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还是抑郁症?来看看关于躁郁症的解答吧!
躁郁症是一种情绪变化很大的精神疾病,病人有时候会非常亢奋,有时候则是会变得很抑郁。事实上,躁郁症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常见!
今天,我们给大家来详细介绍躁郁症的症状、成因、治疗方法,最后帮大家整理,要怎么注意躁郁症有没有复发。

【躁郁症是怎样的疾病?】
“躁郁症”在医学上其实有正式名称,叫做“双极性精神疾病”或是“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就是患者的身心状态,会很极端地在“躁”跟“郁”两种情绪之间摆荡变化。躁郁症最明显的特征,是会有“躁期”和“郁期”,躁期还可以进一步区分就“轻躁”和“狂躁(或称重度躁症)”两种状态。
很多人误以为,躁郁症的“躁”是指“焦躁”或“烦躁”,但其实那不是躁郁症的特性,躁郁症的“躁”比较接近“情绪亢奋、行为躁动”的意思。
在轻躁的状态下,患者可能会感觉自己文思泉涌、讲话铿锵有力、眼睛炯炯有神,整个人处在一个亢奋状态,但并不一定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
而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狂躁”状态,患者会变得话很多、精力旺盛,甚至可以几乎不睡觉;也很容易自信心爆棚,觉得好像什么事情都做得到,讲话的内容会很天马行空,也会做很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如:花大钱乱买东西、突然花大笔钱投资等等;跟别人互动的模式,也会跟往常不同,变得更慷慨热情,或是更爱与人争辩等等,容易影响到自己与身边亲友的人际关系。
不过,如果进入郁期,就会感觉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郁期的病征,就跟常听到的抑郁症很像。在身体的部分,活动力会下降、失眠、感觉疲累、话变得很少、思考与专注力都变差;而在情绪、心理层面,则是会感觉抑郁、情绪低落、提不起劲,也容易感觉到消极、悲观、自我价值感低落等等。"
躁郁症最常发生在20-30岁的年轻人身上,也有些人比较早,在初中、高中时期就发病。
那根据国外的研究,全世界大概有1%的人,在一生之中,躁郁症会至少发作一次;躁郁症并不是一种很稀有罕见的疾病。那么,我们要怎么知道自己或家人的状况,究竟是不是躁郁症呢?

【是躁郁症还是抑郁症?】
网上现在有躁郁症自我检测表,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了解自己的状况。躁郁症并不一定会有“郁期”的症状,但一定会有明确的“躁症”;有明确的躁期,才能算是躁郁症,不然就会诊断为抑郁症。
那这里也特别说明一下,很多人会疑惑,躁郁症的躁期和郁期的变化,跟“情绪起伏很大”有什么样的差别。
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持续时间”的长短。躁郁症的躁期或郁期,一出现通常就会持续7天以上,而且躁症的症状,会几乎24小时都会有;但一般的情绪起伏,同一种情绪持续的时间不会那么久,也不太会一直出现“躁症”的那些症状。不过,刚刚提到的这些都是比较概略的描述,如果不是很确定的话,建议还是去找医师来帮你做专业的评估。
【躁郁症的成因】
会患躁郁症,最主要的原因是大脑中“情绪调节”的系统出了问题。根据目前医学研究的了解,有一些风险因素,可能会提高躁郁症的患病几率。例如:基因会影响到疾病,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躁郁症,你也会有比较高的发病风险。
而在后天因素的部分,经研究发现,生活中的巨大压力事件,有机会诱发躁郁症,例如亲人过世、情感不顺、考试工作挫败等等;而睡不好、失眠的状况,也会影响情绪调节系统,提高发病风险。此外,某些脑部疾病、兴奋剂类型的毒品,或是部分的抗抑郁药物,也有可能会诱发躁郁症的躁期的出现。
总的来说,我们现在大概知道某些因素会让风险提高,但是确切导致情绪调节的系统出问题,引发躁郁症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光是知道“情绪调节”出问题,就已经足够让科学家找出一些治疗的方法了!
【躁郁症的治疗】
在躁郁症症状很明显的时候,医师一定会做的就是“药物治疗”,帮助病人尽快把症状稳定下来。那通常都会提供“安眠药”,因为无论是在躁期还是郁期,最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睡眠,睡不好的话,很难让情绪稳定下来。
再来,医师通常也会开其他的“情绪稳定”药物给病人服用,例如锂盐、抗癫痫药物等等。这类的药物每天都要吃1-3次,通过稳定的药物浓度,来稳定大脑情绪,所以会需要定期抽血,确保药物的浓度长期稳定。
不过,这类药物的药效发作比较慢,通常要吃好几周,才会开始慢慢发挥效果,病情稳定后,还要吃半年到一年以上。有许多人因为每天吃药,会觉得很麻烦,或是吃药常会被朋友、同事关心,而感觉有压力,再加上有副作用的关系,而会跟医师讨论改成使用“长效针剂”这种治疗方式。
长效针剂里面的药物成分通常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目标也一样是通过稳定的药物浓度,来“避免躁郁症复发”。
这类药物在血液里面的浓度比较稳定,副作用也比较少,通常只要一个月打一次就好,不用每天服药,比较不麻烦、也比较不会被他人问你在吃什么药,算是一大类可以稳定控制症状的药物。
至于自己或是家人适合哪一种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提出来跟医师讨论。但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方式,都是需要长期用药,所以也有很多人会问:躁郁症有可能根治吗?

【躁郁症能根治吗?】
事实上,躁郁症发作之后,再复发的可能性挺高的。如果没有好好控制,躁郁症有可能每隔几个月,或半年、一年,就复发一次。
虽然还是可以通过治疗,再次稳定下来,但是因为再度发病,而导致的财务问题,又或是学业、工作,还有亲戚朋友间的关系等等,都需要再花一次时间和力气去处理,很多时候,这些伤害甚至有可能会无法回复。
而长期稳定用药的目的,就是要让复发的频率尽可能降低,概念上,长期用药就像是在控制“慢性病”一样,让身体的状况维持稳定。有些稳定用药的病人,甚至可以拉长到十几年以上,都没有出现第二次的症状发作。"
有些医师也会建议,过了急性期之后,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以接受心理治疗,让临床心理师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病况、病征,甚至可能的复发迹象,进一步熟悉练习复发预防的技巧,也可以了解如果不幸复发了,在躁期或郁期,可以如何应对自己的状态。
那只要搭配稳定的用药,就躁郁症有机会好好控制下来,让复发可能性大幅降低。但要是真的不幸复发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如果躁郁症复发,该怎么办?】
通常躁郁症要复发,无论是躁期或郁期,很多人一开始都是“睡眠出状况”。躁期是很亢奋睡不着;郁期是很焦虑睡不着、睡不好、一直醒,或是很早就醒来,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慢慢恶化到情绪也有剧烈变化。
所以说,如果发现病人睡眠有状况,就要开始多注意。如果自己或是家人朋友躁郁症的病症越来越明显,或是怀疑躁郁症复发,就要尽快去看医生,让医生诊断、开药来稳定状况。
而且,会建议精神疾病的病人,都要“固定同一个医师看诊”,不要随意换医师。因为熟悉的医师最了解病人的状况,而且有时候虽然病人可能觉得不严重,但医师可以通过长期累积下来的信任,说服病人配合吃药或是住院。"
如果确定真的复发,医师除了会开药之外,也会建议病人要调整生活模式,尽量减少生活中的压力,避免再度诱发。那我们身旁的的亲友伴侣最重要的,就是给予病人陪伴和支持,鼓励他就医、稳定吃药,还有帮助病人重新建立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自信。

【写在最后】
有很多人会认为,精神疾病是心病,而“心病就要心药医”,所以觉得不需要去看医生、吃药。但是,精神疾病其实就只是“大脑生病”了。生病了去看医生和吃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特别是以躁郁症来说,急性期就是需要吃药来稳定,做心理治疗或是心理咨询,在这个急性期阶段的效果都会很有限。
虽然精神疾病不像感冒那样,很容易恢复,但只要好好配合吃药,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最后,提醒病人身边的陪伴者、照顾者们,除了病人自己,你们真的是最辛苦的人了。在照顾病人之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状况;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持续照顾和陪伴重视的亲友。
本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预约催眠疗愈,可在公众号上了解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