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情感价值——写在“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始于1996年4月23日,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自西班牙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
“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贡献的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

◇ 读书到底为什么?
我们从小就开始读书,应试教育把“读书”这件事玩坏了,让人产生“无趣”“嚼蜡”的联想。应试式读书非常功利:为了升学、考公、为了晋级...许多人从来没有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当一件事情变得如此功利,注定要遭到厌恶或痛恨,让人想远离。
但再细想,似乎还有几本书陪伴过青葱岁月,它与考试无关,可能是小说,可能是散文随笔,可能是漫画,是“小王子“?是“蛤蟆的油”?“小时代”?“四大名捕”?它们曾让我们身心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烦恼,和正事......读书烦,读书好,读书是如此矛盾的一件事情。
有趣的书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出现,陪伴我们的心灵,这就是读书的情感意义和目的。
“阅读”像是遇到一个朋友,她温柔、稳定,能耐心等待和陪伴,与她相处有持久的味道,如同你如今依然能回忆起当年读书的感觉。和她在一起,能产生心流,进入你和她的“元宇宙”。
阅读具有情感价值。

◇万花筒式阅读
咨询师的第一兴趣是从事心理咨询,和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但作为知识的延伸,我们也有第二阅读兴趣,就是万花筒式的阅读:多元,缤纷,不设限。这个栏目在今年会推荐一些我们读过的,或专业或不那么专业,但一定是有趣的、曾经打动过我们的书。
特别希望你跟我们互动:告诉我们你对这些书的看法,你喜欢它吗?告诉我们你喜欢的书,你想推荐给大家的书,和你的读后感。通过阅读分享,想遇见同频的你。
最后,在世界读书日,愿开卷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