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5代机原型机,距离真正的5代机差距在哪里?

韩国的KF21战斗机的首架原型机,在举行了堪称隆重的下线K光仪式后,目前已经进入外表喷涂的阶段,虽然距离设定的首飞日期仍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过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却可以通过生产方主动放出的一些图片表现出来的细节,来研判这种生产方面自认的所谓5代战斗机,到底距离目前全球主流的量产型5代机还有多大的技术距离。首先韩国方面也承认KF21目前的状态,距离一流大国已经准备的现役隐身5代机还有相当的差距。比如该机虽然在内部预留的机腹主弹仓,但是却在首架原型机上提前把主弹仓完全封闭,只预留了部分空空导弹可以以半埋反方式挂载在机体腹部的设计。之所以如此,就在于隐身5代机不论是腹部主弹仓还是肋部的侧弹仓,不论在全机的整体气动设计,

还是在局部的隐身指标上。各项要求都非常高。任何隐身机都要求机体表面气动性能完整,表面流畅光滑,这样才有较好的气动性能的同时,保持非常高的隐身外形完整度,而在机体表面设置可以开合的主弹仓和侧弹仓,都会在敞开或者关闭弹仓时,对全机的状态造成相当复杂的瞬间改变。要想处理好这种敞开和闭合时完全不同状态的气动和隐身矛盾,那么需要极为复杂的吹风试验和不断的计算改进设计细节。这方面能做到完美无缺的单位全球屈指可数。即使像俄方这种有过去三代机完整经验的传统航空大国,至今都搞不定苏57在开弹仓瞬间对全机结构强度的强烈冲击。一直传说苏57如果在超音速的飞行状态下强行开主弹仓,那么外界气流就会严重冲击全机的主梁结构,甚至有瞬间折断飞机的风险。

这也是苏57几乎很少在空中打开主弹仓的一个根本原因。而以韩国方面目前的航空工业基础能力和设计经验的积累度,在没有完整的风洞群系统,也缺少超级大国在这方面的强力支持之下。想在KF21的首架原型机上就具备完整的机腹主弹仓,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韩国方面也非常乖巧地干脆直接在首架原型机上彻底回避了内弹仓这个最复杂的问题。虽然可以避免早期最大的气动和隐身风险,但是这个问题不最终迈过去。KF21的5代机之梦就会被一票否决。另外看目前公开图片的一些细节。可发现机头雷达罩似乎只有一条防雷条。这说明KF21的原型机首飞期间未必会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因为一般的5代机和有源相控阵雷达都是成套的标配。而一旦安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机头雷达罩必然表面有多道防雷条从出现。而且复合材料的雷达罩和机体结合部位的锯齿造型也没有出现。




另外一个距离量产5代机最大的细节差距,就是目前KF21的蒙皮结合部位和几乎所有的外露舱门口,蒙皮之间仍然都是垂直缝。而真正的5代隐身机几乎全部都是菱形锯齿。仅仅看这一点,就知道KF21只不过是整体外观有点5代机的样子而已。细节上却完全做不到5代机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超级大国并没有把F22和F35的基础制造技术,放心地交给这个还算努力的学徒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