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大孙秀文:抗抑郁症药物要吃多久才起效?

孙秀文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特聘专家孙秀文,曾任职于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并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专注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工作30余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曾在《中华医学会杂志》,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内科医学杂志》发表多篇毕业论文,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擅长运用内科诊疗技术与精神、心理诊疗技术相结合。对治疗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及精神科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具有丰富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治疗和康复经验。
行医格言
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常常会有患者朋友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医生开的药物我已经连续服用了10多天,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是不是应该换一个医生看看?
其实,抗抑郁药物的起效时间是因人而异的,快的大约一周,一般情况下需要几周的时间。

在起效之前有时会出现副作用,患者可能会因此十分痛苦,但请再坚持观察一段时间。
抗抑郁药物包括针对不同症状的多种药物。有的药物疗效不错但起效较慢,有的药物起效很快却很难使病情好转。此外,还要考虑是口服效果不好,等等。
而且,患者情况不同,药物的起效时间也就不同。在服用抗抑郁药物之后,有的患者会出现嗜睡的情形,而有的患者会睡不着。

医生会在仔细斟酌这些情况的基础上来决定药物处方。
因此,在开处方时,医生会在对患者的病情充分了解之后,结合经验和知识,来决定比较妥当的处方。
在治疗的最初阶段,常常是医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经验性用药,因此,在实际服用药物之后,疗效不明显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时,患者盲目认为医生不行,还为时过早。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放弃治疗,定期复诊是抑郁症康复的关键。
定期复诊和医生保持联系,请医生来全程评估病情、指导用药,才能最大限度保证疗效。中途退出治疗,会加大复发的可能性。
很多患者习惯于在症状好转后就因担心副反应而减量或者停药,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减药或停药而复发再去寻求医生帮助的人比比皆是,还得从头开始治疗,得不偿失,且复发次数越多,治疗的难度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