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新题型!地图信息提取类大题怎么答?小编现在就来教你!

淀粉们你们好,今天小编给你们准备了超全地图信息提取类解题技巧,这个题型很灵活很新颖哦,一起来看看吧!
【题型分析】
1.历史地图一般通过地图的图例说明和图片内容共同体现历史的时空观念。增强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2.该题型一般以考核历史地图变化为问题切入点,围绕都城的变迁,地理名称的变化,疆域的改变,行政区域划分战争形式的发展及进程,区域经济特征,文化交流路线,经贸路线等反映历史现象的动态和人类活动的进程。
【解题建模】
1.设问类型:分别提取图 A、图 B、图 C 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解题步骤:
步骤一:看问题,审清题目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解答。
步骤二:读材料:(1)看地图时间(2)看地图图例,注意地图中的关键词语。(3)分析图例的数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判断,并指出结论得出的理由。
步骤三:写答案【例题】一.图 5、图 6、图 7 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问题】分别提取图 5、图6、图 7 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 分)
【解析】
图5 时代判断:东汉时期 知识:东汉以洛阳为首都,以华北平原为经济依托,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发展较慢。
图6 时代判断:明代 知识:明代初期以应天为南京,南方经济发达,成为经济重心。
图7 时代判断:唐代 知识:唐代定都长安,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答案】根据图 5 可知: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 5 为东汉(永和五年)。
根据图 6 可知: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其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人口数 10-150 之间的地区为江苏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6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根据图 7 可知: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 7 为唐代(天宝元年)。
二.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 1898 年至 1910 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 30 余个商埠。

【问题】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析】从文字上看,商埠的开放经历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自开商埠的时间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等等;从图片上看,自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东北地区数量较多,并且涉及到长江中游,等等。其次对信息进行简要分析,可以从信息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如提取信息“自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可以从原因 “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和影响“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等方面来回答。最后最好能从论证说明的过程中得出一定规律性、本质上的认识或者启示,使得论述得以升华。
【答案】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三.阅读以下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 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水利灌溉的发展
【解析】本小问说明,需要研究材料图和表,选取说明角度,结合史实进行说明,首先根据材料汉代图和唐代表格可知汉、唐时期水利灌溉事业不断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其次,据材料汉代图可知汉代的灌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材料唐代表格可知唐代在中唐以后长江以南的灌溉工程大幅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汉到唐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再次,根据唐代表格可知,中唐前后江北和江南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答案】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灌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中期以后江南的灌溉工程数量大幅增长。
说明:从汉到唐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示例二:信息:从汉到唐灌溉水利事业不断发展。
说明: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示例三:信息:中唐前后江北和江南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说明: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四.图 4、图 5、图6 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共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根 据地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别提取图 4、图 5、图 6 的根据地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 分)



图 4 根据地主要在南方省界交接处。受国民大革命影响,南方群众基础较好;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各省交界处反动势力薄弱,故农村根据地多集中于此。所以图 4 是国共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4 分)
图 5 根据地主要分布于华北与东北地区。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解放战争爆发后,东北与华北大部分地区率先解放;西北、西南和南方广大地区仍为国统区。所以图 5 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4 分)
图 6 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南方是国民党统治重心,反动势力较为强大;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被迫战略转移,革命中心转移至北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所以图 6 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4 分)
五.图一、图二、图三是中国古代三个王朝(西周、东汉、 元朝)的历史地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图二的地方行政机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 分)
图一:“州”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这与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的制度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一是东汉时期的历史地图。
图二:“行省”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这与元朝时期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的情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二是元朝时期的历史地图。
图三:“诸侯国”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西周时期周天子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等建立诸侯国,西周初年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据此判定图三是西周时期的历史地图。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想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