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好看的日本影视作品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处在中日关系的蜜月期,国内引进了不少日本文化产品,众多影视、动漫作品登陆大银幕与小荧屏。今日,梅梅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昔日的时光。
一、电影
日本电影属于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被引进的一批,那个年代日本电影还没有被好莱坞所击溃,在亚洲以及世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内观众接触日本电影有两种途径:最早是去电影院观看影片。后来电视普及、电影院逐渐没落,观众从在电视上看了不少日本佳片。
追捕
改编自小说《涉过愤怒的河》,本来是一部朴实无华的警匪片,亦排不上高仓健最好的作品。但在刚改革开放的大陆上映后,掀起了巨大波澜。高仓健这种铁血硬汉,立刻淹没了国内流行的奶油小生,一时间人们对男性主角的审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大、沉默、不够言笑,那种酷酷的感觉,成了新时代男性的追求。

人们还铭记了女主真由美那充满野性、敢爱敢恨的现代女性形象。真由美的披肩大波浪,成为了很多女性的首选发型。
80年底末的某届春晚,给《追捕》配音成了一个语言类小品节目,引发了当年的热议。其主题曲也多次被相声等所调侃。

【梅言梅语】
高仓健
日本重量级演员,年轻时以黑帮片出名,中年后,其成熟内敛的形象以及不断开拓的戏路,让其在商业片与文艺片之间游刃有余。晚年与张艺谋合作《千里走单骑》,张艺谋在多个节目中称赞其敬业精神:无论有没有他的戏,他都要在片场,从头跟到尾。无论银幕上,还是现实中,都是一位响当当的硬汉。
国内观众所熟知的,由他主演的影片,还有《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等。

人证
改编自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森村诚一的作品《人性的证明》,在国内也是引起巨大反响。

本片故意与传统的“母爱主题”反其道而行之,讲述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亲手杀死了儿子的故事。在当年的社会上引起了不小思想的冲击。
让人无法忘记的还有那首深情的《草帽歌》,每当音乐响起总能泛起一种种凄凉无助的感觉。

黑泽明影片
黑泽明亚洲电影教父,对内地导演影响深刻。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为首的第五代导演(包括姜文),都深受其影响。港台导演也是如此。张艺谋的《英雄》讲故事的手法,就是来自罗生门。陈凯歌电影中有太多日式角色,包括无极中的长老。冯小刚的《夜宴》就是模仿其对莎翁剧的本地化,但是完全达不到黑泽明的高度。其蜘蛛巢城、乱,若不是有人提醒,都很难往莎翁剧上去想,完全成为了日本电影。杜琪峰也曾拍《柔道龙虎榜》向其致敬。

(图片从上到下,由左及右分别是:罗生门、七武士(好莱坞西部片《豪勇七蛟龙》翻拍自此片)、影子武士、乱(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蜘蛛巢城(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用心棒(又名保镖,好莱坞影片《荒野大镖客》翻拍自此片)、姿三四郎、生之欲。)
黑泽明与他的几位御用演员(志村乔、三船敏郎、仲代达矢)。关于黑泽明与日本剑戟片,会开新文专门介绍,此处不再多言。

伊豆的舞女
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金童玉女组合山口百惠、三浦友和出演。川端康成作为编剧之一,亦为此片打下了良好的剧本基础。

电视上曾经播放过的日本电影,还有《望乡》这种批判现实主义的电影,《崷山节考》这种拷问人性、催人泪下的影片,以及高度拟人化,以人的家庭关系解读自然界的《狐狸的故事》等等。

另外,日本还有许多常青树式的系列电影,比如寅次郎的故事、钓鱼迷日志、座头市等,像电视剧一样,一拍就是几十集,横跨几十年。电视上偶尔播放过其中几部。

国内电视上还播放过几部日美合拍的二战影片,比如《虎虎虎,偷袭珍珠港》、《山本五十六》等。也有如今看来,军国主义浓重的《啊!海军》等影片。可见当时的审查尺度比较宽松。

二、日本电视剧
电视上除了有日本电影,还引进了不少日本电视剧。许多剧给一代人烙下了深深的印象。
血疑(又名:赤的疑惑)
主演: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伉俪,以及"好父亲"宇津井健。1984年《血疑》播出时,可以说是万人空巷,人人都关注着女主角大岛幸子多舛的命运。

这是部极其出色的爱情偶像剧,剧中很多设定为后世所模仿借鉴,比如:
1.白血病——这个后来被韩剧用烂了的梗,就出自血疑。不同于后世作品,血疑的一切故事来源就是幸子在一次事故中,被放射性元素辐射后而得病。从第一集到结束,整个故事都围绕着这个设定,是剧情的一条明线。而随着电视剧的影响力,这个名词在大陆得到了普及,人人对此都略知一二。也正因此剧为提供了群众性的知识普及,间接的为"白血病患者爱心捐赠"提供了群众基础,很多人一听是白血病,就知道骨髓捐赠、知道需要大量的钱治病,就想出一份力。
2.有情人终是兄妹——相良光夫(三浦友和)与大岛幸子(山口百惠),相识、想知、相爱,光夫照顾幸子,为幸子献血,却得知两人是亲兄妹。为了支持幸子与病魔作斗争,光夫又不能道破,两人朝夕相处更是难舍难离。但一切,发乎情,止乎礼。
3.日式纯爱——典型的日式纯爱剧,所追求的爱情就像雪花一样洁白,不掺杂一丝人世间的欲望气息。金童玉女、柏拉图式的纯洁爱情,编制出一场爱情的梦。也正因为追求纯洁的爱情,所以此类剧大部分以悲剧结尾。求之而不得,才能永恒。
本剧主题曲由女主扮演者山口百惠演唱。

【梅言梅语】
山口百惠——影视歌三栖明星
山口百惠是最早的一批日式偶像:13岁在唱歌选秀节目中崭露头角,14岁发行专辑,15岁红遍日本,并出演了第一部电影《伊豆的舞女》,16岁出演第一部电视剧《血疑》,20岁红遍东亚、东南亚,21岁与三浦友和结婚,自此退隐,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在自己最辉煌时选择离开聚光灯,出道不到十年时间,其清纯玉女的形象让几代人深深牢记,堪称传奇。

日本演艺业发达,摸索出很多种模式,这些模式被东亚、东南亚各地区学习回去,发展成各自特色的演艺业。比如:选秀与偶像,以及其后的研修生制度等等。
早期偶像高高在上,选出的也都是有特长的人员,经过培养,成为明星,甚至跨界成为影视歌三栖明星。依据不同偶像类型赋予不同人设。有清纯玉女,有的野性带些许叛逆等。

随着时间推移,80年代开始随着一些偶像人设的崩塌。比如:著名偶像松田圣子,在镜头前与母亲连线通话时的"假哭"事件等等。偶像这个词开始变得不那么正面。
再到后来,养成系偶像团体诞生,偶像开始变成一种职业——如同影视演员、歌手等一样。观众看着她们成长,为之付出,陪同他们一起实现"梦想"。这就演变成了如今的日式偶像。

而无论是选秀制度,偶像打造模式,偶像人设,这一整套模式都被港台、韩国所学习,并结合本地区的情况进一步发展。所以你能看到台湾、韩国偶像剧,看到香港各界玉女掌门人,看到各式偶像明星参与的综艺节目,通过选秀节目培养新明星等等。
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伉俪
两人堪称金童玉女,一个阳光男孩,一个清纯可人。两人初识与合作拍一则广告,然后合作拍摄了川端康成同名小说改编的著名电影《伊豆的舞女》,之后常以固定组合形象在电影、电视剧中扮演情侣。最终两人喜结连理。

宇津井健——好父亲形象,多部电视剧中演山口百惠的父亲,现实中也情同父女。

秘密部队
由宇津井健与三浦友和主演,因为是纯男人剧,所以荧屏上的三口之家这次缺了山口百惠。

故事以私立侦探社(秘密部队),调查保险欺诈案件为中心展开,是一部日式刑侦剧。当年引进过不少欧美与日式刑侦剧与推理剧。这部剧给梅梅最深的印象就是剧里的人通过杀亲、放火烧公司等手段进行保险诈骗。让荧幕前的观众第一次知道了"保险"这个概念。
东京爱情故事
90年末,东京爱情故事在国内播放,引发了日式爱情偶像剧的又一次高潮。观众陷入几对男女复杂的情感关系之中。

女主莉香敢爱敢恨,既有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对爱人的默默的付出,亦有拿得起放得下的的洒脱。
男主完治,则难以踏出与里美(女二)、三上(男二)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关系。
最后的结局,有的观众心有不甘,有的观众则释怀。

【梅言梅语】
当韩式爱情偶像剧充斥荧屏之时,梅梅的老同学都对其不屑一顾,每每都要重提此剧,在沉睡的记忆中唤醒:年少时那份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之情。
阿信的故事
一个柔弱的女子到底有多坚强?那么看看阿信吧。在大时代的洪流中,在一次次的打击中咬着牙励志下去。多次刚摸到幸福的边缘,又被夺去了所有,一步一坎的亲手创立了大型连锁超市(八佰伴)。堪称苦情与励志剧的典范。

女主角阿信童年、青年、老年分别由三位演员主演。梅梅印象最深的是童年与青年的阿信。

警犬卡尔
随着每集开头女主一声"卡尔~~",小朋友们端坐在电视机前,认真的看这部动物版的刑侦剧。大家都希望能有勇斗歹徒、善解人意的卡尔作伴。也是这部剧给大家普及了"警犬"这个概念。

梅梅一向是害怕狗的,小时候被邻居的大黑狗追,给梅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影响。现在看到狗都要绕着走。这样怕狗狗的我,唯独爱看警犬卡尔。每当片头女主喊出“卡尔,卡尔~~”时,梅梅就第一时间搬着小板凳坐到电视机前守着,片头曲片尾曲都要看完,不舍离离开。

排球女将
小鹿纯子的绝招——"晴空霹雳"大扣杀,还有多少人记得?腾空旋转360度、720度大扣篮。炫酷的土法特技,继承了漫画中天马行空的奇特招数。对小朋友充满了无尽的吸引力。

当年此剧借着国内女子排球热潮(女排五连冠)掀起了追剧热潮。悔创阿里的马云就是此剧迷,据说创业初期阿里几大巨头模仿小鹿纯子做倒立,活跃脑细胞。

【梅言梅语】
其实女排五连冠之前,最先击败的对手就是:雄霸排坛、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而能奠定女排五连冠的根基,也与邀请了大松博文来特训,并采用其开创的"魔鬼特训"方式有一定关系。
姿三四郎
柔道题材的电视剧。黑泽明拍摄过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版《姿三四郎》。这部剧是电视剧版。最终姿三四郎成长为:一心求道,追求超越自我的柔道大师。杜琪峰也曾经拍摄过《柔道龙虎榜》向其致敬。

姿三四郎的主题曲苍劲嘶吼、铿锵有力,当年极其独特,让人耳目一新。也因此,它是当年相声、小品演员最喜欢拿来模仿逗乐的。

北国之恋
故事以北海道乡下为舞台,以温情慈爱的笔触描写家庭亲情之爱、人性之爱,被赞誉为“高尚精美的人性戏剧”。本剧历经21年的系列拍摄播出。

而我们看到的则是早期的故事,离婚的父亲带着两个习惯了都市生活的儿女来到美丽的北海道乡下,孩子们对这里的一切都不适应,埋怨父亲。而父亲则沉默寡言,辛苦劳作。种植庄稼,接竹管以获取泉水,风力发电。在这片冬季里白雪茫茫的苦寒之地上教会了孩子们坚韧。堪称北海道版的鲁冰逊漂流记,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新千年后引进之作】
总务二科
曾在央视8套海外剧场播出。所谓:总务二课,一个被企业里人认为是职场坟墓的地方,其实却有一番外人不晓知的光景。这里的姐妹团,人人都有绝活儿,当满帆公司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危机之时,姐妹团总会因"奇葩"的理由(比如:公司年会表演节目等),上阵救公司于水火。以至于公司的小保安,以为二科是公司专门处理特殊疑难问题的秘密机构。

江角真纪子的大长腿,美翻了,还有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
大奥
当港剧《金枝玉叶》燃起了内地观众对宫斗剧的热情之后,紧接着湖南台引入了日本宫斗剧《大奥》。这之后才有了风靡全国的自产宫斗剧《甄嬛传》。而宫斗剧成为内地主流剧种之一。
《大奥》系列电视剧有《大奥明治篇/幕末篇》、《大奥华之乱》、《大奥第一章》三部,每部另有特别篇。

“大奥”一词,类似于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一说,起源于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主要是指侍奉幕府将军的女人们。包括女中、妻妾。
此系列每一部都是以德川幕府即江户时代为历史背景,故事剧情以江户时代将军妻妾们所居住的江户城大奥做为背景舞台,由身处大奥内的女性们的人际关系与爱恨情仇描写出德川幕府的繁荣、没落等波澜万丈的故事。
不过《大奥》的故事没有大河剧的严谨,不少剧情都只是戏说,其中历史剧情多有虚构。
三、特摄剧——少年儿童的软科幻启蒙
特摄原义泛指为各种电影拍摄的特殊技术,也可以解释为拍摄穿着特殊服装进行的带特效的特技表演的影视作品。
但是,在日本发展成一种特殊的剧集类型。特指为使用等比例模型加光学摄影以及现场爆破等现场特殊摄影拍摄而成或者很多类型片里使用道具服(即皮套)和操演用大型模型来展现需要电脑特效或定格拍摄来展现的事物的影视剧。
恐龙特级克塞号
国内曾于1988年由山西电视台译制播出(当时引进的是意大利版),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梅言梅语】
小时候小伙伴们一边模仿其动作,一边自己配音:"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发射!"
"克赛前来拜访!时间停止"

恐龙战队——美式特摄的超级战队
《恐龙战队》其实是狮门影业制作的全新电影,影片改编自1990年代日本东映制作的特摄片《恐龙战队兽连者》。这部科幻特摄片于1992年2月21日在朝日电视台播出,之后再东南亚陆续引起热烈反响。

日本特摄片的超级战队系列,小时候梅梅在电视上未曾看到,只看过这个美版的山寨片。其实在看到该剧前,恐龙战队的玩具就已经出现了。梅梅是先见到玩具模型与简介,才对此剧心向往之。
奥特曼——小怪兽的好基友
小时候看港片里常提到的咸蛋超人,看蜡笔小新里常提到的动感超人。而当国内可以看到奥特曼时,梅梅已经长大了。

假面骑士
假面骑士系列,作为日本三大特摄之一(其他两个为奥特曼、超级战队)。在国内也有着大量的拥趸。可惜小时候未能引进,错过了“爱上它”的黄金时段。

铁甲小宝
对比起上面的几部,铁甲小宝针对的年龄层略低一些。剧情与反派也不如上面几部。估计对小朋友有特殊的吸引力吧。

四、漫画书与动画片
作为资深80后的梅梅,小时候可以买到大量的日本漫画书:《七龙珠》、《女神的圣斗士》、《侠探寒羽良》、《乱马1/2》、《尼罗河的女儿》、《怪医秦博士》、《阿拉蕾》、《勇敢的斗士》(竟然是JOJO,你敢信?)、《孔雀王》、《圣子到》、《强殖装甲》、《幽游白书》等等。

动画片方面,80后就更幸福了。电视上既可以看到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的优质国产动画,又可以看到大量的国外动画,西欧、美加、日本,甚至东欧、苏联地区的都有。这其中 数量最多,质量也超高的就是日本动画。
此前梅梅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回忆儿时看过的日漫,这里就不重述了,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局势的变化,两国的摩擦越来越多。主流媒体中的日本影视剧越来越少。曾经一段时间内电视上几乎看不到日剧,日漫也很少引进。日本电影,则因自身发展的问题,早早退场,自己国内的市场都被好莱坞所占据。
到了新世纪的网络时代,日漫最早转战互联网络,在国内培养了大批二次元爱好者。日剧也借着网络的东风,培养了大批喊着"老婆"的FANS。最近几年,有不少日本电影(垫底辣妹、小偷家族等)登陆国内影院,但票房都不佳。
下一次,梅梅将着重讲网络时代的日剧,也有就会提到你喜欢的剧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