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把文章写好
很多朋友为自己写不出好的文章而在干着急。我觉得:写文不难,难在心急。说到写文章,首先想问大家,为写文章,你做了什么准备?
大家要明白:生活是思想的源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假如你们没有或很少走出家门,去尽情地玩,去会亲访友,多接触大自然,多听听别人的谈吐对话,心中会有想写想说的素材,有想写想说的冲动吗?可以说,多看,能在心中累积丰富的素材和知识;多听,能从别人的思想中汲取到一定的逻辑表达能力;多想,可以由此诞生文章的雉形。所以作文第一步,就是“多看,多听,多想”。
第二步是什么呢?就是“多读”。这里的读,指的是对书本内容的阅读。读分精与泛,精者,指对某些喜爱的名家、名篇进行反复而仔细的阅读,必须达到可以比较透彻地理解的程度(当然,这需要时间);泛者,指对以提高知识量为目的的高速阅读,以达到对文学及文字的敏感乃至对各门科学知识库量的扩充。通常,可以采用多读教科书课文,多读适合青少年的优秀的名家名篇,多读著名报章、杂志等等。听标准播音员节目,也是可以的。比如:多听央视的《新闻联播》,对提高行文的逻辑性、用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等会很有帮助。
第三步,就是“多抄”。这里所说的抄,不但指的是阅读时令人产生抄冲动的好词好句;还包括听广播、看电视······以及网上冲浪等等时被你发现了有用的东西;还有那些在路上,在等待中,在厨房,在如厕中······所产生的闪光思想。现在科技发达,手机都快人手一台了,这时不爱写或没有笔也不用怕,可以利用录音机记录下来,或者也可以拍照下来啊。
第四步,就是“多推敲”。何谓“多推敲”?这应该是人类与一般动物的最基本区别,人可以通过反复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思考同一个问题,得出丰富的观点,再通过反复认真地筛选出符合自己写作目的,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或论据。这样文章就会有的放矢,能把你要表达的都基本表达清楚,表达出来了。而写出来的所有,也应在发表前反复推敲雕琢。
第五步,就是“多练”。多练笔,说的就是要不怕辛劳,多动笔,多写。多写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练文篇数的量要多,当然要尽量做到的是量多质不次;另一方面是指练文的总类要多样化,日记、诗歌、古诗、记叙文、议论文、杂文、说明文、散文等等,而大至于小说,小至于网文······乃至网站留言都可以练,也都应一一用心写。
第六步,就是“用心”。这里画包含了几个含义。一为下苦功,努力。还记得周星弛电影《食神》里的说法吗?二为写作内容与方式。叶圣陶老先生讲过,“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意思就是要让写文章之人,无须过于为行文形式而堆砌词语,写文作记要切记发自内心,要言之有物,应有内涵有思想,而切不可反其道而行之。三为爱心。应顾己及人,行文应暖人心,树正气,而万万不该出现恶毒攻击、无端谩骂等。
作文如做人,应该表里如一,而不应人格分离。有充分的积累后,再用“心”述物,文章必可打动读者。当然,不心急,掌握技巧,再勤加练习,方可。
以上是我对写文章的粗略看法,希望能对大家略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