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熊海军驱逐舰介绍-塔什干

在建造列宁格勒级和明斯克级驱逐舰的过程中,毛熊深刻认识到了自身造舰技术能力的不足,于是决定请外援帮忙。他们先是看上了法国空想级,但是法鸡的超高价格是苏维埃无法接受的,故转向意大利求援。1935年9月,苏联船舶建造局与意大利奥德罗-德尔尼-奥兰多船厂签署了建造合同,由后者建造一型高速侦察舰,并提供图纸,数据以及后续同型舰建造的技术援助,武装部分则有苏联自行完成。该舰被命名为了塔什干。

建造过程
1937年1月11日,塔什干号在位于利沃诺的奥兰多船厂开始建造;1937年12月28日,该舰整体建造工作结束正式下水;1939年4月18日,塔什干被交由苏联红海军驾驶回本国,之后该舰进行了武器安装与实验工作;1939年10月22日,正式进入黑海舰队服役。

性能数据
舰员:250人
标准排水量:2840t
满载排水量:4160t
舰艇尺寸:139.7m×13.7m×4.2m
动力:4座亚罗锅炉,2台帕森斯蒸汽轮机;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26000马力;双轴
续航力:5030海里/20节
最大航速:43.5节

武器配置
3座双联装130mm Б-2ЛM舰炮;
1座双联装76.2mm39К高射炮;
6门37mm 70К 高射炮;
6挺12.7mm 高射机枪;
3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两座深水炸弹投放器外加84枚水雷;
OG-3M双光学测距指挥台;
伽利略火炮/鱼雷射击指挥仪
服役历史
塔什干服役后,由于该舰涂上的是意大利海军传统的天蓝色涂装,而一般苏联海军舰只普遍采用暗灰色涂装,所以这艘独一无二的大型驱逐舰也被很多黑海当地居民称为蓝色巡洋舰。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塔什干立刻被调往塞瓦斯托波尔。
当年8月29日,塔什干号与红色乌克兰号巡洋舰、乖巧号、伏龙芝号和邵武勉号驱逐舰以及七艘鱼雷艇和一艘扫雷舰护送着阿布哈兹号运输舰和莫斯科号油船驶抵敖德萨。

在抵达敖德萨之后,该舰立刻对德国陆军炮兵阵地发动了轰击,但这也德国空军的注意。三架Ju-88轰炸机击伤了该舰,使她不得不返回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造船厂进行维修。
修复完毕后的塔什干号转而率领灵敏号和才能号驱逐舰护送阿纳斯塔斯·米高扬号破冰船以及图阿普谢号、萨哈林号和瓦尔拉姆·阿瓦涅索夫号三艘油船撤离黑海地区前往远东。

1942年6月27日,塔什干号搭载着2300余名伤员、难民和已部分受损的珍贵全景油画《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1854~1855》从塞瓦斯托波尔撤离,过程中再次遭到德国空军重创。

1942年7月2日,停泊在新罗西斯克港内准备接受修理的塔什干号遭到德军第七十六轰炸机联队第一大队30余架Ju-88的集中攻击。该舰被两颗250公斤炸弹命中艏楼和机舱附近,另有两颗炸弹命中艉部。该舰直接坐沉在港口内,共有76名舰员阵亡,77人负伤。后来红海军试图打捞该舰,但由于德军不断袭扰不得不放弃。

在塔什干一年的战斗生涯中,该舰共完成27000海里的航程,护送了17艘,转移了19.3万名军民和2538吨物质,击毁了1座机场和6个炮兵阵地,击落击伤13架飞机并击沉1艘鱼雷艇。

1944年8月,塔什干号的船体被打捞上岸,但已失去修复价值,只得被拆解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