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考情分析及预测

2023-08-10 09:56 作者:434国际商务笑开研  | 我要投稿

标签:北京   985  396    英一/俄语/日语 

一、最新数据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公布的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分两个院校进行招生,

经济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国际商务专硕招收拟公开招考人数统考生为54人。

学费:2万元/生·学年

学制:2年授予

学位: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01国际商务    02互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公布的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分两个院校进行招生,

商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国际商务专硕招收拟公开招考人数统考生为16人。

学费:25000元/学年

学制:2年授予

学位: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

23年最新招录数据分析

2020-2022年考情分析

由近年复试线来看,两个学院的报考难度是差不多少的,但是经济学院招生人数是商学院的2倍左右,23年商学院招生人数有所减少,拟录取人数只有17人,经济学院与往年无差别,拟录取人数为55人,相较来看经济学院招生人数更加稳定。

二、专业课参考书目及考试内容

经济学院——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  

③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商学院——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官方不指定参考书目,结合历年考研真题推荐看以下教材

①《国际商务》韩玉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国际商务》希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

③《国际金融》姜波克,第五版

④《宏观经济学》,高鸿业(选看)

2023真题(回忆版)

人大国际商务专硕考试题型比较固定,一般为:

简答题: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论述和计算:3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

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总体来看,人大国际商务专硕考卷简约而不简单,既有基础性的简答题,也有超有难度的案例分析题,需要同学们全面、深入、灵活的学习。

三、复试及录取办法

经济学院

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3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

2.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

3.笔试分为专业综合课笔试和外语笔试,其中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  2 小时;外语笔试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  1 小时。


复试总成绩的计算:

复试总成绩=专业综合笔试成绩+外语笔试成绩+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外语面试成绩

2.加权总成绩的计算:

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

商学院

2023年我院国际商务硕士(MIB)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综合课笔试及外语笔试:满分150分(其中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外语笔试满分为50分);

2.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  

3.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50分);

4.同等学力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单科满分为100分。加试科目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跨国公司经营管理。

录取原则

1.原则上要求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含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含30分)以上,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总成绩90分(含90分)以上,外语面试成绩30分(含30分)以上,同等学力加试成绩单科在60分(含60分)以上,各科目分别达到以上分数线即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

四、院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位于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为世界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亚洲校园、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截至2023年1月,学校设有39个学院,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深圳研究院等;开设本科专业85个;有博士后流动站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36.7余万册;有专任教师1970人;在学学生28649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1768人、硕士生11837人、博士生5044人。

五、发展钱途

2022年毕业生就业去向

2021年毕业生就业去向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考情分析及预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