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春信农业羊肚菌温室大棚种植技术要点
云南春信农业羊肚菌温室大棚种植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羊肚菌品种主要是“云南春信农业羊肚菌”和“天梯毛羊肚菌”,这两个品种所需的生长温度各不相同。“云南春信农业羊肚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抵御高温,更适合在温室种植。而且,“梯棱羊肚菌”对子实体的分化期适当的低温非常敏感,子实体分化期低温不足或温差不足,难以完全分化该子实体,对羊肚菌的产量有非常严重的影响,生产实践过程中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因此,在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方面,应充分考虑其气温高于露地的特点,根据羊肚菌的温度,适应性不同,选择“云南春信农业羊肚菌”作为温室大棚栽培的品种,获得稳定产和高产。2.选择种植时间
温室大棚栽培技术很难同时兼顾羊肚菌播种、子实体分化和生长期各时期的温度。在羊肚菌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发育后期的高温对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影响最大,蘑菇出来时出现高温环境,不仅会影响子实体的生长,还会影响土层中子实体的分化,出土蘑菇体可能会出现早衰或腐烂的情况。由于缺乏子实体原基分化所需的低温刺激,导致子实体分化少或未分化,导致蘑菇布局减少,羊肚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另外,播种机的高温会影响羊肚菌菌丝的生长,一般羊肚菌的菌丝可以在4~ 32的环境下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 20。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难同时兼顾播种时间和子实体分化生长时间的温度。由于播种机的适当高温对羊肚菌产量的影响小于子实体分化生长期,因此对羊肚菌的温室栽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前播种时间,仓内温度达到25时开始播种,因此可以为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提供更长的时间。

3.搭建遮阳网
由于黑色遮阳网具有较强的吸热型,如果将其铺设于棚膜上会明显提高棚内的温度,因而羊肚菌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所需要的遮阳网不可以直接铺设与棚膜上。对于单体棚,可在其棚边加设立柱,保证柱高以及棚顶高一致,使遮阳网形成平棚,仅仅与大棚的棚顶进行接触。对于多个单体棚,则需要将遮阳网固定在各个棚的棚顶,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使棚内的温度明显降低,将边膜以及端膜卷起以后可以保证良好通风。
4.仓库内环境控制
(1)温度。羊肚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适宜温度不同。蘑菇出来后地表温度不得超过28,因此羊肚菌出来后,表面最高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发生超低温时,应立即进行闭幕保温,发生极端高温时,应立即采取相关仓库内外冷却措施。仓库外设置喷雾设施,可以有效解决羊肚菌出蘑菇中午温度高的问题。结合喷头的水压及喷头大小,在间距适中的位置设置高喷头,中午最小的温度较高时间歇喷雾,对降低仓库内温度有明显效果。
(2)水分。羊肚菌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应结合具体需求提供适当的水分。羊肚菌菌丝生长阶段要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45% ~ 60%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要将大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70% ~ 90%之间。
(3)空气。羊肚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空气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羊肚菌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没有明确的要求,但在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阶段对空气更敏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时,子实体会出现瘦、畸形、甚至腐烂的现象。因此,在羊肚菌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阶段,要加强对温室温室的通风。
5.病虫害防治
羊肚菌由于环境条件的不便,很容易引起生理性病害。羊肚菌的温室大棚栽培通常不会发生侵害性疾病,因此要重点预防仓库内的环境条件。羊肚菌的主要害虫有蓟马、蛞蝓和黄曲跳甲等,其中黄曲跳甲和蓟马造成的危害很轻,因此害虫防治的主要任务是诱食蜗牛。短蛸主要在出土后对子实体造成危害,应结合短蛸昼夜出的特点,实施诱捕法,每2米放置一片放有4多聚套装颗粒的菜叶,引诱短蛸取食,进行预防治疗。在这个过程中,要停止浇水一到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