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宫和也《坐着轮椅飞上天空》观后感

先说这部电影给我的启发。
赠与是人生意义的一个体现。男主最开始不想接受别人帮助,并以母亲受别人帮助得到钱而感到羞耻。事故后,男主行动不便,不得不接受医生护士的帮助。出院后,母亲说他行动不便,到了社会上要去接受别人的帮助,他还是不屑。然而,母亲离家出走,病友自杀,男主想不开也想自杀,于是打算自杀前体验一下自己以为耻的“接受别人帮助”。结果,围观的人用语言鼓励他,自杀没有成功,他反倒发现,那些帮助他的人都很开心,甚至帮他推车的流浪汉还说“我这种人也能派上用场了”。受心理医生邀请,他去了医院,心理医生说出男主正在因没接病友电话病友自杀而感到自责,但没告诉男主接下来应该怎么摆脱这个心情,却让他与想自杀却被救上来的母亲见面。“责备”母亲一番后,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跟当年自己母亲类似,因家暴而带着孩子出来想自杀的少妇。他让少妇帮他扶轮椅,并带着少妇和孩子看流星,少妇最终放弃自杀的念头。而故事的最后,男主也开始学习心理学,并帮助曾经和他一样想自杀的人回归正常生活。
不要永远对身边的人产生怀疑,该信赖的时候就信赖、该求助的时候求助。人是社会属性的动物,求助也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纽带的方法。而且联系第1点,被求助的人通过赠与体现着自己的生活价值。
走出精神内耗。电影中的精神内耗主要体现在3个“伯仁因我而“死””的事。
(1)男主认为自己没接病友电话,导致病友当天晚上就自杀
(2)女店员认为自己应该去死,而不是孩子死亡
(3)男主母亲认为自己没本事,导致男主残疾
而这种无尽的羞愧或是后悔只是自己把事实放大的结果,自杀也无法解决问题。
谈谈这部电影的缺憾。
出院后对与他斗殴的人的嘲讽,这段剧情没有意义。虽然剧情仍要符合男主爱对周围人吐槽的性格,但也要考虑男主当时的身体状况。刚出院就去刺激人家,最惨的下场就是再一次被打进医院,甚至被打死。我想刚去鬼门关闯过一回的男主不能再去一次吧。这里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男主远远地看着他们,自己叨咕一句:“我已经进步了,四个月过去了你们还这样”,然后不屑地离开。
没有谈母亲的结局。跟母亲对话那里,男主虽然对母亲说“我的母亲死了”“初次见面”但我想他并不是希望这辈子不在于母亲联络,我觉得他还是希望母亲能回来,他心里也没有愧疚。而且后来他在劝想自杀的少妇,还用的是母亲曾经说的话,我想他曾经以为耻的某些母亲的观点,现在已经认为是正确的。但母亲后来为什么没回家,她去哪儿了?没有交代。
上户彩饰演的角色工具人属性太明显。她曾经未婚生子,男友还卷款逃跑,孩子后来也死了。她总觉得孩子因她而死,她自己不配活着,每天都装作阳光开朗的样子来暂时摆脱痛苦。这次辞职,仅仅为了心理治疗?治疗得的结果如何?有没有去找下一个工作?电影最后什么都没交代。
我认为2, 3两点可能是时间限制没有展开?24H节目的电影时长要求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