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乎】 为什么这么多青年讨厌华为?

2023-07-19 18:56 作者:失传技术  | 我要投稿

 为什么这么多青年讨厌华为?


西北有孤忠


最终省流:

某些青年以为的华为996,35岁的岗位,是华为黑心压榨劳动力,把国内尊重劳动法的好企业挤的活不下去,岗位变成了996,35岁清退,华为罪大恶极。

实际上的华为996,"35岁"的岗位 ,有一小半是国内原来几乎没有的,外企基本不在大陆提供,民企国企更从来没有涉足过,是华为带着中国优秀的工程师们干出来的,抢到国内的。通信行业门槛很高,芯片行业门槛更高,超高投入,顶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艰难拼搏创造出来的岗位。另外一半岗位,国内其他企业也提供,但华为在本行业内的待遇基本是国内一流的。

当然,这背后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市场是很有分量的,是可以作为筹码博弈的,华为中兴在通信行业的成功 是国家赋予他们的使命。在华为成功后,也有新兴的企业取得了成功。

华为可以死,可以被同样完成产业升级,提供更好待遇的中国企业挤死。

但不能这么死,不能因别国的爱国制裁而死。

省流:

如果你讨厌华为是因为某些产品质量问题,制裁后中低端产品性价比问题,那骂的一点问题没有,因为你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可你如果张口闭口就是“爱国营销”,“华伪”,可能还有更恶毒的话,那就是站在劳动者和键政者的角度了,我就在这儿简单说几句。

某些“青年”可能觉得华为如果倒下了,华为这20万员工进入别的企业,就不用996了,就不用拿青春换钱了,一步步就走上八小时工作制高薪的幸福生活了,中国企业只要遵守劳动法,我们也能一步步过上西欧北欧的美妙人生。

现实是华为如果倒下,数万由它提供的高薪岗位将或快或慢地从中国大陆消失,回流到南韩,中国台湾,瑞典,芬兰,加州,而今天这些ICT巨头企业,拢共会招几个大陆出身的工程师呢?(提醒一下,互联网的寒冬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已经到来了,不要再做什么大陆本科去读个master,硅谷200k全包的美梦了)

还有数万岗位将会“降级”,华为员工会向下恐怖地挤压,而哪怕不考虑这个因素,大陆其他企业能提供的岗位本就只会更一言难尽。

影响远不止于此

1.华为的倒下将标志着我们在很多产业上宣布放弃,未来也不会有新的中国企业敢于冲击一些被欧美视为禁脔的高附加值产业,乖乖地吃人家赏给你的剩饭,无数未来的高薪岗位将被扼杀在摇篮里。

哲库ceo说的那句“自古多情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悲壮到了极点。

当年海思被制裁 ,很多人还能跳到哲库拿了几年高薪,如今哲库突然放弃,它的3300员工降降薪,还能在国内找到工作,可今年应届生呢?未来每年的巨量的应届生呢?



原回答:

因为很多“青年”根本理不清楚底层逻辑,却觉得自己会“独立思考”很了不起。

事前声明一句,我985软工本科,用过三款小米两款华为。现在手机小米,平板华为。

1.一家研发经费200亿美元的企业。

大陆民企仅此一家。

结果是是什么?制裁前,给通信,电子,光电学生基本提供了整个国内最高均薪。(有工科之光的称谓)

给计科软工学生提供不了国内最高薪,比不过头部互联网企业。但制裁前在行业内提供了最高均薪。(说白了高于小米ov联想)

华为主业是做通信和移动终端的。

有意思的是,当年互联网烈火烹油的时候,985计科软工学生拿华为offer当保底,很多人言必251,义愤填膺,恨不得把华为开除国籍。

今年呢?互联网红利期过后,还能拿华为当保底么?

继续骂呀,没人求着你去。

从不想想华为提供的岗位跟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岗位是不是一回事儿。

对打工人来说,当然是一回事儿,但你要非要讨论什么劳动者,什么正义性,那就有的说道了

或者说,一个是从思科,爱立信,三星,苹果,高通等巨头正面硬刚,虎口拔牙抢到国内的巨量ICT岗位。

一个是建起墙来,国内注定会有的码农和管理岗位。

如果华为不配“爱国”。

那恐怕只有大疆配谈爱国了,因为他连一家像样的外国对手都没有。


2.“爱国营销”

一切爱国营销,自18年美帝的制裁而滥觞,随着一轮轮制裁的加码而不可动摇。没有美帝的官方认证,谁都掀不起什么“爱国营销”。

现在华为中低端手机性价比偏低,不愿意购买的看国内友商就可以了,阴阳怪气买得起华为高端的,觉得自己觉醒,别人愚昧的是在干什么?

当年制裁,是一个超级大国联合着几乎所有工业发达国家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民企的雷霆一击。

在麒麟9000的绝唱之后,海思十年之功灰飞烟灭。禁止台积电和三星代工芯片,好比一个苦心研究卖肉夹馍的饭店,被恶霸打压到不能买生猪肉了,只能买恶霸家做好的,快放馊了的熟肉。

19年,我印象很深,当年华为的轻薄本如火如荼,卖断货了,制裁之后,居然只能推出减300元的linux版本。

23年我才了解到,华为居然被逼到连eda工具都要研发替代,erp系统都要完成自研替代。

这是什么概念?卖肉夹馍的店不仅不能去菜市场买猪肉了,居然被逼到自己研发菜刀和案板,因为有一天可能菜刀和案板也买不到了。

它不靠“高价低配”消耗当初苦心积攒经营的品牌形象来回血,来支撑研发投入,靠什么活下去呢?靠某些人义正词严地辩经呢,还是靠某些人悲天悯人地共情呢。

3.“独立思考”

我是这个观点,每一个人都在“独立思考”。

只是每一个人接触到的信息,身处的阶层,面对的社会现实,建立的逻辑思维方式各有不同。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杞人忧天,这些都是独立思考的典范。

每一个人都在独立思考,问题在于有的人独立思考出来的东西一言难尽,却自我感觉良好。把这当做一种稀罕和高贵的东西。


4.最后做个补充吧。

最近和一个直博北大微电子的高中女同学聊了聊,她表示前几年很好的行情在oppo哲库倒下后变得黯淡。

评论区有个哥们在这之前说的话,显得无比贴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哪怕你叫“美为”,你叫“华无能”你有本事在国内创造万人规模的高薪ICT岗位,你就是民族企业,你就是华夏之光。

而不是一想起高通,苹果的伟大,一想起联发科,三星的优秀,一看到人家研发人员的幸福生活,欲润无门的你也挺起了骄傲的胸膛。


5.“行业毒瘤”

老有人想把华为打成“行业毒瘤”

想渲染一种说法,华为加剧了国内某个行业的内卷,造成了某个行业从业者待遇的下降,带来了一种“很不好的风气”。

我就想问一问,华为在它涉足的各个行业内的对手到底是谁?到底是导致了国内从业人员普遍待遇的上升还是下降?

华为通信的待遇是不是应该跟国内其他通信厂商比待遇和岗位数量?是不是应该跟国际其他通信厂商比在中国大陆提供的待遇和岗位数量?

华为的移动终端是不是应该跟小米ov联想,苹果三星比在中国大陆提供的待遇和岗位数量?

当年凭什么拿华为的待遇跟高速增长的互联网企业比?你个人就业这么比没问题,但凭什么拿这个说华为黑心,就因为华为和互联网巨头在码农眼里一样是大厂?

未完待续


归根结底,是几个问题认识上的分歧。

  1. 到底为什要支持华为比亚迪“民族企业”,就因为他们来自中国?它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2. 民族企业的待遇似乎不如同行业外企?为什么?为什么老百姓应当支持他们的发展(或者至少不应当摸黑侮辱)?背后有什么容易掉进去的认知陷阱?

  3. 华为到底是不是“'行业毒瘤”?有没有带坏“行业风气”。

  4. “爱国营销”到底是营销利器,还是遭受别国沉重的“爱国制裁”下勉力自保的手段?

  5. 如果你在乎买手机的“意义”的话,(大多数消费者不在此列),买苹果与买华为,到底哪一个相对来说有益于我们的收入与工作环境?

  6.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与产业的竞争,资源与人才的竞争,还是念不念经的竞争?(西方的东方的都是经书)

  7. 单就手机这个华为最受关注的产品来说,华为和小米对于中国手机品牌的贡献分别是什么?在这个市场里对整个国家产生了什么正面影响?


编辑于 2023-07-18 22:17


【知乎】 为什么这么多青年讨厌华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