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一张武侠风格的稿子,给大家演示一下这类风格的拼稿流程及后期调色思路。
最终成品展示
一、前期构思
在学习初期,经常会遇到:脑门一拍有了一个想法,但到执行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或是没办法更深入地执行,最终选择放弃。
这就是我们阅历不够,练习较少的原因。
所以,在前期,作图前都要去寻找大量优秀的参考来支撑我们的想法。
二、查找参考
比如要做这种中国古代,有点武侠感的合成,就需要去看一些类似的图片。
看看古代建筑是什么样的、窗户的结构、房檐的装饰、街道上会有什么东西、地面是什么样的感觉......
有了这些参考后,在搜集素材和场景搭建的时候,思路才会更加清晰,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一些低级错误。

这些图片不仅能了解到建筑的构造、装饰,还能让我们比较直观地感受不同透视、景别下的整体视觉效果。
对参考图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去思考自己脑中的画面适合以什么样的透视视角去展现。
三、绘制草图
对自己手绘没信心或者是真的不爱画的话,可以直接去扣取一些临时素材进行简单的拼接,在自己能看懂的情况下,用来充当草图。
参考图里的这张图片透视感觉不错,不会十分夸张,这样的素材比较好找,同时,画面的纵深感也很强。于是以这张透视作为参考来绘制草稿。

这里,为了能露出更多天空的部分,将视角稍微改低一点点。

是不是有一种电影分镜头的感觉~
四、素材收集
确定好草图,就开始收集素材。
古代的这类建筑不像现代建筑的素材那么好找。而且很多这类的房屋图片都是经过翻新或是仿造的,难免会有很多翻新痕迹。比如:窗户的玻璃、房子上的玻璃等。
所以在查找素材的时候,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只要一张图片里的局部比较合适就可以留着作为备用。尤其是有一些房子的细节很少,没有太多的装饰物,也需要我们后期手动进行添加,
这里给大家展示一下部分使用素材。

有一些小的装饰素材以及烟雾素材由于经过大幅度处理,未保存原来的图片,所以会在拼稿和后期部分为大家进行展示。
五、场景搭建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进行场景搭建。这也是平时在做合成的时候,最耗费时间的环节。
一般我们会先拼出整个画面的大框架,然后再往里面添加细节,不断地深入、完善,就像平时画画一样,先整体再局部。
按照之前画好的草稿先把地面与两侧的房屋框架放好。

如果没有合适的完整房屋素材,可先用矩形工具将房子结构简单表示一下,后期通过贴材质与拼接的方式去完善。
一定要注意透视的准确性。关于透视如有不理解的小伙伴,可翻看我们之前的教程,这里不过多赘述。

这里给大家看一下房屋大框架的简易拼接过程。
分别拼出墙体的两面之后,用台阶与墙角素材遮住抢地的底部,然后放上之前找的二层房檐素材。

注意一下墙体拼接的时候,钻纹的走向要根据透视来调整。很多同学材质贴的奇怪就是因为纹理的走向出现了问题。

按照这种方式将右侧的房屋框架拼好,远处的房子因为透视原因在画面中很小,所以对于远景素材的要求不需要太严谨,只要看上去和谐就行。
这里可以看到在远景处用的素材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局部,甚至还有现代装饰。素材变形也很严重。但是由于它很小,这些瑕疵就全部被掩盖住了。

继续加入天空,用一些远山、城门楼素材遮盖一下天空素材里自带的金字塔。

这样整个场景的大框架就完成了。接下来就将主体人物放进去。

加入人物后,画面立刻就有了一些故事性。
两个男人在小巷子里剑拔弩张,莫不是要上演“街角Play.avi“?
被打的人头上戴着斗笠,而前面这位什么都没有,显得没有排面。所以挑选一张斗笠素材加到人物背后,顺便加了一把出了鞘的宝剑,圆一个三刀流的梦。

基本的大框架弄好后,开始进行装饰物与细节的拼接。
现在画面中的墙面,大多数都还是光秃秃的。把我们从其他地方抠出来的门窗选择合适的位置贴到墙上,补齐房屋的结构。
一定要注意透视、纹理的走向。

因为这个房子要大一些,所以可为它多添加一些装饰,比如:门柱。

拼完房子别忘了地面。现在的街道上除了我们的主体人物以外,什么都没有。而我们平时看的古装剧,大街上总是会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草垛、柴火、马粪等。
实在想不出来,可边看电视剧边找灵感。

水缸、坛子、木头车轮、簸箕......以这些元素为基础,发散思维,收集类似的素材用来丰满我们的画面。
细节较多,质感较好的素材可放在中近景区域进行展示;质感较差,装饰感不够的素材可以放到远景部分,起一个单纯的陪衬作用。

到这里我们的场景搭建工作就已经全部完成。
虽然看上去好像拼拼凑凑,但实际上背后的艰辛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一页页地翻看素材网站,反反复复的尝试,一次次地透视修改...
六、后期调整
之前的教程有说过,先不要急着动手做后期,要先分析画面当中存在的问题。
但在学习初期,我们的阅历和观察力都还不够,比如统一黑白关系这一步。
很多同学提到过:我知道受光的区域应该亮一些,背光的区域应该暗一些,但是亮到什么程度,暗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
此时,需要打开我们收藏的灵感网站,为稿子后期的调整去搜集一些光影、色调的参考。
参考图不一定要找合成类的作品,只要适合我们的画面,游戏原画、CG、3D作品甚至是绘画作品都是可以的。
可以找一张,也可以多找一些,参考局部来调整。

这里做的是一张中国武侠感的合成,所以找了一张类似三国时期的游戏原画作品,不论是透视、构图还是房子的类型以及人物的服装,都与我们的场景有相似的地方。
于是决定参考它的大感觉来进行作品的后期处理。
七、黑白关系
就像摄影一样,是先有的黑白照片,后有的彩色照片。即使到了今天,依旧有大量的摄影师和爱好者沉醉在黑白世界的影像中。
黑白关系的好坏影响到整个画面的视觉呈现。所以我们后期调整的第一步就是处理画面的黑白,也就是明度。

在图层的最上方新建一个黑白图层,去掉画面里的颜色。可以看到参考图中相同层级的暗部与亮部都非常统一。从远到近,画面的对比度由低至高,层次分明,很有空间感。
而我们合成的画面,每个房子的明度都各不相同,受光与背光的区域也没有进行逻辑区分,一眼看过去完全找不到重点。

所以,先将画面中的明暗面区分一下。
参考图中的光影来源于画面右侧光从两个房子之中的缝隙照进来,前景区域几乎全部处在阴影之中。而正好我们画面左侧的房屋之间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间隔,所以将光源定在左侧,以相同的方式照射进来。
根据这一点,可大致地区分出画面当中的亮部与暗部,即受光与非受光区。

按照上述逻辑,用曲线分别对每一个元素进行调整。如果不知道调到什么程度合适,可以在黑白模式下与参考图进行对比,看上去差不多就可以了。


调整后,整个画面就通透了很多。洒在人物背后以及车轮上的阳光也会让观者对画面外的空间有更多遐想。
到这里,对黑白关系的处理就告一段落。如后续发现有遗漏,再回到这一步补上就好。
八、调色润色
黑白关系处理好后,就可开始颜色的调整。
按照之前参考图来看,人物与地面暗部区域偏向蓝紫色调,天空的部分呈现青蓝色的灰调,而地面与墙面等被阳光直射的亮部区域则是很明显的黄色调。整个画面的颜色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饱和度都很低。

因为参考图中的色彩偏向有些过于单调,所以我们主观性对高光与阴影色调进行适当强化,让色彩倾向更明显一些,这样有助于我们画面的情绪传达。
在这里,先从暗部颜色开始调整。因为整个画面的饱和度都很低,即使色相上差异较大,看上去也不会特别奇怪,所以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
类似前景的黄色竹篓、马车这类特别突兀的素材,可先将黄色饱和度适当去掉,然后用色彩平衡在上面加一些与其他阴影区域相似的蓝调。

由于画面中小元素太多,且局部调整幅度太小,这里就不一一展示。这里给大家展示一下上面这个窗户的调整参数,其他素材的思路都是大同小异。

阳光直射的区域想要一些黄色调,以这个房子为例,先将原有的饱和度适当降低,然后用可选颜色在中性色里加一些橙黄色。
可能看上去没有以前一些教程的后期变化那么夸张,但我们后期的原则是:一切为画面的视觉表现、情感传递服务,不要为了后期而后期。

颜色调整后,再来分析一下画面的问题。还记得之前提到的空间感吗?也就是前后关系。
现在,画面的元素与元素之间由于过于统一,反而缺少了一些层次感,前后关系不够明确,所有的东西都是黏在一起的。

这时候就要使用传说中的烟雾大法。在前后关系的素材中间添加烟雾,以达到分割前后素材的目的,营造空间感,加强画面氛围。

对于一个武侠风格的画面来说,现在的街道好像有点太干净了,并且缺少一些动感。我们可以找一些沙土地的素材,去色之后将图层模式改为柔光,为地面叠加一些砂砾。

再去花瓣或站酷海洛等素材网站,下载一些尘土、烟尘类的素材,最好是那种有一些迸发感觉的调整好大小,添加到画面底部,作为前景的遮挡。图层模式要改为滤色模式。

现在,画面的后期就基本处理完了。如果画面还差点感觉的话,最后就将画面整体在CameraRaw滤镜里再统一处理。
处理思路:增加整体对比度、提亮阴影还原暗部细节、增加橙色饱和度让高光颜色更加饱满、为阴影部分增加蓝紫色调,最后适当锐化并压暗四角,稿子就完成啦~


回想一下整个过程,
从草图绘制和素材搜集开始,我们要查找参考,素材选择上要符合画面透视,找不到时可多观察局部内容,看是否有能用来做拼图的地方;
贴材质的时候要根据透视来调整纹理的走向;
后期调色时要有色调参考;
优先处理黑白关系,先黑白,再颜色;
不要过度后期,要适可而止。
以上,就是一个合成作品的全部流程。希望大家看在如此有诚意的技巧分享上,后续一定要动手练习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