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RI及影像组学评估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2023-07-17 18:35 作者:磁共振成像杂志社  | 我要投稿

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 NAT)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被认为是Ⅱ/Ⅲ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也是炎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降期手术、降期保乳、降期保腋窝、体内药敏等。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是NAT主要的治疗策略,根据不同分子亚型可联合靶向、内分泌、免疫治疗等方案。

乳腺癌NAT后是否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是远期预后的有力预测因子,NAT后达到pCR的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能够得到显著延长。病理学评价是评估NAT疗效的金标准,但多需手术切除后进行评估,不易重复进行。影像学检查是NAT疗效评价的重要方法,能够无创、早期、全面评估病灶整体情况,其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目前NAT疗效及残余肿瘤评估最为准确的常用影像学方法。然而,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NAT策略不同,NAT后治疗反应及影像表现也各异,准确预测和评估疗效对制订个体化治疗策略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MRI新技术进展以及影像组学、人工智能的应用,其与分子亚型相结合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现有研究联合MRI及影像组学等新技术构建预测模型,并针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进行疗效预测,结果显示联合模型能够不同程度提高其在各亚型乳腺癌NAT疗效的预测效能,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实现精准评估及指导个体化治疗。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李静教授团队主要对MRI及联合影像组学等新技术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NAT疗效评估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下一步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该项目受到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LC2018B08)的资助。

【陈淑銮,车树楠,李静.MRI及影像组学评估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23,14(6):156-160.

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3.06.028.】

(作者:陈淑銮, 车树楠, 李静)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可查看详细内容;关注“磁共振成像传媒”公众号与《磁共振成像》杂志共同成长!



李静 教授

李静,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从事肿瘤综合影像诊断(X线、CT、MRI、PET/CT等)工作多年,尤其擅长乳腺肿瘤综合影像诊断及新技术应用。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乳腺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乳腺学组副组长,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放射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影像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乳腺学组委员。

获得成果、奖项、荣誉等:作为主要完成人曾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推荐阅读

1.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黄晓妮 江远亮 黄文才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6期】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一位,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因其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及敏感度高、无辐射等优点被运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术前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和疗效的...

出版日期: 2023年06月

2.合成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张琴 张玉龙 刘曦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5期】

合成磁共振成像(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MRI)是一种新兴的磁共振定量弛豫技术,可以量化组织的弛豫时间和质子密度,仅通过一次扫描就能同时获得多种定量弛豫图,直接用于组织定量分析,为临床...

出版日期: 2023年05月

3.动态对比增强MRI联合扩散峰度成像对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刘诗晗 邵硕 魏坤杰 赵晓萌 吴建伟 郑宁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5期】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半定量分析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

出版日期: 2023年05月

4.多参数MRI在原发性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郑璇 李艳翠 彭如臣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5期】

目的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在原发性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术前mpMRI检查。比较各...

出版日期: 2023年05月

5.基于Kaiser评分的乳腺MRI肿块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易熙 王月爱 刘芳 杨宇 陈晓琼 曾禹莉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5期】

目的 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Kaiser评分的乳腺肿块诊断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用于诊断预测乳腺MRI中肿块的恶性风险。 材料与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

出版日期: 2023年05月

6.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吴俊锋 刘文亚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4期】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逐步提高。同时,MRI可以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临...

出版日期: 2023年04月

7.基于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联合TIC分型及Ki-67预测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

张成孟 丁治民 陈鹏 刘奇峰 任超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4期】

目的 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RI, DCE-MRI)瘤内及瘤周的影像组学模型联合临床、影像学指标预测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

出版日期: 2023年04月

8.瘤体及瘤周多参数MRI对于乳腺癌及病理因素的诊断价值研究

周仕豪 王雪佳 程思佳 周凤梅 韩东明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3期】

目的 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 APT)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分析瘤周参数与乳腺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材料与...

出版日期: 2023年03月

9.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的研究

刘晨 陈小波 黄晓媚 陈明蕾 陈鑫 王瑛 刘再毅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3期】

目的 基于治疗前乳腺MRI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并融合MRI定性影像特征及临床病理信息建立联合模型用于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8月接受新辅助...

出版日期: 2023年03月

10.DCE-MRI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王贇霞 尚怡研 郭亚欣 海梦璐 高扬 魏焕焕 李晓栋 王梅云 谭红娜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3期】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 DCE-MRI)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 ALN)转移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经河南省人...

出版日期: 2023年03月


编辑:徐   颖

初审:张   琴

复审:王志强

终审:贺光军


版权声明

磁共振成像传媒提倡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但需取得本平台书面授权许可。欢迎转发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欢迎合理引用。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存疑,请发邮件至editor@cjmri.cn,我们将与您及时沟通处理。本平台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欢迎点赞  收藏  分享


MRI及影像组学评估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