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女性——“隐型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2020-09-19 01:23 作者:非人鬼SeanXu  | 我要投稿

 我国女性被称为“隐型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以说丝毫不为过——从人口计算,能生产GDP并带来消费的20-60岁女性,中国有4亿。而这四亿人,每年掌控消费支出达到10万亿人民币,约等于英国+德国+法国零售市场的总和。女装作为女性消费支出的大头,占比能达到60%。但在中国,却始终未能跑出像ZARA一样的头部品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中国女性挣钱多但花钱少?
美团CEO王兴对中国消费市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但中国女性真的能花钱吗?首先,中国女性拥有世界领先的赚钱能力。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超过70%,排名世界第一。2019年数据显示,女性对我国GDP的贡献占到41%。但是我国女性人均花钱却远远落后。中国服装消费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我国人均女装消费约98.9美元,美国、日本等等发达国家女性平均消费是我国女性的2.5-4倍。
 
*中国女装不善变
我国女装市场规模庞大,由于女性群体有着更高的审美追求和时尚敏锐度,其对于服装的需求远大于男性。但我国却始终没有诞生Zara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女装品牌,原因何在?
1️⃣女人善变,女装更善变:我国女装品牌具有强烈的区域色彩。不同的穿着习惯、体型气质,以及对国际流行时尚的不同接纳程度,均加深了女装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导致女装市场区域特征突出,品牌全国影响力有限。
2️⃣女装一大抄:同质性强、品牌没特色。女装行业整体的设计力量较为薄弱,服装行业设计水准的落后和女装设计人才的匮乏是主要原因。同时,国内女装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模仿现象严重,缺乏个性和独创性。
3️⃣谁便宜买谁:由于产品缺乏差异化,品牌竞争演变成了终端的促销战。这也导致了消费者对女装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女装市场份额很不稳定。
 
*想成为“中国版ZARA”困难重重
在所有上市的中国女装公司里,曾经最接近“中国Zara”,是拉夏贝尔。2017年,拉夏贝尔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排到了第一名,不仅高于Zara,还比优衣库高出了0.1%。而这却成为拉夏贝尔仅有的高光时刻:
1️⃣ZARA每年生产约12000款衣服,每个店平均每周上两次新款,并靠款多量少的销售策略吊足消费者的胃口。而拉夏贝尔在款式多样、快速反应上无法与Zara比拟,时尚度也较低。这导致拉夏贝尔库存不断积压,现金流也因此承压。
2️⃣拉夏贝尔采取重资产模式,通过不断开店实现快速扩张。以直营为主的拉夏贝尔在高速扩张之下出现了资金紧张,在服装零售行业销售额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人工、租金等成本的上升对拉夏贝尔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3️⃣多品牌战略的失败也给予了拉夏贝尔重重一击。2012年,拉夏贝尔明确提出“多品牌、直营为主”的发展战略。但这些品牌同质性强,但给消费者体验差异化不大。在主品牌不强的情况下贸然多元化,反而成了“东施效颦”。最终,“中国版ZARA”拉夏贝尔走向倒闭,成为中国女装行业的缩影。

中国女性——“隐型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