分类、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及形状,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肽的命名、肽键的结构与性质、常见的天然多肽的结构及生理意义、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二级结构:肽平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二面角的旋转、限制及分布、典型的蛋白质二级结构模型

三级结构:结构域的概念及甄别

四级结构:概念、四级结构的对称性质、蛋白质的协同效应

(三)蛋白质的折叠历程

(四)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

第三章 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一)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一般规则

(二)纤维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三)球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章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纯化方法

要求:掌握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几种主要常见蛋白质分离分析方法。

难点: 蛋白质常见的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基本应用

(一)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的酸碱性质、胶体性质、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二)常见蛋白质分离分析方法

电泳技术、离心技术、沉淀技术和层析技术

(三)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程序

第五章  酶

要求:掌握酶的基本特性,酶促反应动力学,酶活性的高效作用以及调控机制。

难点: 酶活性的高效催化机制

(一)酶学概论

酶的催化剂特性和生物催化剂的特性,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命名和分类

(二)酶促动力学

米氏方程式,米氏常数及其意义,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三)酶的催化机理

(四)酶的活性调节

(五)酶的分离纯化和测定

(六)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的概念,分类,维生素与辅酶(或辅因子)的关系

          第六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要求:掌握核酸的一级、二级结构特征,了解核酸的功能,理解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难点: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及其意义。

(一)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苷酸的结构,DNA的结构和功能

   tRNA、mRNA、rRNA的结构与功能,其它的RNA类型及功能。

(二)核酸的性质

    水解性质,光学性质,酸碱性质,变性复性

(三)核酸的分离分析

   电泳,分子杂交,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四)基因组和基因组学

   基因、基因组、基因组学的概念,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第七章  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

要求:了解新陈代谢及生物能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体氧化的基本概念。

难点: ATP的生物学功能

(一)代谢的基本概念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二)生物力能学

高能键的基本概念,类型,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

第八章  糖代谢

要求:掌握糖代谢的基本规律,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糖原合成与分解等过程。了解糖代谢过程的调节机制,相互联系及生物学意义。

难点: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机制,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等反应过程。

(一)糖酵解

糖的基本结构,分类和生物学功能

糖的消化吸收

糖酵解反应过程:从丙酮酸到乳酸发酵过程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和调节

(二)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脱氢反应,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脱氢反应过程,脱氢反应的调节

三羧酸循环反应步骤,回路反应,能量变化,调节及生理意义

(三)生物氧化——电子传递

电子传递链成员的特性及排列,氧化磷酸化的概念,磷/氧比的概念及意义,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作用,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

(四)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反应过程及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五)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反应,糖异生与糖酵解的调节,糖异生作用的意义

(六)糖原的分解与合成

糖原分解与合成反应过程,糖原分解与合成的调节

(七)糖代谢的调节

糖代谢调节的方式,糖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

第九章  脂类代谢

要求:掌握甘油三酯的分解,脂肪酸的生物分解和生物合成过程,与其它代谢途径的联系以及生物学意义。了解磷脂类化合物的合成分解过程。

难点: 脂肪酸的β-氧化和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

(一)脂类的种类,结构,分类和生物学功能

(二)甘油三酯的水解,甘油的分解

(三)脂肪酸的氧化过程

脂肪酸的b—氧化过程、a—氧化、w—氧化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五)脂肪酸的合成(从头合成)反应

第十章   蛋白质的水解及氨基酸代谢

要求:了解蛋白质体内分解的基本性质。掌握氨基酸的脱氨过程和氨的排泄过程及机制,碳骨架的趋向,氨基酸合成的碳骨架来源。

难点:氨基酸的脱氨和转氨过程,氨的代谢。

(一)蛋白质的水解

(二)氨基酸的分解

氨基酸的脱氨作用(氧化脱氨,转氨作用,联合脱氨),氨在体内的运输,尿素的合成,氨基酸碳骨架的分解、生糖和生酮作用,碳骨架的代谢

(三)氨基酸的合成

第十一章   核苷酸代谢

要求:了解核酸的分解过程。掌握核苷酸的生物分解和生物合成过程,调控机制。

难点: 核苷酸的合成过程

(一)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核酸水解成碱基、核糖的过程,核酸酶的作用,嘌呤碱和嘧啶碱的分解

(二)核苷酸的合成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核苷酸的补救合成,脱氧核苷酸的合成,胸腺核苷酸的合成

第十二章  代谢调节

要求:了解代谢过程中的不同层次的调节方式及意义。重点了解原核细胞转录的操纵子原理。

(一)代谢调节的类型

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二)激素对物质代谢调节的作用机制

(三)细胞水平的调节机制

反馈抑制,细胞水平的诱导与阻遏调节机制

 

第十三章    DNA的合成

要求:了解DNA合成的基本特性和生物学意义;掌握DNA复制的机制和过程;了解DNA损伤修复的基本要点。

教学难点: DNA复制的特性和复制机制。

(一)DNA的复制

DNA的复制特性,半保留复制,复制位点,复制反应的特性,复制反应所需要的酶

(二)DNA复制的机制

(三)DNA的损伤修复的方式及意义

第十四章    RNA的合成及加工

要求:了解RNA转录的基本特性,掌握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过程。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基本特点和过程。了解基因转录调控的意义,真核生物转录后的加工方式。了解RNA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方式。

难点: 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过程

(一)RNA的合成

RNA合成的特性,以DNA为模板,对模板的选择性

RNA合成的启动子和转录调节因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RNA的合成

(二)RNA的加工过程

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拼接和修饰,RNA编辑

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要求:掌握蛋白质合成中三种RNA的作用,遗传密码的特性,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了解真核生物蛋白合成的基本要点,蛋白合成后的运输过程。

(一)细胞质RNA在蛋白合成中的作用

遗传密码及特性,tRNA的作用,反密码子的识别和氨基酸结合识别,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氨基酸的激活,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真核生物蛋白的合成

(三)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和运输

第十六章 基因表达调控

要求:掌握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不同层次上的调控机制。

难点: 乳糖操纵子模型和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一)DNA的结构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二)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三)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

染色体水平、DNA水平和转录水平上的调控,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翻译后蛋白质修饰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第十七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

要求:了解分子生物学主要和重要的技术和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 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分子杂交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应用

(二)分子杂交技术及应用

(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四)基因编辑技术

(五)常用的RNA研究技术

第十八章  基因工程

要求:了解DNA重组的基本程序,常用的基因工程载体的特点及应用,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

难点: 表达载体的结构和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

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的定义,理论依据及技术特点;

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

(二)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

分子克隆载体的基本要求;常用载体的结构特征及其特性;文库构建和目的克隆筛选

(三)基因克隆的步骤和应用

(四)外源基因的表达

原核生物表达载体的条件和表达方式,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系统

生物学综合:

动物性部分:

第一章 概论

(一)生命活动;(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三)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水平;(四)动物的体形;(五)动物的发育;(六)动物分类基本知识;(七)化石和地质年代。

第二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原生动物;(二)多孔动物门;(三)腔肠动物门;(四)扁形动物门;(五)线虫动物门;(六)轮虫动物门;(七)环节动物门;(八)软体动物门;(九)节肢动物门;(十)棘皮动物门;(十一)脊索动物门。

第三章 比较动物生理

(一)循环;(二)呼吸;(三)排泄与水盐平衡;(四)体温调节;(五)激素;(六)生殖;(七)神经与感觉。

第四章 动物生态及分布

(一)动物生态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二)动物与环境;(三)种群生态;(四)行为生态;(五)生活史对策;(六)群落生态;(七)生态系统;(八)动物的分布。

第五章 动物的进化

(一)动物进化的证据;(二)进化原因的探讨;(三)动物的重要进化历程;(四)动物进化型式与物种形成。

第六章 野生动物保护

(一)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二)野生动物现状;(三)野生动物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四)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

 

植物学部分:

第一章 绪 论

⑴ 生物分界的原则和现状。

⑵“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意义及学名的正确书写。

(3) 学名的书写规程。

(4)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以及植物学与今后工作的关系。

第二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⑴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⑵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⑶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

(4)了解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意义。

(5)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价值。

(6)种子植物组织的类型及特点,各类组织在完成特定生理功能过程中的相互依赖与配合。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⑴营养器官其结构与功能和生长环境的相互关系。

(2)根尖的分区及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一致性。

(3)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特点。

(4)单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的特点。

(5)茎生长变粗过程中形态与结构的变化。

(6)叶的基本结构及不同生态环境下叶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的适应性变化。

(7)叶迹、叶隙、枝迹、枝隙的形成过程及特征;熟悉根与茎维管组织过渡区的转变方式。

(8)营养器官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及顶芽与腋芽的相互关系。理解“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辩证关系。

(9)营养器官的经济价值。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⑴花是适于繁殖的变态短枝,它由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构成,并可发育为果实和种子。

(2)花药和花粉粒的结构,了解小孢子的形成及经过两次有丝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

(3)花药和花粉粒的结构,了解小孢子的形成及经过两次有丝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

(4)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5)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种子的结构和果实的主要类型,了解种子和果实对传播的适应。

第五章 藻类植物

⑴藻类是一群起源早、植物体结构和繁殖方式简单、大多水生的原植体植物。

(2)藻类植物的分门主要依据:植物体的形态,细胞核的构造,细胞壁的成分,载色体的形状和结构、所含色素的种类,贮藏物类别,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位置和类型,繁殖方式及生活史类型等。

(3)认识各门藻类的代表种类及特点。

(4)藻类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原始性及演化规律。

(5)藻类植物生活史类型的多样性与系统演化的关系。

(6)藻类植物在分类系统上的位置。

(7)通过学习理解植物界由水生向陆生,低等向高等,简单向复杂的演化规律。

(8)藻类植物的经济用途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第六章 菌类

此章节不在植物学中考核。

第七章 地衣

此章节不在植物学中考核。

第八章 苔藓植物

⑴苔藓植物的世代交替过程。

(2)苔藓植物“根”、“茎”、“叶”的特点。

(3)苔藓植物归属于高等植物的依据。

(4)苔藓植物精子具鞭毛、受精作用离不开水的生物学意义。

(5苔藓植物的3个门。

(6)苔藓植物起源的两种解释。

第九章 蕨类植物

⑴蕨类植物是孢子体世代占优势的有胚孢子植物的含义。

(2)中柱的主要类型及其进化意义。

(3)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不产生种子、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在进化过程中的地位。

(4)蕨类植物门5个亚门各自的特征。

第十章 植物的系统发育

⑴植物进化中各个代和纪的顺序及其相关的植物类群。

(2)植物界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大的进化规律。

(3)植物有性生殖方式的进化方向。

(4)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的相互关系。

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

⑴裸子植物世代交替的特点。

(2)裸子植物不同于蕨类植物、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特点。

(3)胚珠形成种子的意义。

(4)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的代表植物及其特征。

(5)裸子植物可能的起源与演化路线。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

⑴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极度简化并寄生于孢子体;具有真正的花;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发育为种子和果实;有双受精现象,胚乳的染色体为3n。

(2)被子植物的形态术语,并在实践中掌握检索表的使用。

(3)重点科及其相关科的特征。

(4)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各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

第十三章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⑴不同环境下植物的多种适应性。

(2)植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有改变还境的反作用。

(3)植物与周围生物(尤其是昆中)的密切关系。

(4)不同生物相互作用的各种形式,特别是它的最高形式。

微生物学部分:

 

绪 论 微生物与人类

(一)什么是微生物;(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五)微生物及其分科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一)细菌;(二)放线菌;(三)蓝细菌;(四)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一)真核微生物概述;(二) 酵母菌;(三)丝状真菌——霉菌;(四)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一)病毒;(二)亚病毒因子;(三)病毒与应用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一)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三)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四)培养基;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微生物的能量代谢;(二)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三)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四)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一)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二)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三)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四)微生物培养法概论;(五)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二)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三)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四)基因工程;(五)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二)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三)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四)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一)传染;(二)非特异性免疫;(三)特异性免疫;(四)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五)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一)通用分类单元;(二)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三)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四)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① 命题题型:

生物化学: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称解释、问答分析题。

生物学综合:名词解释、选择填空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③命题大纲:参考官网公布自命题大纲      

 

复试科目

根据各个方向的不同略有不同

 

总成绩计算方法

(初试成绩➗5)✖60%+复试40%=总成绩

 

官方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第四版上下册

动物生物学部分指定教材:《动物生物学教程》,左仰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植物学部分指定教材:马炜梁主编,《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二版。

微生物学部分指定教材:《微生物学》,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四版。

 


院校考情 | 云南大学生物学专业338/905考研信息最全汇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